03.02 如何区别腿肿是因为心衰还是肾病?

赤小珠


临床上常遇腿肿的病人,到了晚期,心肾病综合在一起,其实也不知道心源性还是肾源性!

下面咱们来说一下,有关于他们之间的区别。

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机制还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水钠潴留,静脉压力增高,可根据心衰的程度,水肿程度不同,先从身体下垂部位开始,休息后可减轻,此后逐步发展成全身水肿。



心源性水肿多有基础心脏病,冠心病、瓣膜病、心包积液、心肌病等可能性。

肾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各种肾病,机制主要由肾脏功能差引起的肾脏排钠、水减少,细胞外液增多,引起水肿。多是由晨起眼睑与颜面水肿开始,以后发展成什么样全身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也有自己的基础病,比如高血压、肾损害等,也有尿常规的改变。

当然,到了晚期,心肾水肿已然傻傻分不清楚,所以常常双管齐下,当然到了那时,效果也不佳了。

水肿机制不同,病因不同,有时也未必真的有问题,比如钢蛋值了一天班腿就肿,但是身体杠杠啊……所以切勿对号入座!

心血管内科王医生于2018.6.14日编辑


心血管王医生


如何区别腿肿的病因是心力衰竭所致还是肾病所致?这是一个好问题,不但对于大众有利,对于很多年轻医生也是有帮助的。今天,张大夫就来好好说一说。

一、心力衰竭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之外,还会有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倦怠、运动耐量减低、少尿、肺部湿罗音等症状,这就可能是左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之外,还有胃肠道淤血的症状,比如说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同时看到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等体征。这就可能是存在右心衰的可能。

如果患者除了腿肿以外,有以上说到的所有体征和症状,那就可能是全心衰。

不论是左心衰、右心衰还是全心衰,诊断并不困难,只要做一个心脏彩超,同时抽血查BNP就可以明确诊断了。

二、肾脏疾病

肾性水肿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水钠潴留。肾小球疾病时水肿可分为两类:

1、肾病性水肿

肾病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属于自下而上;

2、肾炎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属于自上而下。

无论是肾病性水肿还是肾炎性水肿,多可以找到肾脏疾病的原发病,与心衰造成的水肿并不难鉴别。

想看更多靠谱的健康科普,就点击关注吧。


张之瀛大夫


腿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如何区别是心衰、肾病或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呢?

首先,心衰造成的腿肿一般是右心衰引起的,腿肿的原因主要是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至心脏,静脉淤血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组织液漏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水肿可呈现指凹性,午后常更明显。如果是心衰造成的腿肿,多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心脏病的病史,且有活动后胸闷气促等伴随表现。如果怀疑是心衰造成的水肿,一般抽血化验BNP,做心超即可明确诊断。

而肾源性水肿,其特点为水肿多从颜面部特别是眼睑部开始,逐渐向下发展至全身,水肿晨起时最明显,多见于各种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怀疑肾脏病引起的水肿时,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B超多有明显异常。


其实除了心衰、肾病外,临床上引起腿肿常见的还有肝病、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甲减粘液性水肿等多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单侧下肢水肿,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需要查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进一步明确。一旦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有肺栓塞风险,一定要抗凝治疗。


医患家


其实,这就涉及到医学上“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了。

对于患者而言,单纯靠症状表现及病史,其实是很难去区分是“心源性水肿”还是“肾源性水肿”的。更何况还有其它类型的水肿:如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相关性水肿(如甲减、库欣综合征等所致的水肿)、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等所致的水肿)、药物所致的水肿(如糖皮质激素、甘草制剂等)、局限性水肿(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淋巴管炎等)等等。


既然患者提到了“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那么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两者在症状、病史特点等方面的区别。

一般心源性水肿患者,多有明确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水肿一般多见于下垂的部位,双下肢对称性出现较多见,按下可见凹陷,同时多伴有胸闷、活动后气急、心慌、乏力等表现。

而肾源性水肿患者,可能本身有肾脏疾病,也可能本身是没有肾脏疾病的(如仅仅是偶尔感染后出现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在下肢出现浮肿的同时,会先有清晨颜面部的浮肿,而且水肿一般与体位关系不大,不像心源性水肿多见于身体下垂的部位,一般多伴有血压高、小便混浊、有蛋白尿、血脂异常,甚至有低白蛋白血症等疾病。

当然上述的表现,也仅仅是外在的部分表现,有些患者可能“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的表现都有一部分,甚至还合并有其它水肿的特点,这时就不能简单地靠外在表现去区分了,则是需要专业的医生,结合你的病史、症状、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等情况来综合评估分析了。


所以碰上腿肿,不要自己去操那份心了,去纠结是心脏的问题,还是肾脏的问题所致,也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网状淋巴管炎等疾病所致的。

去正规的三级医院,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根据你的症状、病史表现等情况,给你初步分诊,指导你应该先去哪个科室就诊的。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

版权归属:头条号/申城白衣书生,可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绝抄袭。

内分泌糖尿病医生小白


造成“腿肿”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血管和淋巴管的液体回流、体内胶体渗透压的差异、感染等。问题中提到的“心衰”和“肾病”是两个较为常见的导致腿肿的疾病,关于两者的区别,以下精灵医生就分别进行介绍:

“心衰”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和阶段,导致下肢水肿主要是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阶段的临床表现。此阶段右心室和右心房不能有效的将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排向肺循环,导致血液和体液积压在身体的外周,同时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液体积存在下肢。由于这个原因往往右心衰最开始浮肿的地方是双足,而后上升到脚踝、膝盖和大腿,最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腔积液。因此心衰造成的水肿有由下向上的变化过程。

肾病造成水肿有两个原因。对于一些开始阶段的肾病,以蛋白尿为主,尿量并没有下降,此时会造成体内蛋白量的下降,胶体渗透压也会随之减低,以至于一些液体会渗透到身体相对疏松的地方,临床最常见的是眼睑和面部。后期阶段的肾病会出现少尿和无尿的情况,此时就会出现全身的液体积存,当然也会出现双下肢水肿的情况。从肾病造成的原因来看,其造成的水肿有从上到下发展的趋势,此点与心衰造成的水肿有明显的不同。

以上对心衰和肾病造成的水肿进行了解释,需要强调的是造成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而且目前真正由提到的这两个原因造成的水肿也越来越少了,因此精灵医生建议一旦出现相关的症状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最终确诊和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精灵医生


腿肿原因比较多,最为常见的除了心衰和肾病以外,还有很多,比如甲亢、甲减、低蛋白、恶病质、下肢动静脉血栓等。今天,咱们主要讨论提问者的问题,如何区别腿肿是因为心衰还是肾病?


一、看心脏彩超

心衰和肾病的鉴别,首先需要看心脏彩超,心衰的患者,会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EF值降低,甚至还可以看到瓣膜关闭不全,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肥厚等情况,所以,心脏彩超可以明确区别出有无心衰。

二、看BNP

心衰的患者,大多数BNP会较高,而且可能高的离谱;有人说肾病的患者也会BNP升高,但如果没有合并心衰的话,肾病的BNP升高多数不会升的太高,所以,还是有鉴别意义的。


三、看尿常规

大多数肾病,一旦出现下肢水肿,多数都会有尿液的异常,不管是尿蛋白阳性还是其他阳性,尿液对肾病的确诊意义很大。但心衰的患者,只要不合并泌尿系问题,其尿液大多数正常。

四、看症状

症状也是区别肾病和心衰的一个最为简单的指标之一,心衰的患者,尤其是合并腿肿的患者,患者已经出现右心功能不全才会腿肿,所以,患者会出现各种体循环淤血的症状,诸如纳差、乏力、食欲不振等,如果合并左心室衰竭,还会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等情况。而肾病的相关症状,多数和泌尿系有关。


五、其他指标

比如肾脏疾病有些还需要检查肾脏穿刺,或者是尿蛋白的定量啊等等,心脏疾病可能还需要检查心电图、冠脉等等情况,也是鉴别心衰还是肾病的一些辅助诊断标准。

心衰也好肾病也好,都是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疾病,所以,两个疾病都需高度重视。而对于不是这两者的腿肿,我们也需要加以鉴别,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看了您的提问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来解答:1.如何区别水肿原因;2.该去看哪个科。我开始讲咯。


1.水肿区分

能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血管源性、免疫源性、内分泌源性、药源性等等。而您的疑问主要在心源性和肾源性,那我就着重讲讲这两个:

  1. 心源性:由心功能下降引起的下肢水肿一般为对称性的凹陷性水肿,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下降不能将更多的血液射入肺部,同时体循环的血液不停的回到右心,引起的血液的堆积,可以理解为交通堵塞,加上重力的配合所以双下肢率先水肿。心源性水肿多半都会有心脏方面的疾病表现:心累、心悸、胸闷、气紧等。

  2. 肾源性:肾源性水肿病因是水钠储溜,也就是说血液太浓,水排不出去全留在体内。所以肾源性水肿一般会先在人体组织比较疏松的部位开始出现,比如颜面部,当然它也可以出现双下肢水肿,但并不会像心源性那样一出现就不宜消退,而且肾源性水肿多从脚踝处开始。肾源性的肾脏表现有蛋白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障碍的表现。

下面这张截图简单明了的做出了总结:


2.看哪个科

在讲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再说一下水肿,它和发热、咳嗽、胸痛、腹痛一样,一般人很难从表象看到本质,这很正常毕竟各位不是医生。单拿心源性和肾源性水肿出来说,他们两也会相互影响:肾源性引起了高血压、水钠储溜,久而久之心功能一样要受影响;心源性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肾灌注不足,同样可引起急性的肾功能不全。所以任何疾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个整体,看病也要从整体看。

现在的朋友都存在这个问题:该看哪个科。这需要医生想帮你分析病因而不是你自己在那瞎猜。心内科、肾脏内科以及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当然都可以看,但其实我们建议是先看全科,这不是D医生的自卖自夸,因为全科的工作就是诊断未分化疾病,国家在大力发展全科就是为了减轻医疗负担,让老百姓看病不茫然,避免重复就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通过全科分诊也是最省事的医疗模式。

所以D医生建议您,如果您当地有全科的话,先看全科,通过我们的系统筛查帮您明确病因在做下一步治疗也不迟。


全科D医生


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遇到病人脚肿是最经常见的症状了。


腿肿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药物因素、腿部血管局部疾病等导致的水肿。


1、老王67岁,有高血压疾病20多年,慢阻肺10多年,最近走路都有点气喘,早上穿袜子的时候发现两个脚都有水肿,指头压下去都有一个小坑,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有心功能不全,脚肿是因为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有心衰了。


解析:为什么心功能不全会有脚肿呢?这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右心的泵血作用会把体循环的血液泵入肺循环,但如果右心衰竭,那么泵血能力自然会差,血液就会淤积在体循环,最初表现在腿肿,如果不解决心衰问题,可能会出现腹水、肝脏水肿、颈静脉充盈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这时候的治疗是治疗右心衰,心功能调整后,水肿自然就会消失。


2、王大妈今年56岁,糖尿病20多年,有糖尿病肾病了,最近发现两个脚都水肿,而且两天没有什么尿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肾衰,肾衰导致了脚肿。王大妈的病情很严重,需要透析了,因为肾功能不全太厉害了,都是血糖没控制好惹的祸。


解析:为什么肾衰会脚肿?因为肾脏的功能就是排水的,肾衰了,水排不出去,没有尿,自然就会发生水潴留,首先会在眼皮这些疏松的结缔组织水肿,所以你会发现肾衰的人可能早上起来眼袋水肿明显,后面会发生脚肿。治疗只能是治疗肾衰了,早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治疗,晚期只能透析。肾衰是很严重的疾病,一定要预防为主,控制好血糖、血压是根本措施。


3、此外,肝功能不全也会导致水肿,这里不细说。


4、药物导致的水肿,比如某些降压药物,主要是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等等,某些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会有脚肿的发生,要警惕。停药后多可以减轻水肿。


5、足部的疾病,比如静脉血栓、静脉曲张或者局部炎症,都可能导致脚肿。


记住,如果两个脚是对称的水肿,那么多是全身性因素引起的水肿,比如心脏、肝脏、肾脏、药物的原因,如果是一个脚肿,那么多是脚局部的疾病引起的。


具体是哪个疾病引起的水肿,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判断。即便如此,有时候医生也找不出水肿的原因,患者自己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的水肿了。有些水肿很严重,比如心衰、肾衰,需要尽早处理。有些水肿不严重,比如局部脚的炎症。需要大家酌情处理。


我是熊猫,有问题可以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李鸿政医生


心衰和肾病均可引起下肢水肿,如何辨别是什么性质的水肿呢?首先来看看血液在体内如何循环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血液从心脏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进入体循环的动脉各级分枝,流向全身毛细血管,汇入小静脉、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循环,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变成携带氧气的动脉血,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再由左心房流入左心室,不断循环往复。当出现心衰时,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障碍,心排血量减少,致使静脉回流受阻。因血液瘀滞,静脉压增高而导致下肢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首先从双下肢脚踝开始,向上蔓延至全身。还可有胃肠道淤血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轻者早期站立位出现水肿,平卧休息后可消退;卧床患者出现腰背部、骶尾部水肿。严重心衰时,可引起肺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水和全身水肿。表现为肺部啰音、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有心脏病史或肺栓塞、贫血与出血、感染、输液速度过快、心律失常等,辅助检查血浆脑钠肽升高、心脏扩大、B超检查心功能异常。

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由于肾脏原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水钠潴留,同时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间隙水分潴留而引起水肿;或者蛋白丢失,低蛋白性水肿。如肾病综合症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蛋白从尿液大量丢失,引起血浆蛋白降低,不能维持有效的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水分增加而引起水肿,即肾性低蛋白性水肿。好发于皮下组织的疏松部位,水肿首先从眼睑、颜面部及足踝开始,逐步发展至下肢和全身,以晨起时明显,活动后水肿逐渐减轻。为凹陷性水肿,伴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其他肾性疾病病史,临床上有少尿、无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腿肿,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病因治疗去除诱因是关键,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心衰引起的水肿,要强心、利尿、缓解症状和保护心脏;肾性水肿,要限制钠盐摄入、利尿、控制蛋白尿、补充血浆蛋白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支持治疗。


药事健康


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不仅仅是肾病和心衰可以产生水肿,还有几类疾病也可以产生水肿,掌握相应知识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疾病。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心源性水肿和肾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的两种水肿,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这有一张简单的表格,大家可以看看,可以大体上对两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进行鉴别。

另外,心源性水肿往往还伴有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这些症状夜间加重,站立时减轻)、咳血痰、胸闷等症状

而肾源性水肿往往还伴有腰痛、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检查异常等症状。


第二、肝源性水肿

肝脏病变(主要是肝硬化)也可以导致水肿,一般从脚踝开始出现,逐渐向上蔓延,但是头面部、眼睑、上肢通常不会出现水肿。肝源性水肿患者的腹水明显,肚子鼓鼓的。另外还会出现全身发黄(黄疸)、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三、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水肿

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产生水肿,主要是在小腿,水肿很硬,按下去不会形成凹陷。同时还伴有怕冷、眉毛脱落稀疏、全身无力、皮肤苍白、体温低等症状。


第四、营养不良性水肿

现在我国少见,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很多见。特点就是体重先减轻,饿的皮包骨了,肚子好挺大、脚也肿、脸也肿,像充了气一样,老一辈人一定都见过。现在主要见于一些癌症晚期病人或者是因为心理疾病不进食者。


第五、过敏引起的水肿

这种水肿发生很迅速,会伴有瘙痒,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喉咙发痒等症状。特点就是来的很快,给予抗过敏药后很快就会消散。


第六、妊娠期水肿

很多孕妇会出现腿肿,正常现象,分娩后会消失。但是孕妇怀孕期间也有可能出现心脏病、肾脏病这些问题,一定要鉴别妊娠期水肿和病理性的水肿。主要就要看有没有上面介绍的其他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