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高考報志願,熱門冷門重要嗎?

與剛剛結束的高考不同,接下來的志願填報是學生與家長共同的戰役。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不少家長選擇在網上購買帶有志願填報大數據的高考志願填報卡。這些志願填報卡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有不少都號稱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量身定製高考志願方案,提前進行大學和工作生涯規劃。

一些機構聲稱自己的數據來自官方,非常權威。但多地考試院表示,從未與任何社會機構和商業機構有過合作。“我們把高考志願填報稱為第二高考,要做到高考成功,除了考好成績,還要填好志願,這關係到你的後半生”有些商家這樣說。

與此同時,各種好就業與難就業專業榜單也層出不窮。

高考志願填報真的是一件與後半生掛鉤的事情嗎?熱門專業畢業生在四年之後的人才市場上又表現如何?

高考報志願,熱門冷門重要嗎?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熱門專業又如何?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在高校擴招的背景下,選個能讓孩子在4年後從900多萬人裡脫穎而出的專業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是好專業?這是一個聽起來簡單,卻十分複雜的問題。行業起薪與需求量這兩個方面是不少排名對其進行評價的標準

法律專業是被廣泛提及的難就業專業,甚至在一些榜單中被稱作“最無用專業”。而物聯網專業則是近年來的“黑馬”。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看熱門專業的提法對於個人有多大意義。

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發佈的2012-2016中國大學畢業生“紅牌”本科專業中,法學專業在5年中有4年都被掛紅牌。這裡的“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而智聯招聘《2017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法學起薪平均值為5545元,屬於實際簽約月薪較高的專業。其中,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高達97.66%,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0.29萬元。

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孫笑俠曾表示,當前我國法學人才儘管在數量上存在過剩的問題,但對於高端法律人才的需求缺口仍持續擴大

高考報志願,熱門冷門重要嗎?

物聯網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呈上升趨勢。2010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及應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到2015年,我國已有近250所高校設置了物聯網專業。

在招聘網站上搜索招聘信息顯示,在北京地區,物聯網工程師等職位的薪資不少都在萬元以上。

而這樣火熱的專業也會面臨停招的窘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來兩年內,將停招11個本科專業,物聯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停招的原因是數據顯示“分流情況不理想”。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評價一個專業對學生未來的影響,是沒有辦法脫離開就業地區、院校水平、學生實力等因素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價與榜單排名,不如從學生興趣與能力出發的“私人訂製”。

選專業有多重要?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今,不管男女都怕入錯行。

考生與家長在報志願、選專業這件事上絞盡腦汁甚至一擲千金,也是希望選擇的專業能在4年或更久之後,讓考生擁有一個好前程。但是,在選專業上面過於焦慮,真的有必要嗎?

事實上,很多畢業生都沒有選擇在專業對口的行業就業。

智聯招聘2017年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專業對口情況中,只有61.5%的學生專業對口。而專業對口率也與高校層次與畢業生學歷相關,985/211院校學生的專業對口率為67.6%遠於普通本科,碩士學歷對口率高達75.8%,比本科學歷高出10個百分點。

這組數據說明了一個問題:選擇很重要,但實力更重要。畢業生所學專業的競爭力需要綜合看待,有實力的高校加上有能力的人,才能讓學生在本專業更具競爭力

專業對口這件事,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根據行業和崗位不同會有不同要求;對於個人來說,這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選擇。

高考報志願,熱門冷門重要嗎?

有些職位更看重綜合素質。世界500強聯合利華官網的管培生應聘要求表示,全日制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均可申請。在選拔中,他們更注重商業意識、領導力潛質、發展潛力等素質。歐尚超市的管培生招聘,也只是要求了畢業生學校為國內TOP100,而沒有對專業有具體要求。

而諸如工程、金融方面的職位,則會對專業背景有非常具體的要求。

高考報志願不是報飯碗,所謂熱門與冷門也不是絕對標準。於其花高價去買高考志願填報卡,讓不知哪兒來的“大數據”指導填報,不如讓考生自己去做這個成年後第一個重要的決定。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聽從孩子的選擇。“現在很多家長害怕孩子選錯,但人生就是試錯的過程,有了親身的體驗才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