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东北王-大帅张作霖(第二百六十一篇)

这边张作霖打了胜仗了,乐得都找不着北了。为了指挥全局,他从奉天坐装甲车到山海关,到这儿亲自坐镇。而且下了明令命奉军各将领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以清剿直军残余为名扩大地盘。不久,把河北、山东、江苏全都吞并了。现在奉军的先头部队已直逼上海,大有吞并全国之势。

张作霖到了山海关之后,听人向他报告"冯玉祥进了北京,把持中央政权,把第三军改为国民军,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张作霖心中大为不满,老冯啊,你干什么?你把我老张置于何地?胜仗是我打的,我付出这么多血本,你吃现成的,也太便宜点儿了。因此张作霖派出大批密探监视冯玉祥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然后他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冯玉祥一听说张作霖到了山海关,而且这奉军贪得无厌,长驱直入占领地盘,已明显看出张作霖的野心。想当初谈判的时候,张作霖是怎么保证的?保证奉军不进关,打败吴佩孚就是为着出气,报当年之仇,然后奉军撤回东北,由你冯玉祥到北京主持政务,这都许诺了。后来张作霖又表示,即使我的奉军进了关,也为了作战需要,等打完仗,我们驻日子不多,全线撤出北京,全交给你。

现在看来言行相违,张作霖不是那么回事呀,许诺的那些东西都是一纸空文,因此冯玉祥心里没底了。为了打探张作霖的底,经过研究之后,冯玉祥将军派副司令长官胡景翼代表自己到山海关拜会张作霖。胡景翼也不含糊,国民军副司令长官,带着很多重礼到了山海关,张作霖一听就明白了,讨我的底来了,好好好。

山海关的地方不大,为了迎接胡景翼,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奏起了军乐,杨宇霆代表张作霖亲自迎接。当日,张作霖亲自接见。拉着胡景翼的手,不亲假亲,不近假近,像多年没见面的知心朋友似的,当晚盛排夜宴,款待胡代表。胡景翼知道这都是演戏,因为他对张作霖太了解了,张作霖狡诈多端,语粗心细,跟这种人打交道时时刻刻都得留神。

因此,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胡景翼笑着问张作霖:"雨帅,这次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全是雨帅指挥有方。当然,也不排除奉军将领都是生龙活虎,佩服啊。我代表冯玉祥将军和国民军全体将士,向雨帅致敬,向奉军各位将领问候。这是薄礼一份,请雨帅笑纳。"

张作霖乐着点点头:"自家人嘛,何必这么客气呢。要说我张作霖,不怎么样,我这是碰大运,你甭给我戴高帽了,什么指挥有方,这跟当年在宝局有什么区别,这是一宝压正了,要压歪了都得输光了。你们大家说是不是?"大家全乐了。

"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冯将军如此器重张某,这礼物我可就收下了。"

胡景翼接着问:"雨帅,您下一步怎么打算的?"他怕张作霖多心,紧跟着又描了两句,"您别想旁的,我的意思是您希望我们国民军给您做点儿什么呢?"

张作霖真是语粗心细,一听就明白了,显而易见,想问我心里话,张作霖哈哈一笑"胡副司令,请你转告冯玉祥将军,我们多年的老朋友了。朋友嘛,讲义气,得知心,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得算数,有那么句话'大丈夫一言出口,板上钉钉',我张作霖当初许诺的事情,不能自食其言,对吗?"

"我说了,打败吴佩孚之后,我的奉军马上撒出关内,回东北。我过去是那么说的,现在也会这么做,绝不食言。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我怕吴佩孚这小子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因此命令大军南下,收拾他的残部。等收拾完了,我一声令下,我们撤回去,这地盘全都是冯将军的。这回你听明白了吧?"

"多谢雨帅,至于将来发展到哪一步我不好说。我把雨帅的话及时禀报给冯将军,至于冯将军怎么打算怎么安排,等你们两位见着面再议。"

等吃喝完了,张作霖出手大方,马上命副官长开出一张五十万的支票,五十万大洋,然后给了胡景翼。

"这什么钱呢?"

"为了感谢国民军给我们帮了忙了,这是一份儿小意思。回去呢,让弟兄们买职鞋穿。"

"雨帅,这······"

"拿着,聊表寸心而已。"

拿着这张支票,胡景翼第二天返回北京,见着冯玉祥,一五一十把经过讲述了一遍。冯玉祥也是半信半疑,他知道张作霖的为人一向反复无常,你看这会儿是这么说,过两天主意就变了,不能不加小心。因此暗中密令三军加强戒备,怕张作霖对他突然下家伙。

张作霖一看几路大军进展得非常顺利,把河北、山东、江苏都控制到手中了,真是心满意足。张作霖离开山海关,移居天津,到了天津之后,住进曹家花园。

这地方才排场呢,张作霖到了天津之后,谢绝一切客人。这天晚上他跟杨宇霆说"邻葛,你猜我想起什么事来了?"

"大帅,你想起什么来了?"

"我想到静园拜会拜会溥仪皇帝,也给他问司案。"

杨宇霆一皱眉"雨帅,有这个必要吗?虽然当初他是皇帝,可现在分文不值,以您的身份去拜会他,这未免······"

"不对,邻葛、你这么说不切合实际。我张作霖是什么人?我不是落井投石的人。你看溥仪在位的时候,别人看他我不看,可现在他不如咱,已经到了要饭的地步了,正是这时候需要人看,我才去看他。另外邻葛,咱哥们儿看他能白看吗?我倒不是喜欢他什么赏赐,我是另有目的。"

"那好,如果雨帅执意要去,我派人事先安排安排。"很快杨宇霆就给安排好了。

这边溥仪一听,什么?红胡子要来看我,把溥仪吓得直冒冷汗。头天晚上觉都没睡好,跟郑孝胥、罗振玉再三商量,溥仪说"最好我别见他,我听说张作霖他满脸大红胡子,杀人不眨眼啊,土匪出身,净干绑票和砸窑这类的事,这种人我实在是害怕啊。"

罗振玉说"陛下,张作霖如今是全国最有实力的人物,统兵数十万,大将几百员。我比这例子不恰当,他就好像古代的董卓、曹操,差不了多少。如今这天津又在他的掌握之中,陛下要不见他,把他惹翻了怎么办?他一瞪眼咱就完了。陛下,你还是见见吧,我估摸着张作霖不会有别的打算,还是应该以礼相待。"

"好吧,要那么的你们下去准备,明天张将军来了之后盛情款待。"

"是!"

都做好准备了。八点,张作霖坐汽车来了,他这一来带着一营卫队,这卫队能跟一般军队一样吗?装备精良,个儿头一般齐,而且他的卫队半土半洋,说洋,大盖帽、马靴、军装、手枪这都是洋式的。说土的,还有那么二百人拿着大刀跟长矛,光着膀子,包着头巾。这打扮呢跟练武术的差不多,龇牙咧嘴,叫人看着都害怕。

张作霖今天身穿便装,没穿军服,杨宇霆等众人陪着他来到静园。溥仪吓得心直跳,虽然没到大门口接,在这个房门口等着,郑孝胥、罗振玉代表这位下台的皇帝迎接张作霖,把张作霖领到里边。出乎意料的是等张作霖见着溥仪之后,二话没说,把大褂一撩,跪地就磕头"陛下在上,臣张作霖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整把溥仪给闹愣了,心说,这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讲这种礼法,连我身旁的人都不这么干了,张作霖拿我当猴耍是怎么的?溥仪赶忙过来,颤抖着双手把张作霖搀扶起来"张将军免礼!"

"陛下,您不用客气,这次我到静园见着陛下真是三生有幸。"

"往里请。"

到了里边,张作霖还不坐下,经过溥仪再三劝让,张作霖这才在侧座就座,显得规规矩矩,腰板挺得笔直。其实这个皇帝什么也不是了,拜会他有什么用呢?

张作霖有自己的打算。见着溥仪之后,还来个前七后九中八拜,俨然又恢复了满清那一套,把溥仪闹得啼笑皆非。溥仪用眼角余光一看,这位东北红胡子出身的,个儿并不算高,但也不矬,长得干巴巴一团精气神,两眼炯炯有神,满口浓重的东北话。说话的声音洪亮,说得非常清楚。

溥仪心里头没底,在张作霖面前坐着,觉着浑身上下不得劲儿,说深了吧,不行,说浅了也不合适,总而言之一句话,溥仪不摸底,他不知道这位手握生杀大权的统兵大帅,见他究竟有什么事,是吉还是凶,因此显得非常拘谨和尴尬。

张作霖则不然,谈笑风生,放声大笑。最后张作霖表示“皇上,尽管放心,人嘛这一生道路是坎坷的,拿您来说吧,怎么能想到退了位,怎么能想到被赶出北京沦落到天津来,从紫禁城搬到区区弹丸之地?我每当想到这些事情,都替您难过。我看应当恨谁啊?应当恨冯玉祥,还不是冯玉祥把您逼出来的嘛。"

"不过皇上你放心,有我老张在,管保你平安无事,你有哪些困难尽管对我说,我是尽力帮忙。您放心,如果我把冯玉祥给打跑了,我老张要稳坐北京,我还把您接回去,你还住进紫禁城,一切条件比原来民国元年定的那个优厚条件还要优厚,这一点你放心吧,这就是今天我来拜见皇帝的真实目的。"

溥仪听了这话,心里是高兴啊。到了激动的时候,溥仪眼泪都掉下来了"张将军,我太感谢你了。"

"我这也是尽臣子之道嘛。社会的潮流谁也不能扭转,假如有可能的话,我真想请皇上重登大宝。"

他俩谈了将近一小时,最后张作霖起身告辞。溥仪一想,来了不能空手走啊,就算不是张作霖,凡是拜见我的人都得拿点儿什么。所以,他把郑孝胥、罗振玉叫过来,耳语了几句,两个人领命下去准备。当张作霖站起身要往外走的时候,这俩人回来了,手里头捧着个盒子,这小盒漂亮劲儿就甭提了,紫檀木,赤金包的犄角,上头有金锁金提梁,放在桌案上。

溥仪一笑:"张将军,感谢您的盛情,您这真是雪中送炭,来日方长,我就不客气了。但是,这点小礼物拿不出手,望张将军留着做个纪念吧,这也代表着我本人和静园我的全体人员。"

说着话,郑孝胥拿着金钥匙把小锁打开,把盖掀开,珠光宝气。里面有四件礼物,头一样有三颗东珠,东珠就是珍珠,大珍珠滚圆锃亮稀世珍宝,你见不着啊,这是只有皇上才拥有的财富。今天溥仪真豁出去了,这三颗东珠价值连城,给了张作霖了。另外,还有一把金如意,24K金的,不但做工精细,而且上头嵌满了钻石和珍宝,光华夺目,剔透玲珑,这如意要拿到市场上去,光美元也得卖上一百万以上,稀有的珍宝。另外,还有一把短剑,这小宝剑这个精致啊,剑匣剑柄都镶满了珍珠,特别是这把小宝剑钢口十分锋利,不说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也差不多,这是大英帝国赠给溥仪的纪念品,今天溥仪转赠给张作霖了。

此外,还有一块金表,这块金表是溥仪佩戴的,只戴过一回,今天也赏给了张作霖 。 当然 , 张作霖那个东两 有的是 说这几件东西 并不稀奇 但是分谁给他的

溥仪给的 , 这个价值和分量就截然不同了,张作霖千恩万谢,让侍从武官长把东收了 , 最后给溥仪又磕仨头,这才坐上汽车回到曹家花园,回去后张作霖摸着脑袋乐 , 乐得身边的人直发毛。杨宇霆仗着胆子这才问 “ 大帅 您怎么这么高兴啊 ? 恕我直言 , 见着退了位的皇帝 一个小小的溥仪 就至于这么高兴吗 ? "

“ 邻葛呀 , 今天我演的这出戏挺精彩吧 ? "

“ 嗯 , 不过我摸不清大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 ”

“ 邻葛 , 你毛还嫩。两天之后你就知道我去的 目的是什么了 ”

这位 “ 小诸葛 ” 还真蒙 了 。 两天之后 不但是天津各大报纸 包括北京、上海 、南京 , 报纸上通栏标题在显著位置上都刊登了 " 张作霖拜会溥仪 ” 这一消息 。

当然 , 那些编辑和记者添枝加叶 , 说了很多根本没有的事 但总的来说报道出来了。全国上下都知道的特大新闻 , 连张作霖说那些话 那上头全给登载了 紧跟着各家报纸连篇累牍 , 都报道了士农工学商各界对这件事的反应 特别是清朝的遗老遗少, 把张作霖捧上了天 , 说张作霖是救命的活菩萨。为什么这样呢 ? 捧张作霖的这些人心目之中反对民主拥护帝制。现在一看有机会了,这帮人抓住救命稻草了 , 恨不能改变国体 , 中国再有皇帝 , 他们好浑水摸鱼捞个一官半职的,因此对张作霖这次拜会溥仪简直捧上了天 。

另外 , 把矛头就指向 了冯玉祥 , 说冯玉祥逼宫 , 不仁不义 简直是当年的董卓和曹操 , 把冯玉祥将军攻击得一文不值 。 等张作霖看过报纸之后 往桌上一放把杨宇霆找来 了 : “ 邻葛 , 现在我就答复你 , 这就是我拜会溥仪的 目的 。 ” “ 高 , 实在是高 , 大帅深谋远虑 , 我们是望尘莫及 , 闹了半天 , 您是争取舆论的支持 , 孤立冯玉祥 。 ”

" 邻 , 你没想想 , 溥仪到了这个份儿上分文都不值 , 就凭我能去看他吗 ? 这就是无利不起早 , 我看他就是敲老冯 , 我争取舆论的支持 , 孤立冯玉祥 , 这回你清楚了吗 ? ”

" 太高明了 , 今后我们还得跟大帅您学呀 。 ”

其实张作霖确实很高 , 在关键时候就露一手 , 真是高人一等 。果然,这件事情对冯玉祥震动很大。冯玉祥在北京老看报纸,心说,张小个子,你不上北京跑到天津去演戏了!冯玉祥也不傻,他看得出张作霖表面上说得多好,说我进关就是剿灭吴佩孚的残余部队,怕他东山再起,等我达到目的之后我的大兵马上撤回东北,绝不在华北和中原内地逗留。北京的天下是你的,咱哥们儿没的说,这是表面上。

实则不然,冯玉祥一看张作霖赖着不走,野心勃勃,大有吞并全国之意,他有心下令,国民军跟奉军打一仗,彻底把张作霖赶出山海关,但掂掂分量,他根本做不到。他的国民军怎么能打得过奉军呢?现在张作霖手下的部队超过五十万,海陆空俱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且直奉战争刚结束,如果战争再起,老百姓的涂炭就太大了。

喜欢本文的书友们请关注小编,为本文点赞、收藏、转发,多谢各位书友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