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甄嬛传》淳儿死的那集,曹贵人扔石头到底是想提醒谁?

five带砖侍卫


曹贵人看见淳儿发现了华妃在和年将军的人往来,心里很着急。华妃收受贿赂保荐官员的事情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但是淳儿已经偷听到了,所以有可能说出去。但是如果曹贵人直接出手去阻拦淳儿,一是动静太大,二是以曹贵人的处事作风,绝对不会让自己蹚浑水,要明哲保身。


所以曹贵人要让华妃发现淳儿,可是情势紧急,无法通知华妃。于是曹贵人选择了扔石头,一石二鸟,第一个好处是让淳儿受到了惊吓,失声叫了出来,暴露了自己。第二个好处是提醒了华妃有人偷听,于是华妃马上派人去解决这个事。


最后华妃的秘密保住了,淳儿不明不白的死了,大家都觉得是意外,曹贵人也没有牵连进去,没有惹人怀疑。

曹贵人真的是蕴锋刃于无形,不像华妃那么张扬,懂得怎么样保全自己,又能顺势上位。


清欢阁主


淳儿之死是因为她无意间撞到了华妃的机密大事,因为华妃生活奢靡,挥霍无度,宫中每月的月例银子连她打赏下人尚且不够,因此她哥哥年羹尧时常贴补她,但是总是伸手向娘家求助,有失娘娘体面,她自己也实在不好意思,所以就和前朝官员勾结,收受贿赂来宽济自己。


这日正和她宫中的首领太监周宁海在花园秘处商议此事,不巧淳常在因为风筝线断了,到山子石上来找寻,整好撞见这一幕,华妃的秘事被她听得清清楚楚。更不巧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淳儿撞见了华妃的秘事,华妃虽然还在浑然不觉当中,远处来逛园子的曹琴默却把这一幕又看得明明白白,可曹琴默向来心思细密,行事谨慎,经后来她和身边的宫女聊起此事,才吐露出她此时的心机。


原来曹琴默看事先人三步,她明白自己一旦吵嚷起来,吵到周围的宫人侍卫等,那么华妃等人的手脚必然受到限制,淳常在跑掉的机会就会越大,而且自己也在这园子当中,人多难免被发现,如果局面尴尬的时候,自己就很难说清楚了。

而且一旦被淳常在跑了,那么华妃的丑事必然会走漏消息,到了穿帮之时,一旦华妃倒台,自己一向与她私交甚好是宫内人人皆知的事情,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况且她与华妃狼狈为奸,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都甭想跑,所以她必定是会相助华妃的。

大家先不要看后来华妃势倾时,曹琴默脱的干干净净,不但无过反而有功,那是因为她那个时候已经暗中和莞嫔结交,相约合作,她答应弃暗投明并且提供华妃违反宫规,作奸犯科的一切证据来扳倒华妃,有甄嬛撑腰,加上皇上需要她的帮助来出首检举年羹尧违法的证据,并且她是温宜公主的生母,有此三点,自然就有了活命的机会,这是后来她投奔莞嫔,有了靠山以后,才敢堂堂正正的背叛华妃,可是此时此刻在宫中她除了华妃这个靠山外,再无一点根基,她怎么可能看着华妃-她此时的老大处于险境而不相救,所以她是一定会惊动华妃,告知她背后的眼睛,可是又不能明着来,不能把自己放在明处,这便是她扔石子的来打草惊蛇的高明之处了,既相助了自己的主子华妃,又不必怕事情漏出时把自己扯在里面。所以她扔石子完全是提醒华妃提防隔墙有耳的意思。


有雪片片57321


《甄嬛传》淳儿似“纯”,天真可爱,一个吃货的形象。

其实,淳儿也没那么“纯”,只是还没等到发力的时候,就是已经挂了。

淳儿挂得有点意外。她当时只是去放风筝,一股风吹过,风筝飞走了,淳儿就跑着去找风筝了。

这一找就要了淳儿的命了!她在找风筝的时候,听见了不该听的话。于是,被人推下池塘,淹死了。

要说淳儿的心思也不是那么简单,不过是表象而已。

但是怎么着也没想到丢了自己的命。其实,曾经有人提醒过淳儿,那就是曹贵人。

按理说曹贵人是华妃的人,她为什么要扔石头,想以此引起别人注意呢?或者说,她是想提醒谁呢?



曹琴默心细如发,虽为华妃谋划,却早就明白皇上的心早已不在华妃处

曹琴默是华妃的利爪,为华妃出谋划策了许多,也为华妃留意了很多事情。

当然,华妃几次三番利用温宜来争宠,也是让曹琴默心里有恨的。

不过,曹贵人扔石头,也是她心细,早就发现了皇上的心,早就都搁在甄嬛身上了。

如果还是依靠华妃,是靠不住了!可是华妃有年羹尧撑腰,一时半会皇上也拿华妃没有办法。

进退维谷的曹琴默,更是要扔出石块。如果被淳贵人发现了,她及时的离开,那么她也就少了一分危险。

毕竟,她与华妃是一伙的。如果被华妃的人知道了,她也可以说是因为看见有别人,扔石头去提醒自己人。

不管如何,总之她都没有错,都是有理的。曹琴默果然还是聪明人!



提醒淳贵人,也是为了在甄嬛处获得好处

淳贵人与甄嬛的关系,那是非常不错的。

甄嬛觉得淳贵人就是一个小孩子,对淳儿也很好。

至于淳儿心里如何想,我们暂时不讨论。至少所有人都知道甄嬛与淳贵人的关系很不错。

这样一来,如果当时淳贵人发现了有人在提醒她危险,从而赶紧脱身的话,曹琴默就可以拿这个作为敲门砖去送给甄嬛了。

刻意的对甄嬛示好,保全自己,保全温宜公主。

这天底下哪有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危险之中的呢?

甄嬛的手段,曹琴默还是见识过的。富察贵人被甄嬛用一个人彘的故事,就吓得疯了。

甄嬛受宠的程度,曹琴默也看在眼里。尤其是听华妃抱怨,她就更清楚情况了。

如此,如果真能救了淳儿,也能去甄嬛那里挣个好处。

即便甄嬛不会赏她点儿什么,至少会明白她的心思吧!



最重要的是,他日东窗事发,也可有个说辞

曹琴默是个人精。

曹琴默在华妃身边,竟然能够生了温宜公主。

从这一点上看,曹琴默就不简单。所以,她非常懂得识时务,也知道为自己留条后路。

曹琴默的如意算盘就是,如果有一天,东窗事发,她也可有个说辞。

当年羹尧倒台,曹琴默在后宫,马上就开始揭发华妃的罪行。

她的说辞不过是自己被压迫,不敢说。

为了温宜公主,忌惮年将军势力,所以她心里虽然难受,但是更害怕呀!

这就撇开了她自己的关系。曹琴默既不是主谋,也不是主动要参与,而是被迫参与。

关键是曹琴默还是首告,有功啊!

如此,还有什么不妥的呢?于是,在扳倒华妃以后,曹琴默没有因为与华妃一起做事情而被连累获罪,反而是获得了晋升。

正当她得意洋洋的时候,殊不知皇上和太后正在商量着,这样的人留不得!

今日,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出卖主子,那么他日会不会为了别的事情,又出卖身边的人呢?

后宫里怎么可能养这样的人?太危险了!所以,曹琴默到死,可能也没想明白为何自己就死了吧!

其实,从她开始揭发华妃的时候,曹琴默的结局就是死。

没有人会留着这样不忠心的人!

你若真人待人,别人才会回报以真心。如果处处只想自己,而且还总是留有退步的余地,这样的人是不会受欢迎,也交不到真心朋友的!


无心浪味仙


《甄嬛传》中,曹贵人一块小小的石头,引起了单纯可爱的淳贵人死亡,这与华妃一贯跋扈的作风相符,那曹贵人向河中扔石头,难道仅仅是提醒华妃有人偷到了他们的谈话吗?

温宜公主在“木薯粉”事件中深受其害,为了害甄嬛,华妃不惜用木薯粉喂养温宜公主来达到陷害甄嬛的目的。看到温宜公主受难,身为母亲的曹贵人却无能为力。这一点,放在任何母亲身上,都不会原谅。所以在“木薯粉”事件后,曹贵人虽然还在华妃阵营,不过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华妃为了应付自己在宫内的开销,不惜借用哥哥年羹尧的权势来卖GUAN。在一次与宫外人关于卖GUAN的对话中,被去捡风筝的淳儿无意中听见了。这时,曹贵人也听到了谈话并且看到了淳儿。为了引开注意,遂在扔了一块石头,引起了华妃的警觉。此时,听到华妃对话正胆战心惊的淳儿,慌忙跑开,已经看到淳儿的华妃宫中的太监周宁海追了过来,将淳儿推到了河中.........

曹贵人的这块石头,可谓一举两得。华妃卖GUAN的事,除了她宫里几个贴心宫人知道外,这种杀头之罪她肯定不会跟曹贵人说。曹贵人无意中听到了这件事,华妃肯定不会放过她。扔块石头,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嫌疑摘清了。华妃做梦都想不到,杀死了淳儿,自己这件隐秘的事还有第二个人知道。后来,曹贵人在举报华妃飞扬跋扈的事件时,这件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件。

除了摘清自己,此时心已不在华妃身上的曹贵人,此举还有另一层意味。此时甄嬛在宫中的恩宠仅在华妃之后,并且大有赶超华妃之势。聪明的曹贵人何尝不知道,那如果离开华妃,甄嬛阵营无疑是最高的选择。淳儿是甄嬛的人,如果淳儿有幸逃脱了,那甄嬛必定会感激曹贵人。有朝一日,如果华妃失势,曹贵人投靠甄嬛就顺理成章了。后面她遇到甄嬛,有意提醒淳儿有危险,最后虽然淳儿没了,但甄嬛还是欠了曹贵人一份人情。

曹贵人心思缜密,任何事情背后一定有目的所在。但背弃旧主,向来是宫里人最忌讳的事,这也注定了她后来必死的悲剧。


八卦气象台


本意是提醒华妃,但是一石二鸟,提醒了华妃有人偷听的同时,也让淳贵人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曹琴默提醒华妃,华妃是在高处,因此一下子就看到了在对面和低处的淳贵人,让周宁海去灭口。

很明显,在华妃失势以后,曹琴默说之前华妃在买官卖官的时候,总是她亲自去盯梢的,因此就说明曹琴默不仅知道华妃的动向,更知道是谁坏了华妃的好事。当时曹琴默必须要依附于华妃,因此她盯梢目的就很明确。

华妃在买官卖官的时候,甄嬛和淳儿在那边放风筝,曹琴默看到以后,担心甄嬛会走到假山那边,所以曹琴默就走过去和甄嬛聊天,甄嬛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因为曹琴默并没有异样的神色。

在曹琴默和甄嬛说话的时候,甄嬛攻心,华妃当时用温宜争宠,本来就伤害到曹琴默了,这是曹琴默的心病。曹琴默依附于华妃本来就是迫不得已,依附于华妃、出谋划策,为的就是求母女周全。

母女周全是其次,主要是为了保住温宜的安危,而华妃却用温宜做争宠的筹码,伤害了曹琴默的情感,打破了曹琴默的底线,曹琴默在心里早就不想和华妃合作了,但是曹琴默这样的人找不到别的大树,因此也不得不屈服于华妃。

甄嬛跟曹琴默聊天,戳到了曹琴默的痛处,而且也抛出来橄榄枝,这让曹琴默仿佛心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可是在她决定投靠甄嬛之前,已经提醒了华妃,就算告诉甄嬛“去假山那边看看吧”,也挽救不了淳儿的性命。

曹琴默提醒在前,投靠甄嬛在后,所以曹琴默提醒的人,只有华妃。


入行娱乐


一个行为的产生一定是由前因的,前因导致行为,行为来产生结果。此前甄嬛盛宠万分,华妃不惜用木薯粉喂养温宜公主,从而来达到陷害甄嬛的目的。而温宜公主也在“木薯粉”事件中深受其害,试问哪个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蒙难而心里不难受的。但是身为母亲的曹贵人却无能为力。所以在“木薯粉”事件后,曹贵人虽然还在华妃阵营,不过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要给自己留下退路。当曹贵人发现淳儿在偷听墙脚的时候,不是喊叫也不是委婉的表示偶遇华妃,走进了提醒华妃淳儿在偷听。既能明哲保身,又能卖出人情,才是这后宫女人的生存之道。

扔石头出去不光华妃会注意,淳儿也会自然发现华妃,既是在提醒华妃也是在提醒淳儿,选择扔石头而不是叫喊,这样做更能隐藏自己的立场。看起来两个都在帮,好像两个都没有帮,你看不透,只会觉得对自己有利。

在华妃看来,曹贵人是在帮自己;在淳儿看来,是曹贵人在帮自己。一举两得。而且华妃这种私相授受的事情,除了华妃宫里几个贴心宫人知道外,这种可以杀头之罪的事她肯定不会跟曹贵人说。但是淳儿和曹贵人都无意中听到了这件事,华妃肯定不会放过两人。扔块石头让华妃注意到淳儿,就算是华妃也会发现自己,自己也是表了忠心的,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嫌疑摘清了。但是实际上华妃做梦都想不到,杀死了淳儿,自己这件隐秘的事还有第二个人知道。在后来,曹贵人在举报华妃飞扬跋扈的事件时,这件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件。

在此后,曹贵人还去提醒了甄嬛,淳儿是甄嬛的人,如果淳儿有幸能够逃脱了,那甄嬛必定会因此而感激曹贵人。即使淳儿没了,甄嬛也还是欠曹贵人一份人情。当有朝一日,华妃失势,曹贵人投靠甄嬛就顺理成章了。这与此后的剧情走向,也是极为符合的。


四月辣椒


淳儿捡风筝,却偷听到华妃私相授受得秘密。这时的华妃根本没有发现淳儿的存在,而曹贵人的一颗小石子却给淳儿引来了杀身之祸。那么曹贵人是在提醒华妃吗?众所周知,曹琴默是个见风使舵,城府极深之人,她真的只是在提醒华妃吗?其实曹贵人扔石子有两层含义。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其一 提醒华妃有人偷听。曹贵人是华妃的心腹,一直都在替华妃做事,当时看到淳儿在偷听,便向河里扔了颗石子。淳儿听的入神,受到石子惊吓出声才被华妃灭了口。有了曹琴默华妃的丑事才没有败露,那么曹琴默也就在华妃面前立了大功。更进一步取得了华妃的信任与重用。


其二 提醒淳儿快逃走。曹贵人很聪明,此人八面玲珑。她知道甄嬛有孕被册封,现在的势头更胜华妃。而华妃屡次受挫,离倒台已经不远。淳儿可是“甄嬛党”,放走了淳儿就等于帮到了甄嬛,甄嬛自会感激。

后来曹贵人先拖住甄嬛,后又提醒甄嬛假山后的事,说明曹贵人是想用华妃除掉淳儿,打击甄嬛,再帮甄嬛让华妃背上杀人恶名。一石二鸟,一箭双雕,而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你们也同意我的观点,记得关注我,给我留言!


明天论娱乐


这集中,淳儿去假山后捡风筝,在山顶恰好撞见华妃在山底湖边,跟外臣谈卖官的事,还在谈价钱,这在古代可是重罪,所以如果淳儿告发华妃,华妃必然会被判重罪。身为华妃党的曹贵人恰好经过,连忙扔了块石头,华妃才派人杀了淳儿灭口。但这块石头不仅是提醒华妃那么简单,其实是个一石三鸟的计策,还真是很有心机



首先,这时的曹贵人虽然还是依附于华妃的,但是华妃虐待温宜公主的事早就让曹贵人对她怀恨在心,想要另觅它路,也想报复华妃。但表面上还没有跟华妃撕破脸,替华妃隐瞒罪证对她也有好处,毕竟还没有其他人好依靠,提醒华妃是必然的



其次,石头扔出去不光华妃会注意,淳儿也会发现华妃注意了自己,等于也间接提醒了淳儿快跑,选择扔石头而不是叫喊,这样更能隐藏自己的立场。淳儿一旦侥幸逃脱,也会感激她的提醒,淳儿家事好,又和甄嬛交好,还正得宠,卖这个人情她只赚不亏



最后,由于淳儿和甄嬛的好关系,她扔石头之后再去提醒甄嬛,等于向甄嬛发出了嗜好的信号,也卖了甄嬛一个人情,也是对甄嬛的一个试探,看看可不可以结盟,为自己和女儿留了退路



不得不说曹贵人确实是个宫斗高手,确实不亚于甄嬛的心机,只可惜输在了没文化上,才被甄嬛算计没了性命


萌萌小笑笑


淳儿本是剧中最帅真可爱的一位小主了,也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小主。淳贵人在所有小主中年龄最小。和莞嫔同住在一起,自进宫便与莞嫔交好,殊不知跟在宛嫔身边,会得到皇上宠幸但是也会带来危险。皇上专宠莞嫔,华妃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一进宫便把惠贵人沈眉庄给除掉,现在已经轮到莞嫔,在温宜公主遭受“木薯粉”事件,华妃不惜利用曹贵人之女来扳倒莞嫔,只是甄嬛比沈眉庄多了些好运气,得到了端妃的帮助,这才化险为夷。当时淳贵人和甄嬛出去放风筝,不巧淳儿去捡凋落的风筝正好碰到华妃收受贿赂,收钱卖官,曹贵人在旁边为华妃把风正好看见淳儿在偷看,于是拿了块石头往那一扔,这时华妃和淳儿都有所察觉,曹贵人心思缜密,扔石头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提醒淳儿。曹贵人或许当时有点怜悯之心,如果淳儿成功逃脱,就是她的造化大,这样淳儿逃脱后便可把华妃收受官员的卖官之罪告诉皇上,便可重惩华妃,这样自己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第二:提醒华妃。虽然自己提醒了淳贵人,其实是向华妃表明忠心,提醒华妃事情已经败露,这个事就像是连个人在为生命奔跑,曹贵人很聪明,把包袱扔给了两个人,谁跑的快谁就赢了,可惜淳儿输了。华妃因此事便会为曹贵人记上一功,这样曹贵人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温宜也就不用受那么多罪了。

其次便是出去告诉甄嬛,也好卖甄嬛一个人情,无论周宁海和淳儿谁过来,曹贵人都是赢家,淳儿平安无事,甄嬛便会记住曹贵人这一个人情,日后定会受到甄嬛的照拂,也是为自己找一条后路。如果淳儿不幸牺牲,曹贵人也没有任何损失,因为已经提醒甄嬛了,况且华妃这也已经派人去处理了。最后得利的总是曹贵人。可见此人心机之深,从这也就可明白日后为什么皇上和太后会亲手了解了她。


影视小星星


曹贵人扔石头是一石三鸟。她可能谁都不向着!



华妃为了维持自己的开销滥用年羹饶的权力卖官牟利。这本是大罪,曹贵人身为华妃的人就算不知道,也必然有所耳闻。结果华妃和手下人山石后边密谋被淳儿和曹贵人双双听到——可知华妃这人除了狠毒也非常愚蠢。曹贵人为了通知华妃,而投了湖中一块石头,淳儿因此而被华妃指使人推到湖中害死。曹贵人这一举动获得了两个三个好处。第一,保全了华妃,毕竟这会华妃还是她的靠山;第二,陷害了华妃,杀人是在任何时候都触犯王法的;第三,除掉了淳儿,后宫任何女人都是对手,尤其甄嬛和华妃都受宠爱,那他们身边的人越少,对于曹贵人等越有利。这第一鸟主要是华妃,但三个好处都是曹贵人得了。


第二鸟,是甄嬛。曹贵人让淳儿被华妃知道了,被害的时候。曹贵人借机拦住了甄嬛,在确定淳儿死的时候又适当透露了消息,既卖了甄嬛的好。又彻底害了淳儿,并隐晦告发了华妃。还是个一箭双雕的好把戏。

第三鸟,是自己。淳儿死不死曹贵人并不在意。后宫的血雨腥风早都历练的她心如铁石。但虎毒不食子。华妃为了陷害甄嬛当着曹贵人的面喂自己的女儿温宜公主木薯粉,曹贵人怎不恨之入骨?这又一次证明华妃的愚蠢。曹贵人借着淳儿的死挑起华妃和甄嬛之间的斗争,无论谁输谁赢,自己都是得利的人。因为曹贵人既恨华妃,又恨甄嬛,没有她们自己女儿如何会被荼毒?


曹贵人在投入石头之前可能并没有想这么多。但是投了石头。淳儿死了,她却有那么多的益处。这只能表明后宫的争斗和复杂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牵一发动全身。而曹贵人可能也只能下意识的觉得投了这块石头后自己没事就得了。其他,也是后边想起来的吧。

娱眼看娱乐,大同与不同。欢迎关注,欢迎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