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清乾隆 堪稱精品插屏 拍出高價(鑑賞)

插屏是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常用於几案上的一種擺設。於鏡框中插入圖畫或大理石、彩繪瓷版等,下有座架。

插屏早期是固定的,不能拆分,到明清以後變得可以分體,便於使用。最早是用作隔離,後來慢慢變成了一道風景。

插屏一般都是獨扇,形體大小各異。大的約有3米高,多設在室內當門之處,根據房間和門戶的大小,來確定其高度;小的則只有20釐米。插屏和多扇座屏的作用相差不多,主要是用來擋風和遮蔽,在室內,它又有裝飾作用。這種插屏以雙面心為佳,如果是以山水、風景為內容,則更美。由於山水、風景都具有由近及遠、層次分明的特點,雖置於室內,卻能起到開闊視野、消除疲勞的效果,給人一種舒暢的感覺。

插屏的材質一般有:緙絲、竹雕、紫檀、青白玉、鑲嵌瓷板、各種名貴木材等。

清乾隆 堪稱精品插屏 拍出高價(鑑賞)

清乾隆 碧玉雕老子出關圖插屏

清乾隆 碧玉雕老子出關圖插屏

成交價:RMB 8,308,895

尺寸:32.3cm*25.5cm

巴黎蘇富比 2017-06-22

本品插屏,雕工深利,紋飾繁密,彰顯玉質通透潤亮。乾隆帝主張插屏及山子等玉雕須帶歷代名家畫意,本品風格技巧,均屬十八世紀御作典型。據載,高宗曾命工匠照其御藏古畫雕玉,其中包括五代山水大家關仝所作之款識:關山行旅圖》等。

插屏雕飾,描繪老子出關典故。據傳,老子因避亂世而欲雲隱,西行至函谷關時為關令尹喜阻攔求書,遂作成款識:道德經》首稿留於後人,而關令尹喜亦因遇老子後得道,號文始真人,仙階無上真人(見 Livia Kohn,,款識: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卷25(1),1997年,頁83-139)。

觀本屏雕工精巧,玉材上乘,製作時期應在乾隆平定準噶爾回部和闐、莎車等良玉盛產地以後。乾隆二十四年之前,玉材稀少,楊伯達曾述,至乾隆六年,清宮藏玉精者僅十件,殘者六十六件,見,款識:Jade》,倫敦,頁146。乾隆西征之後,玉材源源,玉雕由是流行於中國。如意館,宮廷作,聘巧匠制玉,並運玉材至宮廷所轄八作,其中以蘇州為首,製作監控嚴格,上奉朝廷者,必經細選。

參考一較大碧玉插屏例,同雕老子出關圖,出自 Robert C. Bruce、Ian Beattie 夫人及 Djahanguir Riahi 伉儷收藏,曾售倫敦蘇富比1961年11月21日,編號163,後易手於倫敦佳士得1969年11月3日,編號157,再售於巴黎蘇富比2017年6月22日,編號6(圖一)。另見一例,售於紐約蘇富比1979年11月10日,編號251。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Avery Brundage 收藏一件老子出關圖山子例,圖見 M.Knight 等,款識: Chinese Jades: Ming Dynasty 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from the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舊金山,2007年,圖版360。

清乾隆 堪稱精品插屏 拍出高價(鑑賞)

清乾隆 御題墨白玉周子愛蓮插屏 連紫檀座

清乾隆 堪稱精品插屏 拍出高價(鑑賞)

清乾隆 御題墨白玉周子愛蓮插屏 連紫檀座 (背面)

清乾隆 御題墨白玉周子愛蓮插屏 連紫檀座

成交價:RMB 3,668,600

尺寸:23cm* 16.7cm

香港蘇富比 2017-10-03

《御筆》款

「幾暇怡情」、「得佳趣」印

說明參閱狀況報告 重要拍賣通知

來源

英國私人收藏

倫敦佳士得2005年11月10/11日,編號390

相關資料

題識: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子愛蓮說。

此屏雕宋代著名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年)倚亭賞蓮,並刻御題《愛蓮說》,以詩意圖屏,訓君子應以蓮為模,學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周子《愛蓮說》所頌之德,自宋為文人所尚,至清一朝,帝君也以此自勉。雍正帝嘗以大行草御書《愛蓮說》,乾隆元年(1736年),高宗敕命將之摹刻,收入《四宜堂法帖》首卷。

相類清乾隆白玉蓮池插屏,見香港蘇富比售出一例,然乏人物,題高宗御製詩,2014年10月8日,編號3656。另可參考劍橋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藏白玉羲之愛鵝圖插屏,也刻高宗御製詩,藏品編號1942.185.173.A。

清乾隆 堪稱精品插屏 拍出高價(鑑賞)

乾隆紫檀嵌瓷飾芙蓉石御題“菊花”轉心插屏

乾隆紫檀嵌瓷飾芙蓉石御題“菊花”轉心插屏

成交價:RMB 2,869,020

尺寸:高78.5cm

香港蘇富比 2017-04-05

“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印

題識:

看到東籬覺有神,風流畫使更詩人。

素華獨殿群芳後,個裡原藏萬卉春。

本品嵌瓷工藝精湛,細節刻畫精緻細膩,逼真靈動,栩栩如生。此屏須清宮造辦處不同作坊協作而成,工匠亦須將樣式細節於各自所擅長之媒材之上淋漓發揮。乾隆尤好器物擬古創新,也尚文人詩書雅興,由此屏可窺一斑。

此屏所題詩文盡顯工匠鑲嵌技藝之絕,書法極似出自唐英之手。唐英於雍正乾隆兩朝任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其時瓷器創燒佳作不斷,甚得上意,除此之外亦善詩書,造詣斐然。其鑲嵌詩文技藝超群,盡顯工匠靈巧,字字雋秀,宛若提筆而書。與本品相類之嵌書法屏風甚罕,香港佳士得曾售一「唐英書」款對屏,款未施釉,2013年5月29日,編號2012。另有一相似對屏,見《中國美術至寶展》,東京,1981年,圖版59。

本屏書法風格與瓷器上所見唐英書法極為相似,可資比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水盂,見唐英書法,載於《清代御窯瓷器》,卷1,第2部分,北京,2005年,頁9。另有一筆筒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11年4月8日,編號3073。還有一杯例,售於香港佳士得2009年12月1日,編號1921。

本品與瓷器之緊密關聯亦見於其轉屏設計。此類雙面屏風多鑲為插屏,置於桌上兩面可視。然此屏雖為插屏形制,鑲於紫檀底座,飾以瓷制紋飾,甚為華麗,卻加轉軸以為轉屏,似擬唐英於乾隆年間所創轉瓶,以其燒造技藝之複雜,紋飾設計之新穎,甚得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