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空心病”是什么病?

豆沙的冷


空心病近年来越来越普遍出现,主因是由价值观缺失而导致的。空心病类似于抑郁症,却又区别于抑郁症,患有抑郁症的人明显在面对所有事情都兴趣不高,他们区别于任何正常人。

患有空心病的人,他们看上去像是正常人,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意愿,使朋友认为自己没有问题。

很多空心病患者,甚至是事业有成的有为青年或者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明显比他人高一截。但这种成就感依然不能让他们消除自己内心的抑郁,亦或者说他们能享受到成就感,但是并不明显,没有普通人获得成就感之后的喜悦。强烈的空虚感与孤独感是空心病患者都具备的,他们认为自己跟周围的所有人都没有直接的联系,通常他们会觉得这种联系是毫无意义,而且非常虚幻不稳定的。

他们因为价值观缺失,导致自己没有什么目标与梦想,又或者是觉得目标与梦想实在是太过虚无缥缈,理智战胜了它们,自己想要的是永远得不到的,所以这时他们的心底会产生一种活着是无意义的感觉。一般来说,空心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它最早可能来源于患者的童年时期,在某年某月,他们也许也是一个拥有着梦想的正常人,但因为社会上一些因素潜移默化的渗透,与抑郁症患者最大的不同是,患有空心病的患者往往过于理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我总觉得心里空空的少了什么,这是不是你们说的空心病?因为一直一无所有一直非常贫穷的活了将近30年,工作上也重来没有称心如意过,各种阴谋诡计的小人背后搞你,工作做得越好越是搞你,让你待不下去,让我对工作都产生了厌恶,还不如回家待着,没钱了再出去随便挣点再回来待着,别人都结婚生子了,就我一个人还是跟废物一样活着,虽然我懂的东西会的东西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还多,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像是个废人,毫无意义的活着。当母亲着急催促我赶紧找个女朋友谈恋爱结婚的时候,我只是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告诉她我为什么对婚姻爱情一字不提,不是因为没有女生喜欢,不是因为她们不够漂亮,而是我觉得我配不上她们,虽然她们有的很主动,虽然我也很渴望好好爱一次,我不知道如果她们了解我的情况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但是家实在是太穷了,如果只是穷一点就算了,偏偏还染上乙肝病毒,难道要我怪父母当年不舍得那30块钱乙肝疫苗预防针?在那个谈肝色变的年代,听说读大学,当兵,找工作,都是不要的,事实的确也是如此。于是我沉默了,迷茫了,读书考上大学也没用,别人不收,当兵别人不收,找工作别人不收。就这样随便读完了初中,去了外地读中专学点技术,其实也就是玩儿,像我这样的随便考考都拿班上前五名,在这所学校里我学会了上网,学会了用QQ聊天,流行泡网吧,家里有钱的同学周末都泡妞去了,我们这些穷光蛋只能通宵泡网吧,于是我通过QQ向广大女性同胞们问了像我这种情况的男生会不会接受做为男朋友,她们回答惊人的一致:别烦我,你让人感到抑郁,甚至不搭理我。于是我心中有了答案,再也没有用聊天软件跟异性聊过天,在校期间,有位大我一届的漂亮学姐似乎对我一见钟情,无论我在多远的地方,她总能一眼就看到我,目光一直停留在我身上,当我靠近她的时候她总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我没跟她说过一句话,也没打听她叫什么名字,只默默的看着她,心里想的却是:你毕业了,我还要读一年书,我甚至连个手机都没有,估计毕业了找工作也没人要,祝你找到真正属于你的幸福,我不值得你等待。于是等到毕业,学校安排工作实习,就我的情况肯定体检不合格,学校通过打通关系搞到假的体检表才能混进去实习,当时的情况真的是去什么厂什么单位都要体检,不合格就不要,反正最不缺的就是人!由于半年厂里实施一次体检,我就被扫了出来,那就回家待着吧,回到家里,父亲知道我的情况后,还当着他朋友的面对我冷嘲热讽,说我没脑子,不会找人顶替什么的。我当作什么也没听见,暗暗咬牙忍着。在家待着治病一年,没治好,算了,倒霉的人不会走运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顺心,记得有个师傅还称我叫倒霉鬼来着。就这样我不断的换工作,不断的学到新的东西,什么空调安装与保养维修,常用家电维修都学到了,差一点连汽修都学了,但是还是觉得这些毫无意义,一个人这样活着找不到方向,一如既往地穷,一如既往地倒霉,前方路一片迷茫,过了今年就30岁了,不知何去何从


人间百态世间沉浮


“空心病”已经不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汇了,有人针对大学生群体做过专门的调查,以北大为例,有数据显示竟然有四成学生觉得生活和学习没有什么意义,这些学生得了一种“病”,就叫做“空心病”。

“空心病”是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出来的,是指当前很多人感到价值空虚,不知道或者是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正在从事的学业、事业的目的究竟在哪,感到非常迷茫,缺乏满足感和成就感。

如果一个人真的得了“空心病”,可能会变得情绪低落,对好玩的事情也没什么兴致,略微有点类似于抑郁症,但其严重程度远远比不上抑郁症;另外会有比较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甚至一些人会有想要自杀的想法。很多有着“空心病”的人,并不是因为具体的挫折事件而引发的,相关感受可能从小时候就已经长期存在了。值得一提的是,“空心病”并不会像抑郁症那样使人什么都不太在乎,反而常常疲惫于应付周围的人和环境,努力保持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形象,并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有没有“空心病”,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徐凯文老师的研究主要针对北大学生,他指出,出现“空心病”,可能是和国内高考体制有关。从小学生们被家长管制着每天学习,以考上好大学为目标,但当考上高等学府,一览众山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这确实是一种可能。但也有很多并不优秀的学子或是职业人群产生“空心病”的,其原因可能是有很多种的,毕竟,所谓“空心病”,只是一种心理体验,甚至并不一定真的存在,有时候可能源自于个体的自我暗示。

那么,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得了“空心病”呢?如果你感到空虚、寂寞、冷,先别着急下定论说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症,可能只是你累了乏了,也可能是需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了,也可能是与亲近的人相互多给一点空间,也可能是你单纯需要独处一下。心理上的很多问题,不是“得”出来的,是你自己给自己按上去的。即使,你真的是得了“空心病”,那也不用担心,接受别人给你的关怀,不要单打独斗,切记。


鹈鹕心理陈小康


这真的和读书没有多少关系,读书只是培养一种兴趣,一种继续活下去的兴趣,和上网差不多。主要是自己内心没有任何牵绊,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关心,好像自己就像一粒微尘,没了世界依然会转,别人也是,反正大家都是生命里的过客,孤独的来到世界,孤独的走向死亡,没留下痕迹,不带走片刻。对生命是冷漠的,对死亡并不畏惧,就像初生的牛犊,对于生命的珍贵没有感觉,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年轻人生上,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这样,因为他们的青春都交给了读书上学,在枯燥乏味的题海里挣扎,一切精力都在学习上,错过了平常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片刻,而且这情况独生子女比较严重,因为童年是孤独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着学习转,目标只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这就是人生理想,当实现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过去的一切几乎空白,在最美好的年纪自己一直都在做一些不是真正喜欢的事情,根本没有好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但当长大成家立业后应该会有所好转,毕竟有家庭,有责任感。所以心病还须心药医,找个女朋友吧,比吃药有效。或者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自己想玩什么就去玩,想去旅游就去旅游,感受世界的精彩和真实,对自己负责,活的自在,爱自己家人。


时空旅行的顾先生


您好,谢谢您的问题。

空心病的出现的确给学生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危害,有的甚至危害到了生命安全。

从心理学上来说,空心病就是指由于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

空心病的症状,简单来说就是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具体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些症状和抑郁症的症状相近。

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跟抑郁症不同的是,这些症状没有那么明显,从外表看患有空心症的人看起来跟其他人并没有太大差别。

第二,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在空心病患者看来,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为谁而活。但同时他们的表现也非常的优秀 ,一直努力地去做到最好,去做到所谓的人上人。但等一切都实现了的时候,他们又觉得心一下子空了,内心空落落的,产生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第三,他们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给别人留的印象也往往非常好。也是许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的样子。但这些并不能让他们自己快乐,他们感觉这一切都是为了父母在做,而不是为了自己。他们内心非常的疲累。

第五,强烈的自杀意念。

但这种自杀不是因为遇到挫折和困难,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第六,自杀方式比较温和,痛苦较小。

第七,缺乏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第八,这种困扰并非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早就扎根于心中的。

总之,空心病看上去没有抑郁症那么强烈,但它的危害性也并不比抑郁症小,不容小觑。


我是大牛小日子,

小日子也要认真过,好好过,健康过,精彩过。

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牛小日子


“空心病”是徐凯文主任对于当下部分年轻人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这个概念最近也同“巨婴国”一样,在网络上大火。但实际上,“空心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它从人类拥有文明起就已经存在,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

究其本质,“空心病”就是一种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缺乏生活意义感,从而内心产生空虚、迷茫、焦虑的心境状态。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是几天,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里,都感觉生活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能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对于生活缺乏憧憬与动力,内心有幻灭感,那么就可以符合“空心病”的标准。

但我个人认为,把这种情况称为“空心病”也许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误导,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可以通过某种具体的药物或者方式来治疗。但实际上,它不是一种实际的病,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困境。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有四大终极命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那是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面对的内心困境。“空心病”可以被视为对这四大命题处理不良而产生的结果。

为什么“空心病”会在现代突然广为流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文化、社会因素:

一、互联网及社交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个人的状态能够直接呈现在公众面前。

其实以前也不乏充满人生困惑的人,但现在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产生共鸣与连结。

二、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后,生存需要不再是现代人的最大困扰。

当下的年轻人很少经历过父辈的物质匮乏,因此,他们不可能再像父辈那样,将自身价值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要。而当他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时,对四大命题的思考便无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社会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碰撞激烈,这些带来了大量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方式,但也对旧有的思想和生活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以前社会阶层固化,子承父业使得个人的前途明朗确定,但现在,年轻人好像可以有无限选择,但似乎哪一个选择都很不确定。

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正好处于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阶段,而身处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混乱的时代,很容易陷入迷茫与不确定中。

当一个人无法很好地建立自我认同,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和焦虑冲突,而这正是“空心病”的温床。

对于四大命题和空心病解决方式的具体阐释,请见我在“人终会消失,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中的回答。

答主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空心病”,顾名思义,心是“空”的,这里就出现两个概念,心和空。

“心”为何物,又如何为“空”呢?

《说文解字》中: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

心的本义,名词:人体中央位置的泵血器官,维持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此“心”无,则人不得活。这个意义的“空心病”可以说是没有解药了,只能等轮回转世了。

“心”借代引申的含义为感觉和思维器官,如心底,心间,心里 ,心上,心头等等。进一步引申为情绪和思想,如心爱,心仪,心病,心情,心酸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心”空,会如何呢?字面上来看,即没有感觉,没有情绪,或没有思想。说了这么久,终于说到此次的主题上来了。这个意义上的“空心病”,根据程度的轻重,就分属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乃至心理治疗的范畴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这几个概念的区别。简答来说,心理辅导,预防重于治疗,针对的是心理较健康的群体;心理咨询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针对的是有一些困惑和困扰的群体;心理治疗则是避免问题恶化,针对的则是问题较严重,已经符合诊断标准的部分失能人群。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心理问题的一个发展脉络,就像感冒一样,及早得到预防和治疗,对身体并无大碍,但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发展成为肺炎,就不得不打针吃药了。说的有点远了,我们回到“空心病”上来。

首先,来说说“没有感觉”。更丰富更具体的阐述,即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也就是常说的做什么都没劲,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提得起兴致。吃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差不多。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时,外表上看起来可能跟大多数人并没有差别。有时可能会被误解为,性格随和、好说话,因此人际关系会很好,在职场和家人眼中都会和“好”字挂钩,但是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却没有自己。严重时,有可能一天说的话都有限,或者一天只吃一段饭,甚至不吃饭。

其次,我们来看看“没有情绪”,即感受不到快乐,喜悦,悲伤,难过等等感情,好似平平淡淡一切都没有不同。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父母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也许也曾有过不解,有过反抗,但最终都被镇压了下来,慢慢到最后已经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了。一旦停下来,就会有很大的孤独感和空虚感,不知道自己一天都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又是什么呢?

最后,来谈谈“没有思想”,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不知道什么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或者为什么要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呢?一路走来,好像一切都很顺利,一条康庄大道就在眼前,看到的世界只有那么大,可以走的路就只有一条。走过来,到了这里,为什么呢?又为什么会是这里呢?好像有答案,似乎又找不到答案。

“空心病”,你了解了吗?

如何才能找到我们的“心”,又如何才能把“心”填满呢?也许只有更多的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的内在资源和生命力量。人生不怕走弯路,最怕的是一直在迷路。迷路的时候,或许可以找到一盏心灯,助你一起前行。心理咨询师就是可以陪伴你,一起点亮心灯的人。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金美娜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空心病故名思义就是内心匮乏、心灵空虚、无价值感、无意义感⋯⋯对未来没有希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一天算一天,甚至有自杀想法!一部分过着佛系生活、得过且过。当然也有部分人隐居山野。最极端报道是湖北某地名校硕士毕业不愿工作而饿死在农村家中。上海48岁国外名牌大学毕业回家不愿工作靠82岁母亲抚养⋯⋯



空心病的表现比抑郁症更可怕。因为无药可救,只有靠自己。但自己认知偏差无法从空心中走出来,任其发展,直到自己的能量被消耗殆尽!



这种病有点像心理学中讲到的职业倦怠。但比职业倦怠发展更快,有相当一部分自杀者属于空心病而非抑郁症。因其表现形式具有抑郁症的外在特征所以很多人以为就是抑郁症,因为二者皆属心病别人无法体会,所以都以为就是抑郁症。唯一区別抑郁症可以药物治疗而空心病使用药物治疗无效。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空心病有年轻化低龄化倾向。而且有漫延之势。很多大中小学生多少都存在无意义感、迷茫、活着没意思等想法。难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来分析此空心病也许能找到病因!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团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后无聊!



空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无聊感。但大中小学生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吗?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看,他们也就满足了生理需求还未上升到更高层次。但生理需求之上是安全感的需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安全感是从母体分离时就产生从而形成存在性焦虑。这也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再往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是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无意义感呢?是生活太安逸还是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难以实现?



总之,年级轻轻就觉的活着没意思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事情。



作为成年人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当前生命教育缺失。心理健康教育落后是基本现状。应该怎么办,这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只关注分数的应试教育是目前的主流。而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



法国的哲学教育佷值得借鉴。法国的中小学考试中将哲学发挥到极致。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



哲学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我们填鸭式的教育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吗?



我想治疗空心病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考人类到哪里去,人生应该如何度过这样的哲学问题。从而激发他的探索欲望,产生内生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活着的意义而摆脱无聊和无意义感,打消活着没意思的念头。来填补空心病。



这篇文章较长,阅读后请点赞评论转发,分享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空心病的严重性及治疗空心病的方法。谢谢🙏


夏虫不可语冰2008


听上去可笑,但却是是真实普遍的情况。主要还是现代中国大学设置与社会脱节,更与前十二年的初中高中封闭式强压抢管下的教育脱节。在经历高中人生知识储存巅峰与战斗力满级的时候,瞬间进入大学里的放养状态,这时候其实很多大学生是缺乏自立与自我计划能力的。 加之课业没那么紧张,对未来职业方向不清晰,加之听上几句大学所谓”过来人“的大学知识无用论,很容易产生迷茫。 在恍惚中又没人指导更没人管制,便开始比较轻松的生活,自娱自乐。但本质上这种娱乐比如打游戏比如谈恋爱比如整天在宿舍睡觉,是不安稳的。内心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感,又感觉自己浪费了生命。精神开始出现不健康的征兆,各种怀疑,怀疑自己在20岁左右的大好年华困在大学校园里。 这时候部分人会跳出大学,选择尝试进入社会,但进入社会越发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有用,领着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实习工资,做着于自己专业并不相关的工作。一种考入名校的天之骄子优越感瞬间倒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但话又说回来,20岁本身就是瞎想各种中二的年纪,不愁吃穿,没有任何责任,思索生命的意义,有各种想不开也是正常的。等到进入社会,身上加上一些责任,忙碌的生活会挤掉本身对一些虚无的意思思考的时间,这种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个人觉得大学或者大学生还是应该多与社会接触,不要把自己困在大学的牢笼里。去社会上多走走,就会发现社会,呵呵,还没学校里待着舒服,说不好你就心里释然了呢?



小林简笔画


1、吃饱撑的。怎么理解?比如说你面前有份你非常喜欢吃的蛋糕,结果你就一直吃,吃到你饱了,撑了,还在吃,终于你不想吃了,你对这蛋糕也就失去了兴趣。现在的小孩也都一样,生活条件好了,就是拿来主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都是现成的,不用去考虑我毕业后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不用怕买不起房子、车子,也不怕缺钱,因为有老爸呀,老爸把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哪还有自己的事儿呢?全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毛病。

2、饥饿疗法。那他都撑着了,咱们就给他饿着,不要喂饱他们,不给他们铺好路,毕业后就不要再拿家里的钱,什么房子车子都需要自己努力。说到这儿,肯定有家长心疼了吧,肯定说,我就这一个宝贝儿儿子,不给他给谁啊。可是你想想,他从小到大从没自己做过主,从来没有尝到过自己奋斗之后的成果,他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啊,上一辈奋斗大半生得到的东西,自己一出生全有了,没有盼头了,他们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3、在这儿,该给家长、社会还有教育机构提个醒了,北大的学生可都是全国的尖子生啊,他们是在高考中过兵斩将之后的赢家,可他们怎么就厌学了呢?可想而知他们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涯都是家长一步一步安排好的,到了大学之后,突然没人给他们安排了,不知道方向了,那他们学习到底是为了家长还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值得我们去深思啊。

如果你喜欢我,欢迎关注我,随时跟踪我的动态。

另外,如果你有任何心理或感情方面的困惑,欢迎添加我的微信公众号:于际敬工作室(yjj-110),丰富的原创文章和福利送给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