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战斗机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突然内急怎么解决?

苹果18971746


啊……这绝对是一个既有味道又欢乐的问题,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憋着”!😂😂😂



当然了,人有三急,战斗机飞行员也是人,如果憋不住该怎么办?那当然是排出来了,可是往哪里排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纸、尿、裤!


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而除了纸尿裤还可以用专用飞行员“内裤”。


但是,这是现在,而在过去,尤其是二战时期,可是没有这种东西的,所以战斗机飞行员用的都是一种简易的小便排泄装置;“小便管”,对你没听错,就是“小便”管,形如其名,就是一根简单的管子,连接在战斗机飞行员座椅下方的漏斗型设备上,在飞行员排泄时,直接通过管子排出机身之外。

图注:小便管与P47机体外的小便排泄孔。


但是在二战时期那种落后的航空技术与艰苦的空战环境中,这种最原始的“排泄”装置,有时候常常因为高空严寒而“冻住”,尿液有时候会倒流回来😭咦…………这个恶心!

同时操作也不方便,需要飞行员在飞行时,一边驾驶飞机一边解开衣服把“小玩应”插进去,而如果一旦凑巧碰见敌机来袭,那就热闹了,大家想象一下战斗机飞行员,一边空战一边把管排尿的情形,那是多么欢乐的一个场景啊😂😂😂。

但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战斗机外露的简易排泄装置,逐渐被方便的纸尿裤所取代(纸尿裤和航空技术有什么关系?嗯……假装有关系吧😂)

但是在这期间,也有一些“另类”的战斗机“排泄”系统诞生,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美国U2侦察机与SR71“黑鸟”侦察机的飞行员“排泄”系统。

因为U2与“黑鸟”的飞行高度都较高(万米以上),使用全封闭增压机舱,飞行员也都要穿特制的增压服,而为了防止快速减压的“伤害”,两者的飞行员都必须呼吸纯氧,以把血液中的“氮”含量减少,所以两者的飞行员不能用外置的排泄系统,只能用其增压服自带的排泄系统来排泄。


图注:早期U2飞行员特制的“增压服”

但是美国空军在设计其增压服的时候,把这事给忘了😂😂😂,于是U2、“黑鸟”的飞行员用的是医学导尿管+尿袋的排泄方法,这种方法嘛…………“痛”、剧痛😂😂😂毕竟插别人与插自己感觉是不一样的。
图注:看着都痛的导尿管使用方法!😬😬😬


这里要着重说一下,毛子苏34的“厕所传闻”,至今很多人都认为苏34的驾驶舱后面有一个巨大的舱室,同时其前起落架,使用的也是类似于轰炸机的“登机”设计,苏34飞行员是从前起落架处爬上去的,就认为苏34后面的舱室有一个简易的厕所与厨房(话说把厨房与厕所放在一起是什么鬼?🤔)。

图注:这张图,曾经骗了多懵懂骚年啊……其实这根本不是传说中苏34的简易“厕所”,而是和平号空间站的的厕所。

所以那些传闻都是假的,苏34后面巨大的舱室是其电子设备舱与油箱,中间是起落架,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厕所和厨房。



而苏34的飞行员排泄系统,其实是一个小型的“手持尿壶”而已。


说到这里,既然飞行员的小号解决了,那大号怎么办呢?

还是“憋着”😂😂😂……

因为战斗机的空间真的是太过狭小了,根本就不能有给飞行员预留坐便的位置,毕竟飞行员屁股底下是弹射座椅,总不能让飞行员坐着马桶上天吧?😂😂😂

而且就算真的这么设计,飞行员也是绝不肯坐的,因为这种设计在战斗机平飞时还可以,但要是一旦做个什么翻滚动作啥的……你们懂的哈😅😅😅

那要实在是憋不住怎么办呢?

嗯……“知道为什么飞行员手套便宜不?”😂😂😂

而大型军用飞机飞行员就没有这个困扰了。像B2、B1B这种大型轰炸机都配有迷你马桶,而像C17、C130这种大型运输机,甚至还配有简易卫生间。


所以相比与其它大型飞机比如运输机或者轰炸机,战斗机飞行员的“方便”问题,真的很不方便!


武备趣科普


我是军林天下“子创”,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战斗机飞行员不仅在尿急有方法解决,就算它拉肚子都会有办法解决,只不过这个问题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首先飞行员的身体素质是优于普通人,一般来说对待尿急可以控制在3-5个小时之内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飞行员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体检、疗养,所以身体上肯定没有问题,不能出现憋不住漏尿的情况,而且飞行员在校期间,对于航空生理卫生等方面都是必修的,因为,飞行人员的身体状况,都是处于最佳状态,不会出现临时突发BUG。

然后就是饮食方面都是非常严格的,每周的食谱都是由航医进行制定,负责保障的厨师都要进行考核并定期体检,对于卫生标准、营养搭配方面都是严格把控,对于产气性食物是限制的,所以在飞机上放屁的事情应该没有。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是严禁空腹或者饱腹飞行的,升空飞行前必须排净二便(大小便),在非战争情况下,对于私下里饮食把控不好的飞行员,都是调整飞行时间的。

一般飞机在飞行前,航医都会对自己负责的飞行员进行把关,对于状态不适应飞行的飞行员,比如失眠、饮酒、感冒等问题,都是要及时上报的,从而达到飞行的最高状态。

而且飞行员的裤裆内也会有专门的吸尿包一类的东西,以防不测。所以说,做一个飞行员还是很辛苦的,但是飞行员的工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年薪15万以上,一般战斗机飞行员能飞到40岁左右就差不多了,毕竟飞行员是一个对身体要求很高的职业。


吾评武愿


战斗机飞行员在飞行前会进行任务布置的,也就是说会之前通知飞行员执行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就会进行饮食调整。目前战斗机飞行员执行任务的时候飞行的时间其实不会太长,一般如果不携带副油箱的话战斗机的训练飞行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之内。



不过如果进行作战的话那就不一样,通过携带副油箱战斗机可以扩展航程,同时也意味着在空中的时间的增加。另外战斗机进行跨洋飞行的时候飞行员根本就没有机会离开飞机解决问题的, 因为战斗机执行的是不经停的飞行任务。

其实工程技术人员已经为战斗机飞行员准备好了,就是类似成人尿不湿的装备,美军还特别开发一种具备自动吸收功能的装备,通过传感器探测飞行员排出的尿液的,系统会进行自动的吸收。



对于大型飞机之类的会带有简易的马桶, 这样对于长期飞行是有帮助的。其实战斗机飞行员在飞行前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其中有一项就是上厕所,这样可以减少飞行中的尴尬。


航空视界


飞机诞生以来,由于驾驶飞机的都是天之骄子,所以公众对飞行员有着不可抑制的热情,他们关心飞行员的一切事情,包括如何作战,如何训练,如何吃饭,甚至如果方便。俗话说,人有三急,其中之一是内急。在飞机上解决内急是个大问题。

中远程的民航机一直是配备航空厕所的,使用负压式抽水马桶,乘客在卫生间里与在家里没有区别。由于成本和作战要求,军用飞机的厕所都是越简单越好,最好没有厕所。二战结束以前的大型轰炸机上都配备简易马桶,螺旋桨战斗机和第一、二代喷气战机时代,由于战机的航程很近,续航时间很短,例如国产歼-7战机的航程1500公里,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正常作战训练任务下,每架次飞行时间不超过1.5小时,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考虑飞行员内急问题。

航程较大的长航时战机,就需要为飞行员考虑方便问题。譬如美国U-2高空侦察机,航程高达5700公里,一次任务飞行要耗时10小时左右,空中内急就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据台湾国民党空军黑猫中队飞行员的回忆,U-2飞行员在接受任务前12小时,要封闭备航,因为U-2驾驶舱内增压环境是9000米的标准,所以飞行员还要穿特制增压服,为了防止遭到快速减压的伤害,他们还必须呼吸纯氧,把血液氮含量减到最少。由于美国人在研制U-2高空增压服的时候,忘记了设计排尿系统。于是航空医学专家想了一个简便的方法,为飞行员插上导尿管,用一个尿袋来储存尿液。

图为正在吸纯氧备航的U-2飞行员。

【科罗廖夫军评第315期】因为空间狭小和机动性要求,现代的喷气战斗机和攻击机都没有厕所,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俄罗斯的苏-34攻击机,由于苏34驾驶舱后面有个巨大的舱室,再加之其前起落架采用轰炸机风格设计,飞行员进入驾驶舱需要从起落架爬上去,于是有很多人认为苏-34配有一个厕所和一个小型厨房。甚至国内的正规军事杂志也这样报道过,还配有一张图片。

传说中的苏-34战机的厕所。

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卫生间设备。有媒体将这套设备误认为苏34攻击机上的厕所。

其实苏34攻击机上面就是一个手持的尿壶。

苏34攻击机有厨房卫生间其实都是以讹传讹,苏-34攻击机座舱后面的舱室是电子设备和油箱,中间是起落架,根本没有空间安置厕所和厨房。所谓的厕所照片其实是苏联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的小型卫生间。苏-34战机只是使用一个手持式的尿壶来解决飞行员内急,平时挂在舱壁上,很简陋。

苏-34的手持式尿壶,战斗机上的空间都是寸土寸金的,断无可能配备独立卫生间的道理,尿壶虽然简单了点,但只要管用就行,而且很符合俄式武器实用主义的精髓。

美国人在B-52、B-1B战略轰炸机、B-2隐身轰炸机、E-2鹰眼空中预警机等长航时军用飞机上,都备有有迷你型马桶来解决飞行员生理问题。大型运输机则配备着比较像样的卫生间,例如C-130J大力神运输机和C-17全球霸王战略运输机的幕帘折叠式独立卫生间就比较“舒适奢华”,而且不占用宝贵的机上空间。

为了解决单座战机飞行员的排泄问题,美国除了在U-2侦察机上使用导尿管等临时措施,又研制了飞行员尿袋,里面装海绵或者干粉,把排出的尿吸入。根据空军之翼网站转发雅虎问答一名美军飞行员的叙述,这种解决方案不受飞行员所喜爱。根据实验结果发现,飞行任务前停止饮水,虽然会降低排尿的压力,但导致身体脱水会影响飞行员承受G力的能耐,而且有两次因为F-16飞行员试图解决排尿问题,需要用手剥开飞行装内外夹层,因为分心而造成失事。后来大多数飞行员改用老人用的尿布。

2008年,美国国防部启动了一项叫做“先进任务延长装置”(Advanced Mission Extender Device, AMXD)的计划,其实就是改良型战斗机飞行员排尿装置。美国人很喜欢在武器装备项目上玩概念,使用新名词,例如所谓的“非直瞄火炮计划”,其实就是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国内有些媒体居然翻译成“非线性瞄准线火炮”,简直不知所谓。

这种新装置其实是一件特制的内裤,里面安装一根蛇型软管,通过一个扣在腰部的液压泵把尿液送到飞行服外面的收集袋中。女性飞行则用一片卫生棉垫放在集尿用的内裤中。 这个装置已经分发给F-16、F-15、A-10与F-22等战斗机与攻击机的四千多名飞行员配用。

从飞行员座椅的角度看“先进任务延长装置”(AMXD)的外观,飞行员左手持握的便是内裤中集尿蛇型软管所联接在腰部的液压泵,垂在飞行员大腿外侧的是尿液收集袋,当飞行员需要排尿时,尿液会在液压泵的作用下诸如收集袋,并且保证不会回流弄湿内裤。

从前,我军飞行员的飞行服没有排尿装置,内急了只好排在裤子里,现在通常使用军用的特制尿不湿等。飞行员在执行任务前一天晚上,都必须在机场备航,吃航空灶,对饮水和饮食都有特定要求,主要食品为容易吸收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第二天飞行前要上厕所排空。这样通常不会因为在空中突然内急导致影响作战任务。但是正所谓“屎来如山倒,尿到如决口”,关于飞行中拉肚子和内急的尴尬经历,很多飞行员都能都能说出一两段。肚子里咕噜咕噜叫的时候身边却找不到厕所,这可能是战斗机飞行员痛苦经历里最惨的一种了。

有时战斗机飞行员降落的时候采取最小滑行绕边,急速下降,这可能并非在显示高超的飞行技艺,原因之一可能这位飞行员尿急,实在忍不住了,只好速降。

上面这张图,是国产歼-8H战机飞赴珠海航展降落后的情景,旁边地勤人员正在准备登机梯,但飞行员为什么连近在咫尺的登机梯都等不及了呢,这并非飞机有什么故障,也并非有什么危险需要躲避。

很有可能这位飞行员是内急,匆忙从战机上跳下来奔赴厕所!


科罗廖夫


试着回答一下,不喜勿喷。

一般都是飞行员拿一个空的啤酒瓶子,接小便,大整吧,带一个粪口袋上去……

告诉你出题目的那个人,你操的心太多了。不要说飞行员,就是普通兵种的军人,生活作息时间都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奏的模式。飞行员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都是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形成的。首先从饮食习惯上必须严格遵守饮食搭配。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时候吃什么喝什么是有严格要求的,一切要求都是为了保证飞行安全。飞行准备就是在地面解决掉不利于飞行的一切问题,根据飞行时间的长短,配备相应的飞行装具(尿不湿确实是必须品)。一般战斗机飞行时间最长不过三.四个航时,飞行员是完全可能控制自己的这些问题。大型机长途飞行,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一样很简单的解决。


孔乙己乱弹


有内装吸水海绵的尿袋。

其实飞行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会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少喝水,吃高蛋白但是残渣很少的高能量食品。但是这样对战机飞行员的身体是有伤害的,尤其是做高机动动作。现在美军开发了一种大型尿袋,可以装2.2升。

还有一些大型飞机设有马桶。


空l天



子脸


一般情况下都会提前通知要飞,就少吃或者不吃东西,已减少吃坏肚子的可能,战略轰炸机就牛逼了,如美国的B2,执行任务一飞就是好几天,根本不落地。


犊不怕虎


战斗机滞空时间不长,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飞行服有相关设计。


地质遗迹探秘


因该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有应该是就地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