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數週之前,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小鎮走出三位億萬富翁:“柳市三雄”的溫商之路(點擊瞭解原文)

的專題來系統介紹溫州柳市鎮裡走出的三位億萬富翁。這樣的現象,其實不僅僅出現在溫商的體系中,在潮汕的企業家裡,也同樣有著這樣兩位來自於同一個小村莊的億萬富翁。這兩位來自於汕頭市蓮下鎮槐澤村的企業家從最平凡的崗位做起,一步步成就了百億級的身家。

也許是巧合,“大樹底下好乘涼”,柳市鎮、槐澤村,一“柳”一“槐”之下都走出了身家億萬的大富豪,圍繞他們的也都是平凡人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勵志故事。他們的勵志故事極富傳奇色彩,他們身上的一些成功企業家的特質對於許多還在創業之中的企業深具啟發意義。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劉紹喜:“小木匠”到“木業大王”的創業逆襲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宜華集團董事局主席劉紹喜

潮汕地區有兩句土話,“錢銀出苦坑”,“肚困膽住大”;很多成功的潮汕人士,最初因家道艱難、一無所有,選擇拼搏與冒險,邁上創業路,初衷其實很單純,就是為了跳出“苦坑”。

劉紹喜,生於1963年12月,祖籍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槐澤村。劉紹喜是家中姐妹兄弟中的老大,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祖孫三代8口人,蜷縮在一間16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靠著耕作過日子。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是閩南話的諺語,在文化源頭相近的潮汕地區也同樣流行。潮汕人創業,幾乎多從底層做起,賣苦力,做學徒,擺地攤,起早貪黑,日曬雨淋,最後靠一點一點積累,努力打拼才登頂財富巔峰。

以劉紹喜的家鄉澄海為例:曾任幾內亞比紹駐南非約翰內斯堡總領事的王建旭,經營生意之前,就是在香港打工幹苦力,一家人睡覺之所,甚至還是借住於工廠倉庫內的木板間。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宜華木業車間

窮人孩子早當家,打小起,劉紹喜就是槐澤村有名的“小勞力”,放學後,經常與大人一起 搬磚頭、和水泥,也擺過小攤位。人要立足社會,總是得有謀生手藝,讀高一時,劉紹喜跟著老舅學木匠,竟然能在暑期為家裡打一套桌椅。

上世紀80年代初,適逢蓮下鎮槐東工業站招木工,高中還沒念完的劉紹喜報了名,成了站裡傢俱車間的一名木工。由於肯學肯幹,加上乖巧會事,數年之間,他從車間小組長、車間主任、一路幹到副站長,當時的槐東工業站是鄉鎮企業的性質。

劉紹喜並不想在站裡過安生日子,也想盡快改變家中貧窮的困境,於是,在1987年3月,從站裡辭職出來的劉紹喜,創辦了宜華集團的前身——蓮下槐東傢俱廠,踏上創業之路。所謂的傢俱廠,其實就是一個簡陋的家庭式木作工棚,一臺電鋸是二手貨,鋸、斧頭、銼等工具,有的是自己買的,也有的是從親戚借來的,包括那800元資金,也是拼湊來的。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宜華集團創始人劉紹喜

木製品、傢俱要做得好,除了質量須過硬,款式要好之外,更得靠口碑,槐東傢俱廠初創時,就面臨這一問題,廠是辦起來了,卻無人登門,二三個月,沒有分毫入賬。為什麼?缺乏口碑,產品商譽沒人相信呀。也是湊巧,適逢工業站老領導家的兒子結婚,知道喜事後,劉紹喜趕緊拉了一板車傢俱上門“孝敬”老領導、老師傅。

婚禮時,親朋好友上門,都誇傢俱好,不免打聽誰做的?不少人以為是工業站師傅的手藝,自己家辦喜事,做傢俱必定用心!可答案卻是“劉紹喜家”的。不久之後,口口相傳,人們紛紛到槐東傢俱廠訂製傢俱,生意頓時紅火起來。也就是說,劉紹喜借“孝敬”老領導,打出一手不錯的廣告營銷牌。

創業第二年,一家汕頭的傢俱批發商慕名上門,一口氣下了50萬的訂單,加上劉紹喜用的木料,不但樣式好,還真材實料。後來,汕頭老闆又在廈門開了數家分店,經銷劉紹喜的木製產品,槐東傢俱廠的銷售首次突破一百萬元,劉紹喜也順勢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個成功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而企業的優勢在哪裡,關鍵在於自身的市場戰略定位。為什麼說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自己關鍵的幾步?其實就是說在關鍵時刻,看清自己業務的定位機會, 通過市場環境、競爭對手、運營基礎等方面多維度研究企業要發展的目標及方向。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宜華集團劉紹喜、劉紹生(左3)觀看30年慶典晚會

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參展的劉紹喜,第一次接觸到原木地板,敏感的他覺得,採用天然材質的原木地板,以其質感自然、舒適美觀的特質,可能引領傢俱行業的未來趨勢。回到汕頭後,劉紹喜馬上調整企業戰略,把主攻方向定位在原木地板上。

1992年,宜華裝飾成立,劉紹喜的原木地板得到了臺商的青睞。不過,劉紹喜最初的原木地板“代工出口”並不順利,原因就是乾燥技術不過關,木地板容易變形。後來,宜華廠幾經挫折,不僅光解決了乾燥技術,還引進德國生產線,大大提升了製作工藝,產品不僅打開了臺灣市場,還先後進軍美國、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而在國內,從1996~1999年短短三年間,劉紹喜已在北上廣等地佈設了800多間宜華專賣店,一舉邁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列。

宜華木業,是汕頭第一家年產值過百億的民營企業。2004年8月,宜華木業(現改為宜華生活)成功登陸上交所,市值一舉突破80億元,自此,宜華劉紹喜兄弟開始成為福布斯、胡潤等各類富豪榜上的常客。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宜華系的劉紹喜家族是過去一年財富漲幅第一的潮商富豪家族,身價達130億元,增長幅度高達43%。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王來春:富士康裡的潮汕“打工妹”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右1)與Apple 公關總監在一起

Apple 公關總監顧蔚談及立訊精密創始人、董事長王來春時說,“立訊精密創始人王來春,是我最佩服的女性科技領袖之一,打造從富士康女工到跨國科技公司創造人的傳奇。”可她(王來春)“輕輕一笑說只是運氣好。大姐對技術和細節的執著專注,和深切的人文關懷讓人影響深刻,難怪她能帶領員工不斷創新前進!”

2017年,福布斯發佈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排在第18位的就是最牛富士康打工妹王來春。20多年前,王來春只是汕頭澄海槐澤村一位女農民,初中畢業後成為富士康流水線上的打工妹,20年後,她身家195億,立訊精密董事長,全球6大科技女富豪之一。

《福布斯》發佈的2017全球科技界100位富豪排行榜,只有6位女性上榜,且均為白手起家。中國內地有二名,一是藍思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周群飛,她也是排名最一的中國女富豪,另一個就是立訊精密創始人兼董事長王來春。另外4位分別是來自香港的伯恩光學林惠英、美國醫療軟件提供商Epic Systems創始人兼CEO朱迪·福克納、惠普CEO梅格·惠特曼、以及英國女富豪、在線博彩公司bet365的聯席CEO丹尼絲·寇蒂斯。

更使人稱奇的是,周群飛、王來春、林惠英三位科技女富豪的發家,均與蘋果有很大關聯,藍思科技、伯恩光學兩家是同業,做手機光學屏幕的,而王來春的立訊精密,是一家電子連接器供應商,為蘋果等廠商供應包括耳機插孔適配器在內的產品。另外,周群飛、王來春二人,都是正宗的打工妹出身。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澄海蓮陽槐澤王氏家廟

鴻海總裁郭臺銘曾說:沒有誰是天生窮命!而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卻把自己的成功歸於“運氣好”,二句話並聯起來,又當如何看待呢?追根溯源,先從王來春的潮汕老家——汕頭澄海蓮下的槐澤村說起。

槐澤村位於廣東汕頭市澄海區蓮下鎮,歷史上槐澤與槐東本是同一村落,直至1973年才以蓮下大街為界,分拆為兩村,西為槐澤,東為槐東。此地舊稱“上王”或者“王厝”,為何叫“王厝”? 南宋末年,福建莆田王姓為避“景炎”之難,遷居到此。槐澤村界內,有一座王氏家廟,即當地人口中所說的“王大宗”,始建於明中期,清康熙五十二年,建為祠堂式三進瓦木結構。

槐澤一地,王是主姓,深圳立訊精密的兩位創始人王來春和她的哥哥王來勝,就是在槐澤出生的。槐澤村出過不少當代的鄉賢名人,企業界比較出名的人物比如宜華集團創始人劉紹喜兄弟,還有立訊精密的王來勝、王來春兄妹,均是從這個村走出去的。

王來春,生於1967年,哥哥王來勝比她大3歲。作為農家後代的女孩子,王來春僅在家鄉的澄海蓮陽中學念過初中,就回家幫忙幹農活。1988年,臺灣富士康在深圳建廠,到澄海、潮州、豐順等地招收女工,21歲的王來春走出澄海來到深圳,成為了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批打工妹,作為富士康首批150名員工中的一員。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王來春為來賓介紹公司產品

富士康在深圳最早建廠,是位於西鄉崩山腳下的“海洋電子接插件 廠”, 從一名作業員幹起,直至升到當時富士康內部大陸員工最高職級的課長,王來春在裡面一干頭尾就是11年,而同一時期,有多少撥的進廠女工因吃不消“軍事化管理”而離開。

對於王來春來說,十年的打工經歷,包括在富士康學到的一套管理模式,無疑是後來創業的基礎。二年前,在談及自己40多年創業經歷時,

富士康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郭臺銘說創業要具備“三種精神”:一是創業者需要狼性精神。“創業家的精神有一個就是要有狼性,遇到困難,作為創業家,一定要把創業放在第一位,你的決策都要以創業為重要考量。”二是同時要利用好身邊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第三,一定要了解市場的趨勢,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清楚了,將來做起事來會事半功倍。

在郭臺銘看來:創業是靠你的精神,靠你對資源的掌握,靠你對時間的判斷,靠你對市場的判斷。憑什麼你可以做得比別人好,這些都是一個創業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在業內,王來春被當成郭臺銘的女傳人,郭臺銘所說的創業“三種精神”,或者說創業家“三大條件”,放在王來春白手起家的創業歷程之上,可說是100%吻合。1999年,王來春從富士康離職創業,創辦了深圳立訊精密,而她的創業,幹起的是與當初在“海洋電子”打工幾乎同樣的事,擠在同一“跑道”上。

“工”字向下沉,就是“幹”,往上升就是“主”,從一個富士康打工妹成長為創業家,贏得了自己出頭的一片天,王來春僅是自己說的“運氣好”嗎?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王來春參加立訊精密上市網上路演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機會總是垂青予有準備的人。過去的勤奮、努力工作,就是為未來做鋪墊、打基礎。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2010年9月登陸深交所IPO掛牌上市,離王來春從富士康出來創業中間又是10個年頭。

立訊精密成立於2004年05月,其控股股東為來自於香港的立訊有限公司,目前持有48.17%股權。而1999年,王來春與哥哥王來勝共同購買了香港立訊股權,被視為立訊精密創始之開端。資料顯示,王來勝與胞妹王來春通過香港立訊,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立訊精密”股權比例分別為24.09%、24.22%。

談及當年的打工妹歲月,王來春後來說,“派駐幹部(臺幹)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言傳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進的經營理念對我的影響很大。”也可以說,對王來春創業人生影響最大,也最感恩的人應該是富士康總裁郭臺銘。

身家百億,蜚聲國際:潮汕槐澤村裡走出的“小木匠”與“打工妹”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郭臺強

郭臺銘說,對資源的掌握是創業家一大條件,不少人說王來春的成功創業背後有富士康和郭臺銘的身影。王來春在富士康打工十年,其創辦的立訊精密的業務範圍,也與她當年打工的富士康旗下工廠互相覆蓋,而且,立訊精密還是富士康產業鏈上的一個優秀合夥夥伴,難怪有人會猜疑,立訊精密是郭臺銘在A股上市的“馬甲”,當然此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王來春的創業,是獲得富士康和郭臺銘的認可和支持。2010年8月,立訊精密首次IPO招股說明書中,發行前的主要股東持股情況為:香港立訊,持股89.17%;資信投資,7.75%;富港電子,3.08%。當中的富港電子,隸屬臺灣正崴集團,而臺灣正崴集團的董事長,正是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

立訊精密最初的業務,主要是通過第三方代工生產,予其積極幫助的正是郭臺強領導的正崴精密。成為立訊精密IPO發行前的第三大股東,也被外界視為郭氏兄弟對王來春公司上市的一大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