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斷糧數日,老狗卻在深山扒出個娃!冒死相救,米缸竟日日往外冒米

世上有情有義的畜生多,可衣冠禽獸也不少,不信,就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吧。

斷糧數日,老狗卻在深山扒出個娃!冒死相救,米缸竟日日往外冒米

話說很多年前,滿囤一家三口在村中安寧度日。前些年這地界遭了災,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滿囤是個孝順孩子,十二歲的他每天都要砍柴補貼家用。日子最糟賤的時候,老父想把狗放了,讓它自己進山奔命去,哪知老狗卻“嗚嗚”哀叫,轉著圈瞅著家裡掉眼淚,滿囤也捨不得老狗,猶豫再三,狗最終還是被留了下來。

滿囤已經很久沒吃過一頓飽飯了,但哪怕鵝毛大雪,他和老狗也風雨無阻的上山砍柴。只是砍柴的人越來越多,近些已經沒有柴了,這使得他們不得不往遠些的地方走。山路陡峭難攀爬,多虧老狗,不僅鼻子靈識的路,遇上陡坡,還得靠著它拉著繩子拽滿囤哩。

為了掙幾個銅板,為了活著,滿囤一家連帶著老狗已經拼盡全力。只是今天老狗有些反常。這天滿囤天不亮就出發,走了好久,終於和老狗來到了一片人跡罕至的山林。此時大雪也剛剛停了,被雪壓斷的枯枝很多,簡直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滿囤高興極了,他想多換點雜糧讓父母親吃頓飽飯。可是老狗卻圍著一片雪地轉來轉去,不時吠叫幾聲,不一會,全是密密麻麻的狗爪印。

斷糧數日,老狗卻在深山扒出個娃!冒死相救,米缸竟日日往外冒米

“大黃幹啥呢?”往常大黃總會幫著叼枯枝,這回卻只顧著低頭嗅著,還奔過來咬滿囤的褲腿,滿囤和老狗相處久了,能猜到一二:“你說啥?這地下有東西?”老狗汪汪的叫著,好像在回應主人的話。滿囤撿了一根結實點的樹枝開始扒雪,越往下扒,老狗也越急,它也用兩隻後爪蹬得飛快。等停下來,滿囤傻眼了:這咋有個人呢?

把人完整的從雪裡扒出來,滿囤才看見是個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小少爺。穿著頂好的毛皮襖子,白胖白胖的,臉上有幾道血口子,雙目緊閉,只有微弱的心跳。幸虧這雪下的不密實,也幸虧他命大沒被埋多久,當然最幸運的是他遇到善良的滿囤和老狗。雖然不砍柴家裡就可能斷糧,但滿囤想著的卻是如何救他一命,這可是人命關天哪。

事不宜遲,滿囤先搓熱他的心口和手腳,便把他縛在背上,由老狗引著朝家裡走去。不想上山容易下山難,何況揹著這麼大個人,滿囤手腳並用,老狗急的汪汪叫,不知道跌了多少跤,從坡上滾下來幾回,到半夜二人一狗才終於到家。父母看見渾身傷痕的滿囤大吃一驚,看見背後的孩子,更加驚愕。

但山裡人淳樸,這對本分老實的夫婦,在溫暖的坑旁把孩子救活了過來,萬幸的僅有點凍傷。廚房的米粥“咕嚕咕嚕”冒著泡,滿囤娘端過來的時候似乎有點不好意思,沒辦法,這粥就幾粒米,清的能看見底,可這是家裡最後的一點糧食,滿囤和爹孃只能吃個小小的地瓜崽子。

斷糧數日,老狗卻在深山扒出個娃!冒死相救,米缸竟日日往外冒米

小少爺被凍僵的神智在暖和的屋子裡漸漸恢復,他吐出一口氣,自稱是東邊最大的米行梁老闆的獨子,滿囤爹滿目同情:是被馬匪綁票了吧?小少爺卻一僵:救命大恩永世難忘,還請恩人送我回去。看小少爺堅持,滿囤於是連夜用小少爺的皮襖子換了村裡一富戶馬車送他回去,一路上小少爺很緊張,生怕走漏了風聲似得。

直到見了小少爺的爹,滿囤這才知道原委,原來背後設計綁票的不是別人,竟然是小少爺的親二叔。只因梁老闆年過半百,膝下就只有這麼個獨子,只要他一出事,這米行可就是梁家老二的了。小少爺福大命大,綁匪拿錢辦事,言語中被小少爺推測了出來,他膽大心細,馬匪只當他是個孩子,往雪裡鬆鬆一埋想凍死他,誰承想碰上了熱心仗義的滿囤。

梁老闆家裡炸開了鍋,綁了自己的獨子,這兄弟情義就算是斷了,往後就是仇人,小少爺的母親只知道抱著他“親兒,孩兒”的哭,梁老闆一邊叫人準備銀兩,布匹,一邊和滿囤說:好孩子,想要什麼和我說。誰知滿囤還沒說話,肚子就開始叫了,梁老闆哈哈一笑,當即喊廚子置辦酒席。

滿囤連連搖頭:家裡爹孃還等著他回去呢。小少爺卻拉著他,非要他拿黃白之物。滿囤嚇了一大跳,連連推辭,眼見推辭不過,才說道:俺爹孃很久沒吃過白米飯了,俺想兜一碗回去。梁老闆哈哈大笑:我家就是開米行的,別的少,糧食卻多。於是讓滿囤拿了吃食在馬車上吃,他則命人帶了一口過人高的陶缸,送去滿囤家。

到了家,那僕人才說道:我家老爺感念您家高義,特命我送來此物,我家老爺說,從此後只要有他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你們。說罷打開後一輛馬車,我的天,那馬車上竟全是白花花的上等大米,在昏黃的煤油燈下閃著亮白的光,把滿囤爹孃的眼睛看的脹脹的,糧食,是莊稼人的命呀!

斷糧數日,老狗卻在深山扒出個娃!冒死相救,米缸竟日日往外冒米

梁老闆說到做到,他每日派人過來添米,使得這米缸中竟日日往外冒米,同村的人無不羨慕的說,可真是“發財缸”!滿囤和爹孃還有老狗日日吃的肚兒圓,梁老闆想要了老狗去,奈何老狗故土難離,不嫌家貧,竟然死活不去。而那小少爺刻苦攻讀,高中皇榜後請了滿囤跟著赴任,也給他謀了個差事,二人雖地位懸殊,卻因為過命的交情,始終跟親兄弟似得。

滿囤爹孃八十高齡無疾而終,而村中的人也“金缸銀缸,不如米缸”的教育著自家的孩子。滿囤把缸作為傳家寶傳下去了,這口缸無一不在彰顯著“智,仁,孝,勇,義”:被救者心懷感恩,日夜不忘;救人者從不邀功,淳樸純良;老狗不忘舊主,熱心仁義;這一切成就了這個美好的故事,同時也說明家賊難防,包藏禍心的親人何在少數啊!所謂立人看德,不在親緣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