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人说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塑被赋予了几何学可视形式?

用户62876052468


其实不仅是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塑,整个人类艺术创作的基础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几何原理。平面的绘画或立体的雕塑,无外乎是点、线、面的组合运用。

事实上,在艺术表现中,最难的不是雕塑,而是平面上的图形展现,特别是如何通过技法的运用在平面或曲面上展现出立体效果。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拿自己的文物着眼。下面这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绘有抽象的几何形鸟形图案。这种绘画技艺还比较原始,但却能够将立体的实物展现在平面之上,没有深邃的思维创造是难以实现的。

这样的图案在创作过程中,显然考虑到了几何投影的问题。只是时人尚未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但道理确实相通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几何图形的把握和视角效果的驾驭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

进入商代以后,青铜器上常装饰有各种图案。此时平面或曲面图形上的立体感自然逐渐呈现了出来。随着人们对“立体感”的把握越来越成熟,鸟的形象也自然更为直观了。

这样的发展历程同样上演于西方。陶器上的图形也经历了由简单的几何形象到复杂的立体投影的转变。而当人们能够在平面或曲面上展现立体图形时,也就离着美术的“升华”不远了。比如下面这件荷马时期的彩陶,已经预示着西方绘画技艺逐渐走向了成熟。

从绘画的角度来讲,当能够驾驭立体图案后,剩下的就是如何将比例优化,并通过各种技巧来强化视觉效果了。

古希腊的艺术实际上有两个发展主线,一个是平面上的绘画或浮雕,另一个则是雕塑体系。而这两条主线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特别是雕塑技艺的发展,使得人们得以真实的再现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触碰和审视眼前的雕塑作品来调整和修正意识中的结构和比例。而这种认识又直接促进了绘画技艺的发展。

比如黄金分割点的发现和提出,使得绘画和雕塑的美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具体几何图形,如线条、矩形、圆形、三角形、波浪形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绘画之中。成功的艺术比然是集可视性、可触摸和可用性为一体的,无不与长度、宽度和空间的尺度及表现对象的体量有关。而这些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几何原理。

必须指出的是,杰出的绘画仅仅依靠几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合理运用光线、色彩以及透视等技法。当然,这些原理或技法彼此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史海烂柯人


通俗的说,几乎每一个人在欣赏绘画作品时,首先看的就是这幅画的整体效果,然后再着手欣赏画中每一个部位,而整体感观就是所谓的空间,几何恰恰是一门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学科,又由于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诗夜城主


视觉美有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黄金比例……这是几何学的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