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你看過的日本動漫裡,有哪些對中國文化的誤解?

阿爾敏5


文化交流再方便,也難免會有涉及不到的地方,所以很多誤會,也是被帶到了動畫中:

包子頭+旗袍

包子頭和旗袍是日本動漫中的中國人最王道的設定之一。

這個傳統由來已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手冢治虫的《悟空大冒險》,裡面的小龍女就是包子頭。到了《亂馬1/2》和《街頭霸王》時代就已經比較普遍了,珊璞和春麗就是典型的代表角色。再往後包子頭的“中華娘”就很普遍了,例如《鋼之鍊金術師》的張梅,《機動戰士高達00》的王留美,以及《銀魂中》的神樂等等。。

包子頭其實就是中國的“雙髻”髮型,看古裝劇的觀眾應該都見過,可能日本人也是從古裝劇或者傳統神話故事中瞭解的中國人,所以才會有這種髮型和服飾很流行的錯覺。

取名字

日漫中的中國人姓氏以李,王,劉為主。取名風格有種幾十年前的感覺,李小狼、李紅蘭、李蘭花、王美雨這些名字獅子是過於接地氣了。

美食,功夫,乒乓球

對於中國的日常文化和生活習慣也有或多或少的誤會。比如一提到中國菜,首先想到的就是“麻婆豆腐”,一看見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功夫。有一個日本運動手遊還把張怡寧等中國隊員設計成了最終boss,不過似乎對人物性格的理解有一些偏差。

西遊記,三國

日本的創作者對中國的名著也情有獨鍾,還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三國》《西遊》是最熱門的改編素材。不知道看到這樣的作品,會不會誤導普通讀者呢。

字幕組、漢化組

在日本,暴力組織的存在是合法的,只不過必須進行登記,然後大多數團體就叫“XX組”。當日本的動畫、遊戲愛好者們聽說了中國的“字幕組”和“漢化組”之後大吃一驚,中國的死宅好可怕啊。。


動漫簡評


在日本人的眼裡,中國是這樣的:


1.包子頭2.旗袍3.道士4.陰陽 太極5.功夫

先從包子頭開始說起,為什麼日本人以至全世界的ACG用戶(動漫遊戲不分家!)始終在遊戲或者動漫影視作品中只要看到包子頭+旗袍就能立即認出她是中國人呢?問題其實並不在我們經常穿旗袍(我們也本來就不經常穿,更不可能穿著這身衣服到處走),他們對我們的認識根本不全面。旗袍現在還經常見到,包子頭除了有時候小姑娘(初中以下)扎一下之外,我想80%的中國姑娘都不會去扎這個頭型吧。

為什麼在外國人眼裡中國姑娘的頭型是包子頭而不是宮廷頭型、鳳冠頭型?中國古代女子都是以端重、溫柔、賢惠為主,怎麼可能像動漫中的那樣打打殺殺。可能現在的一定因素就是沒有了三從四德。(什麼事都得聽老婆的,現在感覺三從四德得讓男人學……)有沒有發現,在動漫中95%的中國包子頭所出現的女性角色都有脾氣,且且帶有一點暴力。禮儀什麼的根本出現的非常少,那一舉一動所展現出來的高雅也沒有被放出來。

單從禮儀方面講,他們知道的太少。也可能是我們現在學習的更少,根本就沒有在正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所以現在“中國禮儀”根本就沒有走出門外。大國文化被後來者奪取了風采。


道士,這個一點沒錯,從民族文化的形成上來說,傳說伏羲始畫八卦,開啟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源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祭天的活動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形式,身穿道袍的道士也逐漸被就穿下來。先不說正統的來源,光是在中國神話故事中基本上都是修道。在影視作品中也多次出現,日本的陰陽師才能算多少水平?

在西遊記中:〔你今要從我學些什麼道?”悟空道:“但憑尊師教誨,只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祖師又道:“教你‘流’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似這般可得長生麼?” 悟空道:“據此說,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靜’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這般也能長生麼?” 悟空道:“也不長遠。不學,不學!” 祖師道:“教你‘動’字門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似這等也得長生麼?” 悟空道:“也不學,不學!”〕道教練的,除了功夫(法力),其實最重要的是長生不老。

所以道教才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固有宗教。道教是繼承華夏民族古代原始宗教之血脈,從敬天祭祖到殷商時代天神崇拜,春秋戰國的黃老道家,秦漢時期神仙方術以及民間信仰和東漢“五斗米道”,“太平道”一路走來的。是中華國人文化催生的,乃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宗教以及全球最珍愛生命和尊重女性的宗教。傳承下去也是非常正常的,不管在什麼影視作品中出現道教,那就是中國!動漫也是如此,《魔卡少女櫻》中李小狼就是道教。(個人感覺漢服道袍最好)


伏羲曾經用一些磨平一面的石片,當作“爻(yao)片”,表示“有與無、日與月、男與女;陰與陽”等相互依存的事物與現象。磨平的一面讀作“陽爻符”,寫作“一”,表示顯性、男人、太陽、光明等,未磨的一面讀作“陰爻符”,寫作“--”或“八”,表示隱性、女人、月亮、陰暗等。伏羲皇在地上畫個圓圈,放入“一陰,一陽”兩枚爻片,創造了“日月符”,後人稱作《陰陽魚》或《太極陰陽圖》,表現日月循環,生生不息。這就是陰陽的發源。沒有陰陽、八卦,中國古代神話的影視劇還有什麼看頭?


就是受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影視劇中多次出現,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了雄厚的中國文化。才讓這些最能彰顯中國人的東西標誌出來,讓我們看到這些我們所熟悉的東西倍感親切。因為我們強、我們有能力、我們心存正義感和與人友善,影視劇中出現的中國形象,我所看到的95%都是好的。
以上是個人看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非我一言能夠說盡,外國人對我們的誤解真的是非常多。


雪碧說賽爾號


日本動漫一直以來都將中國文化融入其中,但總體來看日本動漫中的各種中國元素都強烈地體現出“他們並不瞭解中國”,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畢竟瞭解一個國家不是上下嘴唇相碰就能辦到的。

其實在日本人的印象中中國等於功夫、旗袍、美食、三國、西遊記、水滸傳、龍這幾種固有元素,在思想上這些固有元素已經變的根深蒂固,就好像一部融入中國元素的日本動漫一旦脫離這些那麼就會變得不倫不類,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這是啥?”的疑問。

丸子頭、辮子、長衫、旗袍

《拳皇》裡的春麗,《龍珠》裡的琪琪,《火影忍者》裡的天天,這些都是“丸子頭”的代表,而《亂馬1/2》裡的角色、《銀魂》裡的神威神樂兄妹以及《龍珠》裡的部分角色也都穿著“長衫”和“旗袍”。

三國、西遊記、水滸傳

對於我國的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以外其他三部名著都是日本最喜歡的著作,水滸的精神被融入到許多動漫之中,而三國與西遊則是被直接改編為各種類型的動漫作品,例如《龍珠》、《一騎當千》《戀姬無雙》《SD高達三國傳》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也都看過的動漫作品。

總而言之,日本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太少,而且還都在很久以前積累的那些知識上來回運用,雖說那些都是被大家承認的“準中國元素”,但對於中國人而言這些元素實在太單調了。

————————本文為“陽光菌的動漫世界”原創,禁止轉載————————


陽光菌的動漫世界


仁義禮智信

中華的傳統文化,日本人半毛錢都沒學會。

學會了盲目崇拜,將它當成是一種咒語。

有些傳統題材、武士忍者題材的動漫就把“仁義禮智信”當做是一種咒語來唸。

中國人看來貽笑大方。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中國人唸的經文,當做是清心寡慾,超度往生的工具,何嘗不是佛陀的教義?

愛迷信,不愛思辨是人的共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