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神烦“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手机”的你,究竟烦的是什么?

神烦“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手机”的你,究竟烦的是什么?

现在很多老师布置作业都通过手机,但这一行为被很多家长反感,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这是老师“转稼”教育责任的表现,因此十分愤怒。

细细梳理,大家反感和愤怒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第一,现在年轻父母自己小时候上学,都是在课堂上自己记作业的。现在老师却不直接通知孩子,而是发到家长手上,这不免让家长觉得“究竟是谁在读书?”,进一步想质问:“督促孩子写作业究竟是谁的职责?”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职责啊。

相信所有老师也都已经在课堂上跟孩子强调过,回家要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这个好习惯,显然不是老师空口说说,孩子就自动具备,说实在的,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在实操层面,家长确实应该多承担一些。

比如,家长要给孩子留出安静的学习空间,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物钟以及作息规律(其中包括留出写作业的时间段),而且孩子是否具备较好的专注力和独立思考力来完成作业,这些主要还是需要家长从小为孩子打好基础的。

这样想想,老师把作业发到手机,其实只是通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强加家长更重的教育责任,即使在没有手机的年代,父母承担上述责任,也是因当应分的。

神烦“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手机”的你,究竟烦的是什么?

第二,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尤其在大城市,年轻父母承担的经济压力就更大,下班回来一身疲惫,对于“管孩子写作业”这件需要大量耐心的事,实在觉得力不从心。无力感容易带来愤怒,自然期待老师能够“一站式”解决孩子作业问题,不再给自己添麻烦。

因此,就很容易将“作业发手机”这件事看作是老师对自己的施压,让人觉得,“督促孩子写作业”本身成了老师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工作这么多年了,还在被老师布置“作业”,这可能唤起了很多家长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因此更加抵触。

第三、“作业发手机”让很多家长隐隐感到,老师本身的教育观念有偏差,而且很不信任孩子自身的自律性,甚至也向家长传达出“我不信任你会主动辅导孩子写作业,尽好家长职责,所以发到你手机特意提醒你”这一意味。

这种连孩子带自己都不被信任的感觉很糟糕,加剧了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焦虑,因此很反感。

诚然,我个人也感觉,作业发家长手机而不直接告知孩子,不利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明确责任界限,不利于让孩子建立“写作业是我自己的事”这一观念。但这点弊端,并非不能解决。比如你仍然可以告知孩子:你想写作业的时候,到爸妈手机上来查询,爸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因此不负责通知你。如果孩子忘了,那不妨让他自己去承担没写作业的后果,只要你肯充分相信孩子,自己首先做到不越界,那么孩子养成好习惯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且换个角度想想,相比较没有手机的年代,孩子一旦没记清楚作业,家长还得带着孩子往老师家里跑,或者四处打电话向孩子同学询问,现在“作业发手机”不是能为这种情况提供很大便利吗?

心态阳光一点,多看积极面,家长或许就不那么闹心了。

神烦“老师把作业发到家长手机”的你,究竟烦的是什么?

最后,我想说,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一样是很多家长头大的事,学习习惯好、成绩好的孩子,都不必家长天天盯着;习惯差成绩差的孩子,家长天天盯着,也少有起色。

“陪孩子写作业”的烦恼,真的不是“作业发手机”或者“老师转稼责任”之类的因素造成的,根源仍然大部分在于家庭教育,所以各位家长就不要太多迁怒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