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跟旅行團不買東西,導遊會不會真的虧本呢?

蔡龔亮


跟團就必須購物買東西,這個印象一定是網上鋪天蓋地的導遊強制遊客購物引起的吧。



我們先來看看現在旅行團的種類,簡單的說可以分成“純玩團”和“購物團”。所謂“純玩團”就是價格正常,包括了導遊、領隊、司機的正常工資,參團遊客只需要再支付些導遊小費,就可以只逛行程中的景點了,不一定需要在購物點裡買東西,購物全憑自願。


而另外一種所謂“購物團”則不同,購買的時候往往是遠低於市場價的團費甚至是0團費,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不可能做賠本買賣,自然要通過別的渠道讓遊客花錢,進店購物就是最主要的手段,導遊會從遊客的購物消費中獲得高額提成。尤其國內遊的旅行團中,許多導遊都是0工資,完全靠遊客的購物來獲得收入,所以如果在這種團中游客不買東西導遊真的會賠本呢,所以為什麼強制購物屢禁不絕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奉勸大家報團時別貪便宜,迴避那些遠低於市場價格的低價團,不然被強制購買一些毫無價值的商品,自己不爽,旅行的樂趣也被破壞了。


長腿叔叔


有過跟團遊經歷的朋友都知道,跟團遊的一大特色就是時不時要進購物點,團費貴的“純玩團”還好點,有些低價團每天甚至要進幾個購物點,回來一盤算,在購物點花的時間可能比在景點呆的時間都長,還買回了一大堆無用甚至假冒的產品,完全得不償失。有一種說法,就是導遊也不容易,跟旅行團不買東西,導遊會虧本。那事實是否如此呢?其實,這種情況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遊客不買東西,導遊肯定虧本的主要是那些價格明顯低於成本的低價團。比如千把元的港澳遊,兩千多元的泰國遊、國內長線中的雲南遊、海南遊和部分城市的一日遊。這些旅遊團往往把團費定得非常低,哪怕是旅行社以非常高的折扣拿到的房費、機票等成本就已經高過團費了,更遑論景點門票和包車費以及司導的人力成本。這些團的地接導遊在接團時非但拿不到薪酬,而且還得按人頭向旅行社購買遊客。這就是所謂的“負團費”。舉個例子,某旅行團一行16人在某地開展4日遊,地接導遊要按照人均600元向旅行社購買這個團,也就是說這個地接導遊要先交出9600元才能接到這個團,除了酒店、團餐和景點門票等由旅行社統一結算外,司機的包車費、司機的工資和導遊的工資一分錢都沒有。

所以,在今後4天的行程中,這16人的購物或者自費項目的回扣必須大於9600元+包車費,司機和導遊才能不虧本,超出的部分才是司機和導遊的收入。雖然很多購物點的回扣比例看上去很大,多的達到貨值的50%以上,但並非只付給司機,相當一部分要付給地接社以及遊客始發地的組團社,實際導遊能拿到手的部分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多,導遊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這種旅行團前往的購物點,所售東西的價格往往虛高得厲害。實際上導遊接團有一點賭的成分在裡面,一旦接到一個財大氣粗,人傻錢多的團,購物金額比較大,導遊就能賺得盆滿缽滿。一旦接到一個理智消費團,那極有可能入不敷出,出現虧本的情況。在這種團裡,導遊給不購物或者少購物的遊客臉色看就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現在經過國家旅遊管理部門的大力整頓,這種零團費或者負團費的低價旅行團已經越來越少了,更多地是少購物或者零購物的所謂“半純玩”和“純玩團”。這些團,遊客不購物導遊是不會虧本的,只是收入相對微薄而已。這種情況下,導遊會千方百計和遊客搞好關係,或者設置一些小套路,讓遊客在自覺自願的情況下,增加少許購物點或自費項目,以獲取部分購物回扣和自費項目的回扣,來增加收入。很多購物點的回扣分為人頭費和購物回扣兩部分,一些導遊和司機就會“開誠佈公”地說,這個購物點大家買不買無所謂,讓司機大哥賺一點人頭費吧,大家到店裡坐一坐,看一看,買不買都行,等等。一旦有遊客經不住忽悠買了一點東西,也算是導遊的額外收穫。


悠遊四方


這個問題問的有意思,有意思在旅遊團團員不買東西跟導遊的關係。根據我的一些瞭解,旅行社對旅遊團和導遊的關係安排如下:

第一種情況是正常參團價的旅遊團,特別是參加境外的旅行團,參團費裡會寫明確導遊費一天多少,攤到每個遊客平均需要負擔多少,這樣的旅遊團導遊賺他們合理的導遊費,不可能存在虧本的問題,也不太可能強制旅遊團團員去購物,因為他們的導遊收入是有保證的,甚至在沿路還需要團員每人每天交一到兩美金的導遊小費。這樣的旅遊團,團費自然會相對比較貴的,但你可以放心的是導遊不會強迫你去購物。

第二種情況是經濟團,什麼意思呢?這樣的團費成本只算了團員的吃住行遊購娛成本,但導遊甚至司機的費用都沒算進去。這種團旅行社是不虧本的,但導遊如果不拉你去消費,他們是賺不到什麼錢的。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所謂的地導身上,即組團的旅行社是不虧本的,但旅遊目的地的當地導遊是幾乎賺不到導遊費的。這種團導遊拉團員消費的主動性就很強了,但也不會因為某一個團員不買東西而到了大發雷霆的地步。因為這些導遊賭的是概率,在一個旅遊團裡總有人會大手大腳,也總有人刺頭不買東西。

還有一種團是廉價甚至零團費的旅遊團,團費顯然還不夠大交通的錢,組這種團的旅行社本身就是虧本的,導遊更不可能從團費裡賺錢了。在這種情況下導遊不強迫你購物就無法彌補虧損,這時任何一個團員不購物都會遭到導遊的白眼甚至辱罵,因為這些導遊會認為,儘管參加廉價甚至零團費的旅行團時一般都有不會強制消費的條款,但這些導遊們會認為你真的不買東西就是去吃白食的。所以在這種旅行團裡經常會出現導遊白眼辱罵甚至動粗的情況,因為任何一個團員不購物,就意味著旅行社在這個團員身上是虧損的,導遊就更沒有錢可賺了。

所以,團員不買東西導遊虧不虧的問題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紀實攝影黃華


必須虧本!我自己之前就曾經從事了一段時間的導遊行業,後來因為薪資待遇實在是太低,又不忍心“宰客”,最後都不能餬口了,所以才放棄了這個工作。


1:天上不會掉餡餅。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旅行社必須要盈利才能生存、導遊必須要掙錢才能活下去。面對國內越來越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許多旅遊公司都推出了“低價團”,甚至是“0團費”的產品。仔細一想,天上哪裡會掉餡餅?


2:不買就會被擠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北京一日遊120元,除去景點門票、車費,幾乎沒有任何的利潤空間。所以旅行社和導遊在安排線路的時候,一定要儘量壓縮景區參觀的時間,而且還要加入購物商店。你不買,就想方設法“擠兌”你。


3:不購物導遊肯定虧本。

其實,導遊的薪資構成,除了少得可憐的基本工資之外,最主要的來源就是遊客的購物回扣,這已經是一個旅遊行業公開的“秘密”。一個遊客花120元參加北京一日遊,導遊必須想方設法讓你在120元之外儘量多花錢。否則一個旅遊團“平入平出”,導遊基本上是無利可圖,肯定是虧本的。



每個人的旅行經歷不同,我只是“拋磚引玉”,歡迎一起留言評論!我是“揹著女兒去旅行”,足跡遍佈100座城市。歡迎關注、吐槽,有問必答,有評必回!


揹著女兒去旅行


曾經有好多人問過我相同的問題,導遊這麼賣力找套路,是不是很掙錢?如果大家不買的話,導遊會不會真的虧本?其實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規矩,不能一概而論,人家也要生活嘛。你既然選擇報團,就要做好購物的準備。

一些旅行社為了吸引遊客,推出低價團和零元團,也就是購物團,遊客禁不住低價的誘惑,便掉入被宰的陷阱裡。導遊有沒有工資或工資多少,要看他在哪家旅行社上班,是否正規。一些低價團的導遊基本上沒有工資或是很少的工資,沒辦法只能軟磨硬泡的讓遊客進店購物,從中掙點人頭費和購物回扣,大家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導遊想方設法讓大家消費可以理解,畢竟人家不會陪著你白玩,至於虧不虧本因人而異。

禁不住忽悠的遊客就會買一些不適用且假冒劣質的商品,還有不按導遊套路走的遊客,你不買,只好給你臉色看了,導遊過激的言語表示,他真的虧了。像前幾年,雲南導遊罵遊客事件,仔細想一下,導遊辱罵人有錯,那遊客呢?說白了,惡性循環,雙方受損。

還有高價旅遊團也有購物的可能性,導遊不會強迫你,但會給你做思想工作,儘量和遊客搞好關係,提高消費的可能性。總之,在正規旅行社上班的導遊,收入還是很可觀。

關注@寒江,分享更多精彩世界~


寒江


國內正規的旅行社給導遊的工資不會很低,但是導遊所帶的旅行團如果到達目的地,在當地的購物導遊會有很大的提成。所以說跟旅行團不買東西,導遊不會虧本,只是會少拿人頭費的提成。如果是在香港或者國外,有的國家導遊是沒有固定工資的,靠的就是旅行團購物提成。這時候導遊就會極力的推薦隨團客人,購買各種當地的禮品以及特產。

按理說帶一些當地的特產回家也沒有什麼,可是如今好多旅行社的導遊把遊客帶到價格很昂貴的購物點,而且花了大價錢還不一定買的是真貨。這就導致現在大家隨團出行很討厭導遊勸導購物,要想讓遊客在購物點多買東西,就應該嚴格管理購物市場,嚴禁售賣假貨,或者以次充好。這樣才能拉動當地的旅遊業的良性發展。

就拿我自己來說,以前也帶家人跟過旅行團,也買過很多當地的特色禮品,以及各種食品。回到家仔細一看才知道這些所謂的當地特色根本就不是合格的產品,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壞了,食品呢是又貴分量又少。而且有的口口聲聲說是本國的什麼授權商品,獨一份,其實就是假貨,本國人根本不買,專門坑我們這些去旅遊的外國人。

如今旅遊市場亂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讓人防不勝防,只有不買才是最保險的。所以報團的時候,一定要報那種無購物的旅行團,雖然團費貴一點,至少出去玩的舒服。說回來大家出去旅遊,多多少少都想帶點特產給家人以及親戚朋友。希望旅行團能讓你的客人玩的開心也買的開心,這樣導遊也會拿到不菲的收入,客人也願意花錢。整頓旅遊市場才是真道理,讓旅遊市場正規化,人性化,合理化。


凌子看世界


不虧怎麼會冒著被眾人討伐、被管理部門處罰的風險,還非要頂風作案,想方設法地哄著騙著逼著旅行團裡的團員去購物?難道是他們都吃飽了撐的沒事做嗎?

“旅行團”這種東西在中國的旅遊行業早就變味了,旅遊為假,購物為實。一方面,很多國內旅行社不注重自身服務的提升,而是挖空心思想著怎麼多賺消費者的錢。

再一方面,國內消費者普遍都有“貪小便宜”的心態,旅遊消費時也不例外,明明自己心裡知道正常的旅遊消費應該需要多少錢,卻偏偏就喜歡報“低價團”。商家也沒辦法,為了將旅行團賣出去,只能先將賺錢的伎倆現藏起來,等你真的跟他們出去旅遊了,再從購物裡將他們虧損的團費賺回來唄!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說白了,導遊也只是其中一顆“棋子”,很多人在旅行社工作都拿非常低的底薪甚至是零底薪,純靠團隊裡的購物提成來生活,他們確實是不會真的虧錢,但他們的時間成本是虧掉的啊,他們也是要養家餬口的。

國內旅行團的各種亂象經久不衰、屢禁不止,這跟行業的大環境有關,如果整個旅遊行業不轉變思維、調整模式,惡性循環下去,其實不管是遊客還是導遊,每一個人都將是受害者。希望國內旅遊將來能越來越好吧!你對此有信心嗎?關於國內旅遊,尤其是跟團遊,你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呢?歡迎大家來跟我一起討論!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出門去別人的地方玩,旅遊業也一直長盛不衰。而絕大多數出門旅行的人都不願意在旅遊的時候自己費腦筋,更多的人想省錢,於是很多人都選擇了跟團遊,自然就要和各種各樣的導遊們鬥智鬥勇了。

現在的旅遊團,有純玩的高檔團,有中檔的平價團,而更多的還是那種低價的購物團了。我們先說說高檔的純玩團吧,確實,你參加這種團的時候都會被告知沒有購物,而且團費也不低,但在遊玩的過程中導遊總會給你設置一些套路陷阱讓你鑽的。平價團也一樣,這種團的合同上都會寫明有幾個購物店的,而每到購物店時,導遊總會說讓你幫他個忙,買不買東西無所謂,但是你必須在那裡坐夠多長時間……然後,你一坐下來,購物店的工作人員就不停地來忽悠,想方設法地把你兜裡的鈔票騙出來。當然,當工作人員忽悠你的時候,你知道導遊在幹嘛麼,他們應該正在結上一次的帳呢!



至於那些低價旅遊團,那就更是購物團了,一般這種接旅途團的導遊都是沒有工資的,他們完全是通過遊客購物的返利或者回扣掙錢的,所以導遊們會把遊客帶到一個個的購物店去宰,遊客買的越多導遊就掙的越多,遊客如果都不購物的話,導遊自然是什麼錢都掙不到的,旅行社也不會給他們發工資補貼他們,他們當然就虧本了……所以,前段時間在雲南發生的遊客不買東西被導遊趕下車,被導遊罵鐵公雞這些事情的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寰駑齋主


絕對虧。

目前中國旅行社行業的操作方式,絕大多數普通百姓並不瞭解,我在這兒以普通價格的越南芽莊遊為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① 國內城市收客:通常是個人行為,有個微信就可以收客,自稱是“某某旅行社經理”,其實就是隨便掛靠一個旅行社而已。到處加微信好友,然後每天給好友們發各種廣告,價格都便宜的驚人。越南芽莊通常只要兩三千元,甚至一兩千元就能報名。這個過程,遊客們唯一關注的就是兩個字:便宜。

② 把遊客賣給省會城市批發商:比如收客價格2500元,就可以把遊客賣給批發商了,批發商通常在省會城市經營,面向全省數十萬名“旅行社經理”,批發商只收2200元,這樣上述的那個收客的“旅行社經理”就賺了300元。

③ 批發商把遊客賣給地接社。批發商收到了2200元,留200元的利潤,剩下的2000元買成往返機票。把遊客交給“領隊”,由領隊帶著飛去芽莊。需要強調的是:領隊沒有工資。

④ 越南的“地接社”,只要是接待中國遊客的,絕大部分人也都是中國人開的。他們負責給遊客訂酒店,訂大巴車。三星水平的酒店費用一般全程四晚需要每人500元人民幣左右,對遊客宣稱為“越南五星”。而大巴車全是購物店提供的,免費。

⑤ 地接社每天都有第二天即將抵達越南的“中國團隊名單”放給導遊們選擇購買,其中標明遊客年齡,性別。一般來說,導遊們最喜歡五十多歲女性遊客,因為她們最容易被洗腦。這叫做“買人頭”

⑥ 一個遊客,旅行社最低要收導遊600-700人民幣,因為旅行社訂了酒店,而且要賺些利潤。而導遊除了要給旅行社交六七百人民幣,還要負責遊客們吃飯。所以導遊的實際支出一般超過一千元。

⑦ 當團隊抵達越南,導遊們接團之後,就開始拼命洗腦,這在業內被稱為“鋪墊”,目的就是讓遊客到導遊指定的購物店買東西,並且參加各種價格昂貴“自費項目”。導遊可以獲得購物總額40%的提成,自費項目50%的提成。比如乳膠床墊和枕頭,導遊帶去的店的價格是正常價格的三到五倍。而自費項目更黑,比如一次“海鮮大餐”,實際成本每人100元,導遊至少會收遊客每人280元。

⑧ 以一個30人的旅遊團隊為例,導遊向地接社“買人頭”的時候,已經付出了差不多兩萬人民幣,全程還要再花一萬人民幣給遊客安排廉價的“團餐”。所以如果這個導遊從團隊上賺不回三萬元,就虧了。因此導遊剛開始的時候,使出渾身解數給遊客們洗腦,希望遊客多購物,多參加自費項目。如果遊客們不配合,接下來就會講難聽話,甚至威脅遊客。

反過來想一想,導遊也挺不容易的,遊客報團的價格,遠遠低於實際成本,這差額只能靠導遊來想辦法賺回來,所以導遊只能洗腦,罵人,威脅……

大部分情況下,旅遊團其實是:遊客們根本沒怎麼“旅遊”,天天就是被導遊洗腦,然後瘋了一樣的買一堆價格貴的離譜的“特產”帶回家。

所以我們看到的旅遊團幾乎全都是:大巴車上導遊跟做保健品那些人一樣的給遊客洗腦,下車後擁擠著瘋狂購物,想玩點什麼只能掏高價向購買“自費項目”,回程時,機場排隊的大媽們全是大大小小的紙箱子(購物成果)。


壞人太多了好人太少了


幾年前參加了個華東六省的旅遊團,進店時間都是兩小時,可景點的時間才半小時到一小時,讓我們氣憤不已,為了這個有團友直接和導遊吵起來了,吵完進店時間還是不變( ̄へ ̄),中途有幾個團友買了東西,導遊笑的臉和花一樣,看到沒買的,臉臭臭的,直言帶我們虧死了。。最後結束行程,點評意見,團友直接給了導遊差評(*`Ω´*)v,跟團遊真的是花錢找罪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