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重慶日報:秀山 地上地下“動手術” 老城更宜居

重慶日報:秀山 地上地下“動手術” 老城更宜居

重慶日報:秀山 地上地下“動手術” 老城更宜居
重慶日報:秀山 地上地下“動手術” 老城更宜居

修舊如舊卻又不失傳統韻味的秀山西街。

記者 齊嵐森 攝

端午,秀山西街,熙熙攘攘。

年近八旬的陳正拓老人閒坐門前,笑眯眯地看百家宴綿延數條街,無數遊人興致盎然。

恍惚間,老人宛若置身兒時還被稱為“老菜市場”的西街,裁縫店、百貨店、雜貨鋪、包子店、麵點店、肉鋪、糕點鋪,藥鋪、客棧等應有盡有,南來北往的旅人沿梅江河而來,“老菜市場”一片繁華。

“老菜市場”的繁盛始於清乾隆年間,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水運逐步被公路運輸取代,“老菜市場”日漸破爛、衰敗,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這兒已成為日新月異變化的秀山縣城中一處陳年的“傷疤”。

如何才能讓老街新生,讓發黃的雕花窗欞、飛簷出挑的吊腳樓、透著冷峻的封火牆不被塵封在時間的長河裡?

“我們的辦法是給像西街這樣的老城區‘動手術’,這‘手術’既有地上的,也有地下的。”秀山縣城鄉建委主任易曉明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修舊如舊 不失韻味

西街已成4A級景區

近年來,秀山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不遷出原住居民的前提下,藉助市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實施了西街綜合改造工程。

在地下,通過對錯接漏接點的全面排查,理清了西街的地下管網,實施管網改造工程,實現了雨汙分流和汙水全部接入汙水處理廠。在地上,將原本蜘蛛網一般的各類線纜全部理順,實施綜合管線下地。同時,秀山還對西街地面上所有的房屋進行風貌改造,並復建了天后宮、八卦井等一批早已消失的老建築。

如今,修整後卻又不失傳統韻味的西街,已成為4A級景區。

在西街,幾條100多米長的青石板小巷縱橫交錯,一橫,一豎,在明暗的光調中就已經劃下這條百年老街的脊骨,讓人彷彿置身於歷史的根系裡,神秘而悠遠。

街邊,由專業的工匠還原建造的居民樓古色古香。在這裡遊人可以看到壽衣店、老酒館等傳統鋪面,也可以圍在火鋪上談天喝土油茶,購買手工布鞋、布衣回家。

與熱鬧的西街不同,地處秀山老城的中和街道解放社區付家院組,是地地道道的“背街小巷”。

“天上電線橫七豎八,吹風就斷線,落雨就停電。”70歲的社區居民艾珍仙記得,2017年12月前的付家院,不僅亂搭亂建多,而且汙水橫流,結果因為路滑她還摔斷過手腕。此外,下大雨引發的城市內澇,更是讓社區居民怨聲載道。

2017年下半年,秀山開始對付家院“動手術”:拆除違章建築,將天上的各類纜線全部埋入地下,重新鋪設了石板路;在地下,改造了雨水和汙水管網,解決了汙水直排問題。

如今的付家院,乾淨整潔,社區居民身心愉悅。

鋪設管網 解決內澇

老城不再“逢雨看海”

除了西街、付家院,近年來,秀山老城區的其他地方,也都因為這樣的地上地下“手術”而變了樣。

“秀山是一個平原城市,再加上此前城區地下管網管徑小,錯接漏接點多,導致許多區域經常發生內澇。”易曉明介紹,位於老城區的邊貿紅綠燈路口就是秀山城區最大的內澇點,只要雨勢稍微大點,雨水就能匯聚成“海”。

為解決城市內澇,秀山藉助市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的實施,在邊貿紅綠燈路口等區域的地下進行了管網改造綜合工程。同時,在機動車道兩側的人行步道上鋪設彩色透水瀝青或秀山當地生產的硅砂透水磚,並在透水磚下方鋪設管網,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

“硅砂透水磚是利用秀山當地的硅礦礦渣作為原料生產的,不僅解決了礦渣汙染環境的問題,而且硅砂透水磚具有耐磨、透水性和濾水性好的特點,在下雨時能滲水、淨水。”易曉明說,近年來,秀山嚴格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於建設項目的規劃用地條件、方案設計、工程許可審批等各個環節,以促進城市建設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發展。

僅在去年,秀山就實施了中和廣場改造工程、濱江片區改造工程、構皮片區改造工程、行政片區改造工程、麻土片區改造工程5個片區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共計規劃實施面積約281.35萬平方米。秀山還實施了擁軍街片區、付家院片區、茶園巷片區、青松巷片區背街小巷改造,以及鳳鳴路印刷廠段道路及管溝改造項目,改造面積達5萬平方米。

河道乾淨 水質達標

碧水青山魚兒遊

汙水接進管網,雨水不再形成內澇,老街成了旅遊景區,居民小院更加宜居,秀山的城市建設逐漸完善。

不僅如此,隨著地面上“髒亂差”的治理和地下管網的疏浚、完善,秀山的母親河——梅江河,也正悄悄發生著變化。

“梅江河在秀山城區穿城而過,因城市汙水排放、河道泥沙淤積、治理滯後等原因,水質一度惡化至Ⅳ類,低於水域功能要求。”易曉明說,為了治理梅江河的水環境汙染,秀山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在行政、麻土、濱江、構皮等建設區域內新建、改建汙水管網,實現建設區域汙水全收集;結合背街小巷改造,完善和新建改造區域汙水管網,目前已達11.5千米;實施梅江河縣城段主要排汙口整治,目前,渝秀大橋永輝超市、渝秀大橋左橋頭、濱江公園遊樂場等5個主要排汙口基本整治完畢;加快缺失汙水管網建設,已完成白沙大橋至兩園大橋段缺失管網施工圖設計,正開展可研、環評、地勘等工作,部分區域已進場施工。

如今,梅江河秀山城區段水質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河道乾淨了、水清了,又能見到碧水青山魚兒遊了。端午黃昏,秀山城區梅江河畔濱江公園,三三兩兩的市民在落日的餘暉中悠然自得。

“打造海綿城市既是民生工程,是‘城市雙修'的核心內容,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和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秀山縣委書記王傑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在建設海綿城市試點的基礎上,秀山積極創新思維,在充分體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要求的同時,還解決了汙水治理與背街小巷、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等一系列“城市病”,改善了人居環境。接下來,秀山將進一步做好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進而把秀山打造為山水相依、生態循環的宜居宜遊宜業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