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在宣佈新的戰略方向後,陳生強依然強調“不會放棄謀求金融牌照”。但目標何時能夠實現,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財經天下週刊(ID:cjtxzk)

文 | 石萬佳

每個企業都有一個金融夢,不想做金融的企業,也許能稱得上是好企業,但一定稱不上是最受關注的企業。

算上這次,京東金融至少是兩年內第三次被傳要上市了,而且,這次的“泡沫”來得比任何一次都更大。

5月28日,據彭博社報道,京東金融計劃2019~2020年在A股實現上市,預計市值將達到4000~5000億元人民幣,是此前“千億市值”說法的4倍。

彭博社還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京東金融目前正在進行一輪募資,計劃募集規模9000萬元人民幣,將以換購現有股東持股的方式進行。該輪募資完成後,京東金融的估值為1000億元人民幣。

當天,京東金融幾乎立即回應稱,該信息不實,京東金融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財經天下》週刊又針對估值對京東金融進行求證,其表示一切以上述回應為準,無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但《財經天下》週刊獲得的一份京東募資文件的內容,與彭博社報道一致,其中還提到京東金融擬申報IPO,並且會走專為獨角獸公司設立的“即報即審”快車道。

目標明確,估值存疑

早在2015年,京東就已明確在國內上市的目標。

2015年12月,京東金融完成股東變更,由“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變更為“宿遷利貿東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外資股權架構拆除,為境內IPO掃清一大障礙。

2016年1月,京東金融宣佈完成A輪融資66.5億元,投前估值400億,投後估值466.5億,均為人民幣而非美元,印證其後續資本運作是在國內而非境外。而融資計劃書顯示,京東金融擬2017年於A股戰略新興板上市;若無法滿足A股上市條件,不排除赴海外上市可能;若京東5年內未能完成合格IPO上市,最後的保底是大股東京東集團回購條款。

2016年11月,京東宣佈擬將京東金融剝離,明確提出“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並更好地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估值約500億人民幣。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2018年4月,京東啟動新一輪130億元融資,其中中金、中糧兩大國資機構出資100億元,投後估值約1260億人民幣,接近兩年前的3倍。

而在前述募資文件中,京東正在進行的新一輪募資將投後估值定為1000億元,比上月下降近20%。某投資基金內部人士表示,這種換購現有股東持股的融資與外部融資不同,權利可能有瑕疵,也可能是老股東缺乏現金流而急需脫手,因此該估值參考意義不大。

另一位接近京東金融的人士也表示,京東金融的估值一直參照螞蟻金服估值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間,而螞蟻金服的最新估值約為1500億美金,所以京東金融1260億人民幣的估值是有可能的。這個數字比此前一些渠道釋放出來的1900億、1600億人民幣,都要小不少。

至於上市後的市值,或許還需參考螞蟻金服上市後的市值進行判斷。目前看來,可能存在泡沫。

貸款業務是主要收入來源

公開信息顯示,京東金融集團於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目前有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保險、證券、金融科技等十一大業務板塊。

在此前媒體曝光的京東金融融資材料中,京東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三大業務網板塊——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和支付業務。

其中供應鏈金融是京東金融的起家業務,也是一直以來都保持盈利的一個業務板塊。官方數據顯示,供應鏈金融早在2015年便已實現盈利,京東供應鏈金融業務服務京東體系外客戶營收2017年增長超過300%。

此外,消費金融是京東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消費金融產品京東白條,更是京東金融的明星產品,憑藉京東商城這一天然的巨大流量入口,自上線以來亦獲得迅速發展。京東金融官方數據顯示,消費金融業務在2017年收入錄得近200%的同比增長,並實現盈利;京東體系內外的消費金融以及供應鏈金融資產累計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達450億元。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從公開數據來看,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這兩部分貸款業務構成了京東金融總收入的66%,可以說是京東金融的支柱性收入。但究其收入構成,主要還是與傳統金融和貸款機構類似的息差收入。

這樣的收入構成也引來了一些業內分析人士的不同看法。有意見認為,從收入來看,京東金融在估值上對標螞蟻金服、騰訊金融可比性較弱。螞蟻金服和騰訊金融已經依託支付這一基礎工具,成長為平臺型公司,而京東金融的支付主要還是在體系內,並不是一個生態型公司;與此同時,螞蟻金服和騰訊金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技術收入,而非息差收入。以此來看,京東金融是一家比較地道的金融公司,服務於京東的電商場景產生的金融需求,按科技公司來估值是否合適,值得商榷。

支付、理財業務存在感較弱

支付作為互聯網金融業務,尤其是理財業務的基礎和起點,一直備受京東金融重視。2017年,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達成合作,欲從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手上搶奪市場份額,並且投入巨大成本在線上線下進行推廣。

這當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京東錢包累計綁卡用戶數超過1.8億,累計交易額超3萬億,支付業務的外部活躍商戶數單季同比增長40倍。

從京東錢包自身來看,截至2016年底已實現盈利;但從市場份額來看,京東金融的巨大投入可以說打了水漂。根據易觀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該季度的市場份額分別為超50%與近40%,另外有6家企業瓜分約8%,其中百度錢包占比0.21%,而京東錢包被列入最後的“其它”部分,與其它企業共同佔據2.28%的市場份額,第四季度依然如此。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另一方面,在貸款端優勢明顯的京東金融,在理財端的財富管理、眾籌、保險、證券四大板塊目前則顯得存在感較弱

其中,京東眾籌比較特殊,自2014年7月上線以來一度成為京東金融的明星產品之一,亦是業內佼佼者。但隨著整個眾籌行業的衰落與萎靡,京東眾籌的聲音也逐漸減弱,雖然目前網站還在運營,也有產品上線,但用戶活躍度已經有較大幅度下降,審核上似乎也開始放鬆——《財經天下》週刊注意到,有一款名為“美人計智能男性功能按摩器”的產品已經籌集超272萬元。

而財富管理、保險和證券業務更是發展緩慢。業內人士分析稱,京東金融一直沒有放棄理財業務的發展,甚至讓奶茶妹妹親自負責高端理財品牌東家財富,但無奈其相比螞蟻金服與騰訊金融的劣勢在於,沒有強勢的自產流量入口,這也是內部比較頭痛的問題。

“因此,京東金融或許會比後兩者更加重視P2P這一領域。”前述業內人士同時指出。

2013年至2017年間,京東金融曾公開招聘網貸相關崗位;2017年底,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官網披露了5家網貸機構備案,京東金融間接全資控股的京東旭航赫然在列;2018年5月10日,京東旗下P2P平臺小金投被報道已投入內並上線3款產品。

“在BATJ四大巨頭中,前三家都沒有自己的P2P平臺。所以京東如果做了,只要產品收益率不算太低,很有可能會吸引一大批投資人,如果效果好,甚至可以彌補京東在理財端的流量短板,成為一個很好的切入口,為其它理財業務導流。”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眾籌和財富管理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而保險業務實現盈利。

還缺五張重要牌照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京東金融CEO陳生強高調宣佈,未來京東金融將把資產和資金等一系列金融業務全部轉移至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直接去做資產、資金以及用戶運營,京東金融本身不再持有這些資產,轉型為科技輸出的角色,業務形態由“B2C”轉變為“B2B2C”。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

據瞭解,目前京東金融所連接的合作伙伴涵蓋400多家銀行,120多家保險公司,110家多基金公司,40多家證券、信託和評級機構。

這成為京東金融今年及此後最重要的戰略重點及方向,由陳生強親自帶頭。京東金融還為此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大調整,將To C業務和To B業務明確劃分,從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兩大方向組建事業群,前者由消費者金融部、財富管理部、證券業務部、眾籌業務部、農村金融部農村渠道部、保險業務部與支付業務部等C端業務部門組成,組長由許凌擔任;後者由供應鏈金融部、金融科技業務部、農村金融部農村信貸部、保險業務部與支付業務部等B端業務部門組成,組長由姚誠彰擔任。兩位組長直接向陳生強彙報,原各部門負責人均向事業群組組長彙報。

此次架構調整意味著直接向陳生強彙報的人數減少了,這是一種放權,也是一種減負,他本人則有更多精力去思考京東金融的戰略方向;而整個京東金融的授權被前移,有助於減少溝通成本和決策週期,提升運營效率。

業內對京東金融這一轉型普遍持正面評價,在金融監管趨嚴的當下,非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服務顯然比直接從事金融業務更加安全合規。另一方面,這或許也是京東金融在謀求牌照方面一直不算順利後的一種“妥協”。

目前,京東金融已獲得的金融牌照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商業保理牌照、小額貸款牌照、保險經紀牌照等。此前據36氪報道,在京東金融去年上半年拆分完成後就打算繼續謀求5張金融牌照——銀行、保險、證券、消費金融和個人徵信。目前來看,似乎依然沒有進展。

但BAT的牌照配置都已比較齊全,僅以銀行牌照為例,百度有百信銀行,阿里巴巴有網商銀行,騰訊有微眾銀行,甚至連小米和老冤家蘇寧都有了自己的互聯網銀行,京東卻遲遲沒有消息。

對此,有京東金融離職員工對《財經天下》週刊分析稱,京東金融獲取牌照不順利的原因“比較複雜”。首先企業開始重視牌照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比螞蟻金服晚了2到3年,剛好趕上國內金融領域強監管的階段。

36氪分析稱,銀行和消費金融兩張牌照對京東金融尤其重要。一方面,京東金融能從銀行獲得的流動性資金貸款一直有限,而這兩張牌照能夠給京東金融帶來更為豐富的資金渠道;另一方面,獲得這兩張牌照後,京東金融即可採用同業拆借以及聯合放貸等方式,享受接近於銀行類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大幅提升利潤空間。

因此,在宣佈新的戰略方向後,京東金融依然強調“不會放棄謀求金融牌照”。但目標何時能夠實現,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尚需解決持續盈利難題

按照京東金融的規劃,A股成為其上市的不二選擇,然而在A股上市有一個硬性要求——持續三年盈利。

目前,京東金融距離持續三年盈利至少還有三年。數據顯示,京東金融2015年、2016及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0.28億 元、44.65億元、超100億元;淨虧損分別為12.56億元、10.73億元、約7億元。從成立以來,京東金融已經連續四年虧損。

解碼京東金融:兩年三傳要上市,營收靠三板塊,起步晚尚缺5牌照

持續虧損也是京東金融從京東集團拆分出來的理由之一。在宣佈拆分京東金融時,京東給出的另一個理由是集團受其財務拖累較大。2016年一季度,京東集團經營虧損8.65億元,其中以京東金融等為代表的新業務虧損6億元。因此,此消息公佈之後,京東股價隨後大漲11.39%。

不過,在2018年初的時候,《財經天下》週刊獲悉,2017年第二季度京東金融實現單季盈利1200萬元。另據36氪獲得的京東金融內部測算的盈利模型顯示,京東金融將在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

2014年,劉強東曾預計稱,10年後京東70%的淨利潤來自金融業務板塊,現在已經過去4年,京東金融或許剛剛實現盈利,而京東一季度淨利潤約為15億,距離70%(10.5億)的目標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故事將如何書寫?

京東金融這兩年也在努力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力圖賦能金融機構,自己轉型去做一個科技公司。這也是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喊出“不做金融”的原因。

在陳生強看來,未來京東金融的收入,將來源於服務金融機構產生的服務性收入,而不是擁有資產所獲得的收益。

整體而言,京東金融在國內規模僅次於螞蟻金服、騰訊金融。但從另一個角度講,京東金融自成立以來在業務體系等方面一直在對標螞蟻金服,而劉強東自創業開始,也一直是一種轉型+追趕者的姿態,戰略眼光相對落後,哪怕是對戰略方向的調整,也是晚了螞蟻金服一年。

如果京東金融真的能如期上市的話,相關業務和財務數據都將不再神秘,我們也將終於有機會一探究竟。

金融夢還在繼續,一切的結局,都讓資本市場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