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今年高考語文的閱讀題,來自這位浙江作家!76歲的她親自答題

今年高考語文的閱讀題,來自這位浙江作家!76歲的她親自答題

前天,鹿姐姐第一時間奉上了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原文請戳《最新!2018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不是浙江人估計寫不出來》)。

和作文題一同出爐的,還有今年高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理解題。本次現代文閱讀理解材料,來自76歲的著名浙江作家葉文玲的散文《汴京的星河》。而對於浙江考生來說,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鹿姐姐的同事第一時間聯繫上了葉文玲。早上,她去了安吉,中午吃飯的時候,她得知了這件事,開心地就和同桌的夥伴們說了,“大家都說這是很好的事情。”

《汴京的星河》裡

34年前的濃濃鄉愁是什麼味道

《汴京的星河》被選為閱讀理解材料,讓葉文玲有些意外。

這篇散文寫於1984年,當時葉文玲42歲,還在河南省文聯當專業作家。其實她寫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要被語義解析,只不過是按照自己的靈感,寫下自己的所想所感,“不過,這篇散文,去年剛剛收錄在新出版的《長相憶》一書裡,出題老師可能看到了。”

《長相憶》是一本關於“鄉愁”的書,分為《河南篇》、《青島篇》、《浙江篇》。而葉文玲一直把河南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我在河南待了20多年。”

鹿姐姐整理出了這篇閱讀材料:

汴京的星河(節選)

孩提時,有許多美麗的憧憬,天真的夢。當這些憧憬過於熱切、夢幻過於頻繁時,竟很有點真假莫辨,把原來十分虛幻的情景,也視之為有朝一日終會遂願的現實了。

那時,我最喜歡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綴滿星星的夜空,我會幾個小時地坐對發痴,小腦瓜裡整個兒盤旋著關於星星月亮的種種神話傳說。於是,我總相信月宮裡的嫦娥,早晚有一天會從那影影綽綽的桂花樹下飄飄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調皮的小仙女隨意拋灑的寶石珠貝。那時,我很想什麼時候飛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輕輕一抖,讓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寶紛紛飛落下來,穿過雲端,落到人間,直落到我故鄉的芳草地……是呵,我不甘心,我不甘心老是隻能在故鄉的小河中,看見它們那瑰麗無比的倒影……

傻念頭想過萬萬千,荒唐夢做了許許多多,我卻從不以為可笑,倒覺得這些記憶,永遠像蜜汁一樣醇甜。

大概就因為這顆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別人認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卻總要興奮得大喊大叫。

……

興盡欲歸時,在長街的拐角處,卻又見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動的景象——一間小木樓的門窗呀地一聲啟開,一根長竿軟軟地伸將出來,竹竿頭上,滴溜溜的懸了一盞八角宮燈,那宮燈雖小,款式卻玲瓏剔透,做工也極精緻細巧。一時間,我沒看清燈壁上那悠悠旋轉的花卉圖樣,只覺得像飄過去一簇飛花,一團流雲……顯然,這不屬於大街上那些為比賽為燈展而扎的燈,而燈的主人,偏偏獨出心裁地製作了它,又悄悄地掛出來供行人觀賞,恐怕只是為了傳達心中那不盡的歡樂和無限的詩情吧?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燈的手望去,恍恍的燈影下,只見是一個穿猩紅雪衫的姑娘,許是那衣衫太紅,那燈光太朦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兒,只見她那笑盈盈的臉蛋兒,被身上那件紅衫,手中的那盞紅燈,映照成了一團豔豔的紅雲……

寫《汴京的星河》時,葉文玲定居在鄭州,第一次去開封。“汴京是開封的古稱,那個燈會,很有些古意盎然,恍然回到了宋人話本中,所以,就用了‘汴京’二字。在燈會中,別有一番別處難以得見的古城神韻和京都風光。”

“身居中原二十年,我卻未曾造訪過開封。我只是在宋人話本中見識過汴梁的盛世繁華,只是在《夢華錄》和北宋文人的詩詞中,揣想過東京的燈宵月夕。因此,這次能親睹這有悠久傳統的元宵燈會,便覺得十分新奇和慶幸。”這是《汴京的星河》中的一段原文,也是葉文玲寫此文的初衷。

今年高考语文的阅读题,来自这位浙江作家!76岁的她亲自答题

小時候,葉文玲喜歡看天上的星河,“大概就因為這顆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別人認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看來,卻總要興奮得大喊大叫。”所以,她慢慢走慢慢看,從街到人再到燈,慢慢寫來。“素享盛譽的汴京,果不負人願。在月華皎皎的元宵節,它再次以花光滿路千門如晝的姿顏,呈現了它非同尋常的輝煌。”

“我回到家,特意讓老伴找出這篇文章,給我朗讀了一下。”葉文玲說,由於年代久遠,她並不十分記得這篇散文的完整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葉文玲發現,自己在《汴京的星河》裡,還寫到了“科學技術”——

你看那極為有趣的能與人“對話”的機器娃娃,不也靠的是電子聲控嗎?最最惹人喜愛的“七品芝麻官”,如果不是電氣機械的幫忙,那隻滾燙燙的小茶壺,就絕對送不到他嘴邊,那把大書“為民作主”的大扇子,他也難揮搖自如哪!

“我寫到了科學發展,有前瞻性。”她有些小得意。

76歲的她

親自答了一遍閱讀題

對很多人來說,知道葉文玲,就是從《我的“長生果”》開始的。

今年高考语文的阅读题,来自这位浙江作家!76岁的她亲自答题

葉文玲

這篇她回憶小時候找書、看書經歷的清新小文,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小學五年級上冊。

雖然“享用”過“長生果”,但葉文玲的生命之路並不平坦,2008年她突發腦溢血被搶救過來後,語言能力受到了損害。“你看,我動過一次開顱手術。”葉文玲撥開頭頂銀髮,用手指著說,“所以我心裡想說的話,經常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我那場病,連醫生都說,能搶救過來就是奇蹟。”葉文玲說,她當時暈倒在熟悉的寫字桌旁,案邊還放著剛剛印刷完成的《無盡人生》三部曲。

儘管身體亮起了紅燈,葉文玲仍然堅持筆耕不輟。“文學是我的生命。”她一直強調這句話。

如果從13歲發表的第一篇文章算起,葉文玲已經不停筆地堅持創作了數十年。

“2008年之前,我出的《葉文玲文集》,只有1~8卷,還有很多作品沒有收進去。我一直懷著這樣的念想,希望我的作品能全部由一部《葉文玲文集》收錄進去,經過我的不懈努力和親友們的無私幫助,《葉文玲文集》的9~16卷在2010年1月出版了,其中收錄了我自1998年之後發表的眾多小說、散文、影視劇本等近400萬字,是對我文學創作生涯的最好總結。”

根據昨天考生的回憶,鹿姐姐的同事整理了一下閱讀理解的這道考題,並請葉文玲親自答了一遍題。她的答案如下:

(Q為問題,A為葉文玲答案)

《汴京的星河》相關考題

Q:讀完《汴京星河》後——興奮之情如何體現在語言特色中?連用十個“一”有何表達效果?試從結構上分析,為什麼先寫街、再寫人、再寫燈?分析“感到既新奇又慶幸”的原因。

A:1、興奮之情,比如“現在,我就又想叫喊了……”;

2、十個“一”的表達效果,起到一種語義上的協同一致,凸顯畫面感。遞進式的寫法如同電影鏡頭一般不斷轉換,逐步帶領讀者視角。細緻入微的描寫令讀者彷彿是親眼所見,通過精確的定量“一個、一盞”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3、結構分析:由觀察順序入手,先“面”後“點”,從街道的整體印象,轉到對街市上流動的主體——人的描寫,再到文章主題——燈的描寫,先整體後局部,先群像後單體,由靜入動,再轉入靜態;

4、新奇是因為作者在河南居住了二十年,卻從未來到過開封,因此這裡的一切對作者來說都是新奇的;慶幸是因為作者之前只在古籍和詩詞裡,想象過古代汴京的燈節的繁華,今天能夠到現場親眼目睹想象中的景象,感覺非常幸運,不虛此行。

今年高考语文的阅读题,来自这位浙江作家!76岁的她亲自答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