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德江天麻成致富“金鑰匙”

(冉景紅)近年來,作為“中國天麻之鄉”的德江縣一直把天麻列為“五大扶貧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扶持和開發,通過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當地農民走“公司+合作社+農戶”“政府+協會+農戶”的產業發展路子,連片開發種植天麻,不但加快了產業發展步伐,同時更成為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法寶”。

德江處於緯度較低的中亞熱帶,氣候具有季風性、高原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自然分配了紅天麻、烏天麻、綠天麻、黃天麻4個品種,產業共覆蓋全縣14個鄉鎮。截至目前,該縣21個鄉鎮(街道)中有11個為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區域,全縣栽種面積達3萬畝,帶動周邊縣市2萬畝,正常年景鮮麻總產量達1000噸以上,產值2億元以上,帶動農戶1萬戶以上,縣內有8家專業從事天麻栽培和產地初加工、深加工企業,有1家天麻生產協會和8家分會,10家天麻專業合作社,基本形成了生產、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銷售產業鏈。

在天麻產業發展中,該縣出臺《德江縣天麻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明確2017年,新增面積10.26萬平方米,滾動發展30萬平方米,帶動貧困戶600餘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今年,新增面積48.72萬平方米,滾動發展40萬平方米,帶動貧困戶1900餘人,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今年該縣新增中藥材種植2萬畝,其中天麻新增種植面積1.218萬畝,其他中藥材0.782萬畝,涉及19個鄉鎮,單品種植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有5個,即天麻、前胡、金絲黃菊、紅豆杉和茯苓。截至5月底,春風行動已完成16.24萬平方米天麻有性繁殖栽培計劃,目前正在緊張的栽培中,其他草木中藥材完成栽培面積6942畝,產業輻射帶動720戶左右,其中貧困人口420餘戶1900餘人。

通過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及產業扶貧基金13180萬元用於天麻發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種植天麻進行補助和獎勵,還鼓勵、支持條件成熟的德江天麻生產企業申報天麻基地GAP和企業GMP認證、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獲得相關認證的企業及產品可向縣政府申請專項獎勵。

如今,天麻產業已成為該縣一張靚麗的名片,其發展態勢越來越好。德江康奇藥植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山溝溝”牌天麻系列產品於2013年獲貴州省名牌產品稱號;德江洋山河生物科技公司為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已通過GMP認證,其精深加工的“麻王智酒”和“天麻補腦安神咀嚼片”已研製成功,並上線試行生產,這兩個產品的健字號有望近期獲得國家批文;德江天德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建立了德江天麻野生資源保護區,生產出的原生態天麻產品“龍麻”,因品質優良,加工工藝獨特,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同時因該縣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達1.3%,品質優良,已註冊了“德江天麻”“龍洞灣”“山溝溝”“黔綠”“儺鄉”“神王”等多個商標,開發系列產品10餘個,頗受消費者青睞,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較高,產品遠銷香港、臺灣等地區。

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加上出臺的扶貧政策,該縣天麻合作社和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德江縣茂盛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5年3月成立,現有合作社社員203名,貧困戶165名。2017年合作社採挖鮮天麻2.4萬餘公斤,社員實現收入74萬餘元,通過育種實現利潤12.8萬餘元,其中9萬元用於今年分紅,實現首次人均分紅400餘元,通過種植天麻人均收入3600餘元,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同時為做大做強德江天麻產業,該縣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陸續引進洋山河集團、天德公司、康奇藥業等天麻深加工龍頭企業,形成天麻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培育出“麻王智酒”“德江天麻咀嚼片”等深加工產品,有力推動了德江天麻產業品牌化、品牌產業化發展,達到多渠道助民增收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