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一點點乾貨

一點點乾貨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奶爸按:4月14日和21日,分別在上海和深圳開了線下課,隨後又進行了跟蹤輔導。有參課的朋友提交了一份心得體會,感覺寫得不錯,已經開始認知到“市場不能預測和戰勝,要學會控制和保護自己”“交易主要關注買點、賣點和倉位,做好定式”“機會必須等待,不是買在必漲而是花錢買位置”等。摘錄部分與大家共享,以下為正文(有刪改):

關於對交易和交易系統的理解

市場的漲跌雖然可以給我們帶來財富,但我認為這些漲跌本質上是幻象,是引誘投機者心甘情願拿出真金白銀吸收風險的誘餌。

雖然投機者都是抱著賺取利潤來市場的,但市場本就不是讓投機者賺錢而開發的,而是要讓投機者承擔風險(風險在投機者之間互相轉移)。如何吸引投機者?就是通過波動來誘騙,讓投機者看到漲漲跌跌,便誤以為有錢賺,從而懷揣著賺大錢的理想“心甘情願”地給市場打工。

交易雖然像博弈和拳擊,但實際上又不像運動場上那樣通過打倒對方來取勝,而是主要想辦法讓自己一直能夠留在場內。

交易者應該意識到:1.賺錢靠市場的波動,但這種波動不是求來的,而是等來的,並且不可預測;2.要思考股票哪些時候可能向上的波動更多一些,哪些股票更有潛力向上波動;3.賺錢還要靠活得久,只有活得久,才能一直有機會留在場內捕捉潛在波動。

要留意哪個進場的位置既有可能是變盤之兆,又能在不遠處看到清晰的認錯止損位(比如進場的位置剛好處於成交密集帶上方,一旦跌破成交密集帶下方就可以止損)。其實任何位置買都有可能賺錢,但是絕大多數位置無法讓交易者很好地管理虧損。而如果無法管理虧損,就無法穩定盈利。所以,管理虧損本質也是管理進場位置、出場位置和倉位。

交易者需要一套交易系統,來把握自己能控制的東西,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都不要再去想。忘掉股價漲跌,忘掉利潤波動,這些都是投機者無法控制的東西,也是市場誘使投機者交出本錢的手段。

進一步說,投機者的眼中應該只有定式,保證敗只是小敗,通過小的成本博取潛在的大利潤,並且一直可以玩下去,這才是交易系統的作用。除此之外應無其他雜念:不要去在意自己踏空,不要在意自己在某隻股票上賣早了或者賣遲了。

要明白,股票只是一個提供交易的載體。股票的漲跌和運行在交易者眼中應該只是一個工具,除了向你昭示潛在的機會和風險外,不要在意交易過程中有時踏空、有時割在地板上等等,說到底這些都是自己的執念而已。市場不會care這些,不會care你的想法、感受和觀點,因此這些都不應該是投機者和交易系統關心的東西。

只執著於交易系統,遵守交易模式,那是根本。在這個充滿幻影和風險的博弈場,交易者唯一所能依仗的武器也就是交易系統和對自己的控制了。

交易應該是很平淡的,不可能經常有賺大錢的機會,所以等待是必須的。至於什麼時候進場,什麼時候是機會,並不是後面一定要漲,而是如果錯了能有個有理有據的出場點(比如買在調整末端,一旦往下變盤可以出來;比如買在第一根啟動陽線後,啟動陽線被回吐光認錯等),這一點也要看清楚。

總之,交易系統並不是一套預測的東西。它無法告訴你後市是否會漲,哪隻股票會翻倍,它真正的作用是根據概率劃分可操作段和不可操作段,根據盈虧比設計交易信號和退出信號。應對才是最重要的。

做交易應該有一個假設:不要看某個股票現在漲得好好的,你一定要假設自己一買就跌,而且不知道會跌多少。想通這一點,你的整個決策和執行,和以往立馬會變得不一樣了。

(以上內容有需要交流探討的地方,我在評論區答覆)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7.0分;階段最強指數:創業板指。(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暫停市場下跌。啤酒、食品、酒店餐飲、海南板塊和農產品加工等漲幅居前,富士康概念股領跌。個股漲跌比1002:2183,自然漲停26家、跌停2家。

3.觀點。還是這幾天所說的“磨人行情”,急不來的。食品和醫藥相對較強,一般也認為是防守行情的特點。不過好在整體趨勢還行,創業板指數只要不跌破年線,藍籌股群只要不出現破位中長陰,都還可以適當持股看後市演化。半倉以下繼續先混著,感覺到風險我會吆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