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刘公岛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0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热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文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风光

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远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诚信

诚信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景区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并从抓好诚信教育入手,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联合巡查、现场办公制度,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景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17个黄金周,景区未发生游客投诉事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诚信经营为景区负责,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已成为每一个刘公岛人的共识,也成为刘公岛最为闪光的名片。

和谐

多年来,围绕打造和谐景区的目标,刘公岛始终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对餐饮业的投入、管理力度,使吹海风、品海鲜、赏海景变成游客的一种享受。充分利用岛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军兵舍、炮台掩体、英租时期建筑以及部队废弃的营房等,增设住宿设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正在有计划的运作之中。开发具有刘公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大对旅行社的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在景区购物、在岛上消费,被纳入景区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洋海军、英租时期遗留的闲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师体验训练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已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刘公岛,正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魅力

刘公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意气风发的刘公岛人将坚持把“严格保护、有选择恢复、适度开发”作为第一指针,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目标,把开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打造“文化、环境、管理和服务”四大品牌,全力推进后山景区、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精心建设主题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权文化基地、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刘公岛真正成为千里幸福海岸的龙头,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靓丽窗口。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威海华夏城景区是由华夏集团规划投资55亿元建设的“华夏城”项目的中心区域。华夏城项目总占地16.28平方公里,规划有东方文化区、服务中心区、黄金小镇、养生区、世外桃源、红色圣地、健康运动区、冒险山、VIP区、民俗风情区等功能区,自2007年开始建设,预计2017年将全部建成,届时将成为集旅游、休闲、商贸、居住、教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新城。华夏城景区东临大海、西枕龙山,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深邃,一派迷人的浪漫山海神韵,是一处古典与现代结合、自然与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度假圣地。佛韵山水,如意东方。目前开放的东方文化区占地2700多亩,有中国跨度最大的华夏第一牌楼(长86米、高21米)、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圣水观音(青铜铸造,重78吨)、展现华夏始祖夏禹王时期人文精髓的夏园、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胶东最大寺庙——太平禅寺等十多处景点及杂技、马术、少林武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演出。

成山头风景区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位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成山头风景区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胜区”。主要有海驴岛、始皇庙、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观涛阁、镇龙石和野生动物园著名景点。

公元前219、210年,秦始皇两次驾临此地,修长桥、寻长生不老药,留下了“秦岭遗迹”,“射蛟台”及全国唯一的“始皇庙”,李斯手书了“天尽头秦东门”;公元前94年,汉武帝东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观日出,建“成山观”,且作赤雁歌;建国后,国家领导人及大批国内外文人墨客到此观光,-邦同志挥笔题写下了“天尽头”,“心潮澎湃”七个字。

海驴岛位于成山头的北部海域,距陆地最近距离为4海里。由于风景优美,远离陆地,所以吸引着无数的海鸟来此栖息、产卵、繁衍。每逢春季,成千上万的海鸥来此栖息产卵,岩缝中鸟巢鳞次栉比,数不胜数,所以又被称为海鸥王国。

威海赤山风景区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赤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地区,山因石赤而得名。山海相连,以“英雄”“禅道”“海韵”“圣境”而著称。世界最大的铜铸神像,中国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便座落于此。

赤山,早在春秋时期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我国北方名山。隋唐建有天门院、竹林寺、红尼庵等寺院。唐穆宗四年(公元八二四年),韩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在此建“赤山法华院”,后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三赴赤山,客居此院两年九个月,著写的被誉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遂使此地成为佛教胜地和中韩日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地。

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反映胶东历史变迁事象的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馆;记述韩国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生平壮举的张保皋传记馆;展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经历的赤山禅院;法华塔、民间艺术馆、天门潭公园10大景观区,并与北方建立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罕见的自然奇观——仰天大佛、森林公园、海上乐园、海滨浴场、凤凰湖、花村、画村、渔村等连点成线,是宗教信仰朝圣、游览山海景观、体验海岛民俗、享受生态休闲的世外桃源。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获首届国家魅力城市的荣成市境内,方圆12.8平方公里,东面隔黄海与韩国遥遥相望,被誉为是“佛教圣地”、“森林公园”、“大明圣境”、“海岛民俗”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

2002年,山东斥山水产集团接管经营景区以来,积极实施大投入、大开发战略,先后投资3.2亿元,本照以赤山法华院为主线,以海文化为依托,贯穿崇自然,浸文化的特色主题,把赤山景区打造成为空间序列清晰,功能完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国际一流景区和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平台。目前,景区有法华院、赤山明神、张保皋传记馆、赤山禅院、民俗馆、极乐菩萨广场、法华塔、天门潭、天后宫、仙居山庄等十大景观区,共计三十六处景点。

法华院:

胶东半岛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目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古刹掩映在碧树秀林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常年云笼霞罩,庙宇香火旺盛。

张保皋纪念塔:

坐落于莲花顶上,是由韩世界民族联合会捐资建立的。1994年7月24日举行落成仪式。塔座长19米,宽16米,高1.8米;塔身高15米,全部用石岛红剁斧石砌成。中间用天然石岛红磨光板材料,镶嵌着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题写的张保皋纪念塔六个铜质大字。

张保皋传记馆

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1.3万平方米。共设五个展厅,一个影视厅。主要展示张保皋入唐背景,参加武宁军作战,建立赤山法华院,设立清海镇,扫平海盗,禁止奴婢买卖,开展海上贸易活动等内容。展馆建筑仿唐风格,雕梁画栋,气势宏伟。院内矗立着8米高的张保皋铜像。四周长廊环绕水榭迂回,翠竹繁花掩映其中。

荣成民俗馆

位于法华院南,总投资600万,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米,共设3大展厅6个展区。荣成的民俗及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剪纸线条流畅、质朴清新;雕塑粗犷豪放,栩栩如生;从荣成方言中可以感受到荣成人的豪爽热情;从民间工艺品中可以看到荣成人的心灵手巧。各种展品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雕塑模拟等手段,反映荣成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荣成的风土人情和荣成人民的勤劳智慧。

赤山禅院

共分圆仁入唐展馆、赤山阁两大部分,总投资2800万元,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其中圆仁入唐展馆共设5个展厅,主要展示隋唐佛教发展史,圆仁法师入唐求法以及回国后在日本建立赤山禅院的过程。

圆仁

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高僧。他在中国求法巡礼,历时九年七个月左右,其中三赴赤山浦,客居赤山法华院、寺庄两年九个月。圆仁入唐求法,对日本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著述颇多,其中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称为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

法华塔

位于赤山禅院后的赤山西侧,总投资390万,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高48米,共7层,该塔耸立于郁郁葱葱的密林中,气势恢弘,登塔远眺碧海蓝天,翠峦奇谷,鸟韵交啼,百卉弥香。赤山明神铜像

位于张保皋南面的赤山明神铜像,高33.8米,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十二万平方米。由大明圣境、仙人棋盘、东峰观景台、明神铜像及其它附属建筑组成。大明圣境牌坊题名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牌坊南墙的青铜浮雕“众仙朝神”众仙列班朝拜,听候赤山明神号令的情景。“仙人棋盘”由“神闲气定”、“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观战之悦”、“驾凤临仙”、“悔恨难解”六个人物小品组成。主要内容是各路神仙会聚赤山对弈的场景。人间的棋局,竟然让天上的神仙情不自禁,于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性情体态栩栩如生。“赤山明神”铜像高58.8米,面朝浩瀚的黄海,雄壮威武。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赤山明神威镇四海,法力无边,守护乡土,福佑大千,功德无量,乃华夏北方庇佑之神。始皇并六国,于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途大病,李斯遽祈明神,旋无恙。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政府帮助新罗人(今韩国)打败高丽和百济,统一朝鲜半岛,自此唐和新罗非常友好,关系密切。很多新罗人来到唐朝学习,做官,做生意,出苦力,当兵,做船工,当奴婢,有的长期居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大运河沿岸地区,特别是和新罗仅一海相隔,相距不足200海里海上交通枢纽赤山浦(今石岛湾),居住的新罗人就更多了。法华院宣讲《法华经》时,“四方众信及有缘施主都会听,道俗老少尊卑都是新罗人。”(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为了对新罗人进行管理,特设了“勾当新罗所”。新罗人除去赤山法华院参拜佛祖,祈求保佑外,也去红门参拜赤山神。尤其在赤山法华院建立之前和拆毁之后,主要参拜的是赤山神,赤山神也就不分国界施恩于新罗,因此新罗人就把他当作自己的神。称之为“新罗神”大韩民国文化部、海运航海厅、全罗南道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编著的《张保皋》一书中说:“有关日本九州博多太守府的史书记载,圆仁弟子按照宗师遗嘱建立的比睿山赤山禅院里绘制的‘新罗神’临近寺刹(例:围城寺和三井寺)里供奉的新罗国的‘大明神’等有关记载,都明确无误地说明了张保皋人把日本比睿山赤山禅院里供奉的‘赤山神’当作自己的神——‘新罗神’了。该书还说:“在博多太守府内,常驻有许多从事贸易的新罗人,而在此之前,就定居在九州一带的新罗人,也多从事贸易业。”张保皋对日本的影响,在其后日益明显,如前所述的赤山禅院比睿山周围的寺刹里,供奉的象征着保护财富,带来运气,保护航海安全的“新罗神”(赤山神),说明新罗人以及张保皋所组织国防贸易船队,是把“赤山神”当作自己神了。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东瀛天台宗三世座主圆仁(慈觉大师)随遣唐使赴唐求法数载,曾三赴赤山拜谒。归途中,于沧海屡遭劫难,幸明神显灵,方化险为夷,且保全经典数百卷。圆仁归国,遂以赤山明神为天台宗庇佑之神供奉,其后弟子秉承其旨意,于京都修一寺院,名之曰:“赤山禅院”。而后,赤山明神渐为东瀛等国所崇拜,乃至波斯、大食等区域。至今,日本、韩国等寺院仍多供奉赤山明神,以福佑天下,普渡苍生。据《后汉书》载,赤山明神是中国古代原北方系鲜卑族之保护神。他不仅是中国民间的保护神,也是日本、韩国,甚至波斯、大食(阿拉伯)等诸多国家民间的保护神。尤其是韩国、日本的许多禅院里如今仍供奉着赤山明神。

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占地十二万平方米。由大明圣境、仙人棋盘、东峰观景台、明神铜像及其它附属建筑组成。大明圣境牌坊题名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牌坊南墙的青铜浮雕“众仙朝神”众仙列班朝拜,听候赤山明神号令的情景。“仙人棋盘”由“神闲气定”、“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观战之悦”、“驾凤临仙”、“悔恨难解”六个人物小品组成。主要内容是各路神仙会聚赤山对弈的场景。人间的棋局,竟然让天上的神仙情不自禁,于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性情体态栩栩如生。“赤山明神”铜像高58.8米,面朝浩瀚的黄海,雄壮威武。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

林海湾旅游区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威海林海湾旅游区位于威海市区,由国际海水浴场、林海公园和国际休闲帆船基地三部分组成,这里有独特的林、海、湾风景,这里有旅游业休闲代表的三个"S"——阳光、海水和沙滩,这里是最佳的休闲、度假、观光海滨旅游目的地,沿林海湾海岸散落的众多欧式小洋楼与林与海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林语海 (松林与大海对话)”的迷人画卷。

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环海旅游路把景区与刘公岛、中央电视台威海影视城等连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海滨风光,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沙滩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威海无台风不潮湿,每年的4月到11月是这里旅游的最佳时节。

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

威海有哪些旅游景点?

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威海乳山市,地处胶东半岛南端,滨临黄海与青岛、烟台、威海三大旅游城市之间的车程均在一小时左右,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胶东半岛“黄金”海岸线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度假区以景观独特的“大乳山”为中心,海陆总占地面积为52平方公里,山、海、滩、湾、岛资源齐全,景观丰富,环境优美,山海湾相连,湖海滩相映,拥有三亚的浪漫,千岛湖的秀美,春温秋爽,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1.4度。

度假区以威海市打造千里幸福海岸线为依托,以“母爱温情,福地养生”为文化主线,经过三年来的开发经营,已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休闲旅游胜地。“母爱、爱母、敬母、回报母亲”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在这里光大,并先后被评为“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国际旅游生态示范基地”,“中国十佳休闲胜地”、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在此建立青年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在此设立摄影创作基地;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和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也分别在此设立论坛会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