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很多美剧迷们不喜欢韩剧,站在鄙视链的高层俯视其他种类剧集。其实万不要小看韩剧,人家韩剧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了全世界呢。今天,安利的这部美剧就是由韩剧改编。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它就是《良医》,共6集(单集41分钟),这是由ABC台出品的医疗剧,改编自热门韩剧《好医生》,这部剧在豆瓣上已经拿到了8.7分,力压同期的新剧。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影片主角的人物设定虽然得自于韩剧,但还是很有意思,患有自闭症同时兼有学者症候群的肖恩·米菲在院长的力排众议下加入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这就比国产医疗剧中看似离经叛道却很快屈从国内医疗环境的海归精英的人物设定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毕竟架设戏剧冲突并不非得要靠近乎闹剧的“保大保小”之类的,从人物本身的设定来下手也是不错的想法。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主角作为一个自闭症,与常人存在交流障碍并且很难和别人达成共情,即便有着高超的医术,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超普通医生的大胆,不少同事和病人还是对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存疑的。

他人的质疑和肖恩·米菲在实际的行医过程的成长就构成了一条中规中矩的主线。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而主角的自闭症也让他的童年经历变得复杂,有家暴倾向的父亲完全不能认识到他的天才,因此对他只有厌弃。

在一次家暴事件中,父亲将他和弟弟养的兔子摔死,弟弟为了让他免受欺负带着他离家出走并充当了他的保护者。

不幸的是弟弟也在意外中身故,这两起事件也坚定了他当医生的意愿。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剧情中穿插的对弟弟的回忆也成了很不错的补足人物性格的支线。

整个自闭症的表现,行医过程中生死离别造成的触动以及在回忆弟弟时自闭症患者似有若无的感动由演员弗莱迪·海默演绎得惟妙惟肖。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这位演员大家应当是比较熟悉,童星出身的他在约翰尼·德普的提携下演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查理。

而他上一个出演的成功的角色则是《贝兹旅馆》中的精神病杀人魔诺曼·贝兹,可以说是相当完美地展现了诺曼·贝兹从一个善良懦弱的少年成为杀人魔的过程。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这部剧和很多美剧医疗剧一样,同样是以医疗病例作为支线推动主线的发展的。

同时还是有一些《豪斯医生》的风格在,比如说病例虽然不如《豪斯医生》里面那样神奇,但还是疑难杂症。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比如说为了获取良好的手术视野切除健康的肾脏,最后挽救了病症。或是将为了切除阴部肌瘤后不得不切断阴部的神经接到大腿内侧的神经上,以失去大腿内侧的知觉为代价拯救了少女的性生活。

并且主角也和豪斯一样,表现的侧重点并不在于疾病的治疗,而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提供上。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既然很多国产剧都效仿这种支线病例推动主线的美剧模式,就不应当让主线尤其是感情线过于赘余,要在支线上多下功夫。

而且冗长的感情戏给了观众更多时间咂摸剧中的瑕疵,反不如紧张刺激的施救能让观众爽快,又能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我们在美国的医疗剧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病例,并非臆想而成,而是真实病例改编,或专业人士根据其知识予以设定的。

因此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专业人士设置的剧情和病例就显得无从吐槽了,就容易让观众信服了。

所以编剧工作的展开,应当更加注意跨专业的合作,闭门造车当然是不可行的。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但联想到现在很多编剧挣着微薄的薪资,连进组都谈不上,怎么能要求他们去采风,去实践获取真知呢?

这部剧在手术过程的展现和对人性的讨论也不应被忽视。剧中迄今展现了开颅、肾脏摘除和肿瘤摘除等一系列手术过程,让人大感畅快。

其间也出现了主角冒着被投诉的风险为诊断出错率只有0.3%的病人重新检测的事件。

股骨坏死的患者父母为了不冒风险希望直接截肢,而妻子了解他爱动的天性怕他接受不了愿意承担10%死亡的风险保住他的腿。

甩了《翻译官》十条街,这才是我想看的职业剧

看完剧本来已经泪流满面了,最后海默的表情让我直接溃堤…第一次看到美剧中出现可以用激发人保护欲的可爱来形容的男主。演技在线,剧情紧凑,专业真的看起来好专业,不烂尾的话,五星保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