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都乡下吃宴席,为什么称"九个碗",不称"八个碗"?

穿什么好看


"九个碗"是成都乃至全四川农村对宴席的简称。

为什么会称为九个碗呢?

通俗点说就是宴席上有九个硬菜或者是主菜,这九个硬菜都是蒸菜,按照当地的风俗,一般都会有以下几个菜: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如图为四川地区的"九个碗"

"九个碗"是农村的标准宴席,不过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因此为了照顾这类人,办宴席的时候可以出七个碗。当然有穷人就会有富人,某些富人为了炫耀是可以做十一个碗的蒸菜。


四川有七个碗,九个碗,和十一个碗,为啥没有八个碗和十个碗呢?

这个跟四川的风俗有关,八个碗会让人们想到是八仙桌,八仙桌是做什么得呢?是乞丐们吃饭的地方,不吉利。同理十个碗也是同样的道理,四川农村喂猪都是用石槽喂的,石和十在四川话里同音,也不吉利,所以就没有了八个碗和十个碗......

大家好,我是司马,请关注我:司马不相如。司马为您推送成都最新的资讯和本地问题解答,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谢谢你,么么哒。


穿什么好看


顾名思义,所谓“九个碗”,也就是“九斗碗”是九样装在大碗里的菜。大碗,也就是容量超大的大碗,成都话,叫 “斗碗”,容量很大的碗。

九斗碗,也被四川人称为坝坝宴。为啥叫九斗碗,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中,九五至尊,九不仅是威严的象征,更是代表着多的含义。斗嘛,四川话为大。最大号的碗在四川农村中,九被称为‘斗碗’。从另一层意思上解释,“‘九斗碗”就是寓意着丰盛的宴席,不过这也是个象征,可多可少,但是不可为八或者十。

为啥不能放十碗菜呢,十,有谐音为石头,农村的石头是有啥用呀?所有喂猪喂狗的盆子槽,都是石头坐的,所以,怎么能吃十呢?石头不能吃,更代表了不尊敬。

也不能放八碗菜 ,再成都人的风俗里,放八碗饭的席面也是不吉利的,叫 “叫花子席”。这是个历史渊源,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很多叫花子都会前来贺喜或者哭丧,而主家一定是不能赶走叫花子的,还得大摆一桌宴席来款待叫花子,只不过,他们不吃九斗碗,而是吃八大碗,一人一万饭加菜,所以八大碗就是招待叫花子的宴席。

九大碗的第一碗,被成为“头菜”,一般都是蒸肉丸。一般十八个,因为席位上一般坐8个人,或者有钱的主人家,会上16个丸子,不差钱任性嘛,那就叫双圆子。其他的菜肴,也是粉蒸肉、夹沙肉、酥肉,肘子……为啥都是猪当家,因为物资紧张呀,生活困难呀,只能拿着二师兄出气了。 而且,因为当时的情况,不仅物资紧张,还实行控制供应,要准备请客人吃饭,特别是八桌以上的,主人家都要提前一年准备物资,除了准备粮食,就是养一头大肥猪,还有准备油,多不容易吃上一次九斗碗呀。


武汉壹周


田席

川渝,不管是八大碗还是九大碗,都称田席,也有称“坝坝宴”。

成都平原的乡下,把婚丧嫁娶统称“吃九碗”,但并非九个碗,而是对田席的简称。

传统田席有很多菜式,大多为“蒸、烧、㸆、烩”的菜式。例如“杂烩、板鸭、蒸鱼、夹沙肉、烧白、肘子、魔芋烧鸭、带丝蒸鸡、粉蒸肉等等。

其中“杂烩最为著名,用肉糕、烧丸、刀尖丸子、酥肉、蹄筋、响皮、黄花、香菇、玉兰片、猪肚舌组合成的杂烩,拼配成各种刀口型,有风车、有一封书、有圆宝等,再蒸几十分钟后翻入海碗中,灌汤即成。通俗称“什景杂烩”,配上墨鱼就叫“海味杂烩”,切成丝状就叫“攒丝杂烩”。与川菜顶级名肴“坛子肉”有九成相似,味也不逊于。

蒸鱼才是田席的拿手菜,大条的鱼或切条、或块、调味上浆、油炸皮酥脆后装碗,再浇炒好的豆瓣汁或泡椒鱼香汁,再蒸半个小吋以上。上菜时将蒸鱼汁倒入锅中勾芡后淋在鱼碗内,撒葱花就好。是田席最好的下饭菜。

田席开桌极快,一般搭灶在田坝里,几块砖头就把灶头搭起,几口大锅,架上比人还高的蒸笼,依上菜顺序上下排列整齐。几十张、甚至上百张桌上一字撑开,知客事、邻家孃孃些洗菜摆桌,一幅人间烟火气息。

蒸灶边上都会有几张大木板,下蒸笼、翻、扣、撒葱花一气呵成,接着又开始下一道菜,十分钟不到,齐活。

当然,田席也有很多忌,丧席不上烧白,而上粉蒸肉,是谓“红白喜事”;生日席不上“牛肉”是谓“忌牛马道”。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大致相同。

早年还有“包荷包”之项,快下席时,主人家会拿荷叶上桌,余下的剩菜以荷叶打包,再用麻绳系上,所谓“荷包”。桌上吃完了也没关系,主人另外也会包好带走。

这就是田席,不是菜,而是乡土,是巴蜀文化......



嗨Frank


民间生、丧、嫁、娶所办的酒席都称之为“甜席”,又叫“田席”。其类型有“七星剑”、“肉八碗”、“九斗碗”之分。所用食材当然以猪肉为主,杂以鸡、鱼;烹饪法以蒸、烩为主。多是就地取材,经济实惠,省而不费。

在川西平原,其格式菜多有:蒸杂烩、姜汁鸡、烩岷笋、沱沱鱼、蒸渣肉、甜烧白、咸烧白、甜咸肘子、清汤。其中渣肉,甜咸烧白,时子又称之为“四道皮”,加上“清汤”,又称之为“软九斗碗”。

“七星剑”多用于丧葬事,办席用于招待祭掉之人和乡邦弟兄,重庆一带谓之“办沱子会”。

观之“甜席”,其味型多以咸鲜和甜咸为主,对之川味中的其它味型,故名。

余曾听有名的老厨师讲,四川从前办席,不管是甜席还是鱿鱼席、海参席、燕鲍席、烧烤席、还是满汉席,酱油、豆瓣、辣椒等都多不使用,就是用,都极少。


手机用户1味觉世家


以前一桌坐八人,即8个座位,现在坐十人,即10座位。人多了不够份量,所以加一道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加一道菜提高了生活水平。……我有点李伯清哟。


明钊4


“九个碗”也称九斗碗,斗在四川话里是指容器大的意思,也是称赞其菜足量多的意思。九斗碗也是经常说的坝坝席、流水席,是当地的传统特色菜肴。九斗碗可以是七碗和十一碗,但绝不能是八碗和十碗。桌上的菜不能摆八个碗,是因为开席的时候一般会有叫花子(乞丐)会前来贺喜或哭丧。他们往往还打着莲花闹,走到哪唱到哪,见到什么唱什么,由于不管是红喜还是白喜,主人家都信奉“客走旺家门”的道理,对于前来捧场的乞丐,都要热情招待。只不过他们吃的不是其它客人的几样菜,而是一人一碗盖浇饭。这样一来,一张八仙桌,一面坐两人,刚好是八碗饭,所以川西民间就把放八碗饭的称做“叫花子席”。所以八碗是办席必须忌讳的


雨滴不是雨


最早是八个碗,亦叫八大碗,通用八仙桌,每桌八个人。改革开放后,园桌兴起,通常九人坐一桌。按每人一菜,就得搞九个菜。当然这里指的只是蒸菜一类。现在,大园桌坐九或十个人。

人数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大碗很快在八十年代就被九大碗取缔,九大碗俗称酒大碗,这也四川人爱酒多少有点关系。

吃九大碗早已成了吃宴席的俗称,吃九大碗通常是几十桌,九大碗全是蒸菜,要提前做好,大厨也乐于这样干,因为炒菜过多出菜是来不及的。

当你来到乡下某个村庄,你可能会重复着同样的宴席菜品,因为同一个大厨总是做着同样的菜,而不同的大厨其菜品就有变化。

九大碗(三蒸九扣)

1:芽菜扣肉(不是梅菜扣肉)

2:胖胖肉

3:夹沙肉

4:酥肉

5:杂烩

6:酒米饭(八宝粥相似)

7:清蒸鸭子

8:粉蒸鸡

9:肉丸(四喜丸子)

10:鱼(甜酸味或老干妈味)

11:肘子

12:猪头

13:排骨(粉蒸)

14:肥肠(粉蒸)

15:蛋卷(和包蛋)


醉梦空间


本人并非四川人土,但也比较爱吃川菜。关于为何不称“八个碗”,而称“九个碗”。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八大碗并非四川传统菜肴,而是满汉全席中的下八珍。八大碗最早是朝鲜族人家的菜肴,清朝乾隆时期,正值鼎盛。满汉全席在饮食业得到发展,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而朝鲜族的八大碗被纳为下八珍。所以四川的宴席就不会被称“八个碗”了。


第二,九个碗其实有十几道菜。但民间却有“吃十碗”是骂人为猪的说法,因为只有猪才吃石头碗。所以就不称为十个碗而称九个碗。

还有,“九个琬”也称“九斗碗”。九斗碗是四川地区传统菜肴。代表场面大气,菜份量够多,而且是传统的,自然没人称为“八个碗”了。


诗韵轩


谢谢,今天刚好看了川味的坝坝宴的介绍,居然晚上就看到了关于九大碗的问题。

九斗碗 ,也被人们习惯称作坝坝宴、流水席、九大碗、九个碗等,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同时,“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的意思。

而为什么不是八大碗呢,因为在做席的时候呢,会专门留一桌子的菜,来给那些乞讨的人来吃的,四川一般是用八仙桌的,所以一般乞讨者一桌8 个人。所以为了好听呢,就说九大碗了。

还有就是不能用十大碗呢,因为十同食,已经满了,所以不会用。

中国讲究谦虚,九为数字的最大,还有就是九九归一。用九来表示主家的菜特别多。


带着孩子轻松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