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最近,游戏玩家的火气有点大!据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首次把“游戏成瘾”纳入到精神疾病中,与赌瘾并列为“由成瘾行为导致的疾病”。

啥?好端端地玩着游戏,怎么就被鉴定成精神疾病了呢?很多普通人都有起早贪黑打游戏的黑历史,更别说还有以游戏为生的电竞选手了。

所以看到这则新闻,玩家们纷纷“皮”了起来:

“原来,我身边90%的人都是神经病……”

“既然如此,我能请个病假吗?”

“游戏成瘾要吃什么药?王者农药!”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话说回来,很多家长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游戏成瘾属于精神疾病”这个论断,会不会助长把孩子送去网瘾学校“电疗”的做法?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药娃表示,凡事都有度,打打游戏属于正常爱好。痴迷到啥程度才算“游戏成瘾”?咱们可要好好念叨念叨。

莫慌!“游戏上瘾”还只是提案!

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添加到《国际疾病分类》(ICD-11)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

《国际疾病分类》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疾病分类方法,可以理解为WHO给全球卫生专业人员和医疗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工具书,帮助其了解已经存在的和最新出现的疾病。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如果多查查资料,就会发现这最新一版《国际疾病分类》其实是“预先预览版”。也就是说,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疾病范畴还只是个提案,目前尚处于公开咨询和商议阶段。

游戏业界和学术界对于游戏障碍是否属于精神疾病存在较大的争议。提案能否通过,还要等到明年5月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经成员国投票才能确定!

不过即使最终通过了,也不用太过忧虑。因为在WHO的定义里,游戏障碍的诊断标准可是很严格哦!

怎么样才能算“游戏障碍”?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在WHO官方文档中,“游戏障碍”和“赌博障碍”放在一栏,属于一种有害的成瘾行为。在官方定义下,“游戏障碍”是一种具有可识别明显临床症状的综合征,这些症状与反复玩游戏而导致的痛苦或干扰个人功能有关。

它有以下几种明显的特点:

  • 对游戏失去控制力;
  • 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
  • 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行为仍然继续或升级;
  • 对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
  • 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这个诊断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要长期!反复!造成重大损害!还要不后悔!

可以看出,公众眼里的“游戏成瘾”,和WHO所提的“游戏障碍”不是一个概念。并非沉迷游戏的行为都可以诊断为“游戏障碍”。

——我平时没有别的爱好,每天下班回家就打开电脑玩游戏,一口气玩到12点才睡觉,这算是上瘾吗?

——当然不算!与游戏相比,如果工作和生活更重要,就不能算游戏障碍。

但为了玩游戏,有工作要做却不去做,该写的作业不肯写,甚至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比如打游戏打到腱鞘炎还不停,这些则都属于“游戏障碍”的症状。

这些患者明明知道很多负面影响是游戏造成的,精神很痛苦,却控制不了自己,甚至不玩游戏就会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乃至大喊大叫,付诸暴力。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与普通玩家不同的是,他们无法再承担以往的社会角色,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

游戏让人如痴如狂,如何找回理性?

任由游戏支配生活的人,是可悲的。但是摸着良心说,在玩家的世界里,不上瘾的游戏往往等同于“无趣”,而对一款游戏最大的赞美则是“有毒”“通宵爆肝”……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要管住自己,当个理性的玩家,很难!

电子游戏的设计思路,就是帮助人们快速获得成就感,即所谓的“上瘾”。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人类的大脑相对于长期目标,往往更喜欢短期奖励。玩游戏时你也许会想:“再玩5分钟就停了!”但你的大脑会让你难以控制自己,一把又一把玩到深夜——“扶我起来!我还能战!”

游戏成瘾被列入精神病了?身边“患者”太多……痴迷到啥程度才算?

当人们在游戏中较为方便地得到快乐感时,学习、工作等需要坚持的事情就显得极为枯燥了。故而在不开心、焦虑、紧张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用娱乐来缓解压力。

医学中的“瘾”指的是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除了游戏成瘾之外,购物、刷手机、看剧、自拍、暴饮暴食等也会成“瘾”。这种方式只是缓解了压力,暂时逃避了现实生活中的不愉快,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产生了恶性循环。

作业写完了吗?

找好工作了吗?

升职加薪了吗?

对象找到了吗?

……

只要这些外在压力还在,

人们就会一直沉迷下去。

当你明白了成瘾机制,电子游戏的光环就会渐渐退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状态。焦虑症、抑郁症患者都有“上瘾”的症状,一旦对游戏上了瘾,最好去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早期干预哦!

毕竟除了游戏,生活中还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