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本月15日起,原龙泉公园山下部分除文明湖以外区域开启“封闭”施工模式,非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出。

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两山”(东宝山、西宝山)景观提升工程处于实质开建阶段,先期启动的是象山公园三个出入口建设,总工期180天。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山地公园——象山公园(上图为效果图),将升级整合中心城区象山周边公园绿地资源,完善园林景点和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效果,满足市民在城区休闲健身的需求,现阶段总规划面积134公顷,分两期建设,建设周期两年。

提到象山公园,不得不提到象山。

长期以来,象山作为荆门中心城区的生态核心、城市绿肺、文化源泉,是城区市民登山锻炼、观光休闲的首选之地,承担着彰显城市生态文明形象,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伴随城市前进的历史进程,象山虽不断变化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多种原因,导致山上基础设施滞后,服务功能缺失,文化挖掘不足,已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深入贯彻我市“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东宝山、象山“两山”建设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两山”景观提升项目围绕将东宝山打造为生态之山,将象山打造为文化之山的定位,进行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两山”建设总面积1020公顷。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75公顷,计划总投资8.9亿元。其中,东宝山区域规划整治范围北抵月亮湖广场、南达荆门市植物园、西至焦柳铁路、东临石化厂区,总面积约441公顷;象山区域北起海慧路、南抵蒙泉路、西接天山路、东至象山大道,总面积约134公顷。项目规划形成“一核二环三区四园”的空间结构。“一核”指两山辐射范围内的中心城区,通过两山治理之后将中心城区建设成集健康、休闲、文化、绿色于一体的山水园林市区;“二环”指东宝山沿山环线和象山沿山环线;“三区”指文化主题区(道家文化、佛学文化、关公文化、荆襄古道文化)、健康养生区和生态科普区;“四园”指东宝山公园、千佛洞森林公园、象山公园、荆襄古道遗址公园等四个重点建设的休闲公园。

先期启动的象山区域建设,将通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文化再现、功能完善等措施,进一步升级改造原龙泉公园和象山片区,集中打造我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山地公园——象山公园。象山公园现阶段总规划面积134公顷,分两期建设,建设周期两年。其中,2018年完成象山公园三处入口建设和景观提升,2019年完成象山景观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象山公园建设将融合荆门本地陆九渊——象山文化、老莱子——道教文化、荆襄古道——驿道文化、象山书院——书院文化,打造出具有荆门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提高荆门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象山公园升级整合了中心城区象山周边公园绿地资源,完善园林景点和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效果,满足市民在城区休闲健身的需求,通过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山体林地生态资源,打造大型区域性生态休闲绿地,有效发挥城区山地的绿肺造氧功能和生态循环作用。由此,将其打造成城市名片,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效果图:公园南入口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效果图:文明湖渡槽

荆门有诸多“象山文化”元素

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文化。

以荆门为例,象山文化,源远流长,首推则是与“孔孟老庄”等多位思想大家齐名的一代鸿儒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年),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齐名理学大宗朱熹,明代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公元1191年,已五十三岁的陆九渊来到荆门任知军,他在任期内,刚正廉明,为荆门的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修筑荆门城墙,改革官场陋习,改变旧的风俗习惯等,荆门的民风民俗得到很大改善,他也受到荆门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后来荆门人民为纪念他,在象山脚下修建了陆夫子祠,世世代代予以祭祀纪念。

在陆九渊心学理论的指导和荆门人民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荆门之政,也逐渐形成了扎根荆门本土,并不断演化发展的象山文化,其核心是:“以宇宙为参照,以天下为己任,昂扬主体意识,存养善良本心、自强不息、克难奋进、以道济世、鞠躬尽瘁”。文化传承离不开载体,作为本土特色文化的杰出代表,象山文化在荆门传承的800多年历史中,文化载体形式多样,不仅有陆夫子祠、象山市场、象山社区,还有九渊路、象山大道、象山一路、象山二路、象山三路、象山四路,以及象山小学、象山中学……一批纪念陆九渊的景点和以象山冠名的单位、学校、道路、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随处可见,我市还有荆门市陆九渊研究会等,象山已成为我市的城市符号,烙印在市民的记忆深处。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效果图:海慧渡槽北入口

荆门,建设象山公园 打造城市名片 未来的荆门会越来越美!

效果图:东大门入口

象山公园定位为“山、园、院、游”一体化

15日,象山公园三处出入口正式开工建设,也让广大市民对其建成的景象充满了期待。象山公园有何定位?将如何打造?

象山公园的总体思路为:东入口(原龙泉公园片区),开放象山门户,梳理山水关系,打通上山通廊,再现城市记忆,突出象山文化;北入口(海慧渡槽片区),打开入口界面,装饰桥体,增设通道,栽种景观树种;南入口(天池路片区),增加上山通道,布设生态停车场,优化游园水景,凸显观赏植物。象山公园建设确定为“山、园、院、游”一体化发展方向,针对文化建设内涵提出了重塑场地文脉,突出象山文化的策略,着力建设文化精品游览线路。

其中,象山文化线——“走进象山”,以象山文化为核心主题,通过大门牌坊、夫子讲经雕塑及文峰塔等景点串联形成象山文化主轴线路,沿线建设象山文化长廊、陆九渊文化纪念馆等主要景观。象山文化长廊建设位于象山公园东入口竹皮河滨水景观廊道,通过对园内现有景点的提升和文化解读,集中展示以龙泉书院、讲经台、绎志堂等为代表的书院文化,以全忠祠、孝隐亭、孝子田、孝子井为代表的忠孝文化,以三台八景、龙泉十亭、文峰塔等为代表的园林文化和陆九渊、老莱子、三苏等象山相关历史名人。陆九渊文化纪念馆位于原龙泉公园盆景园内,通过整合原有场馆设施,设立心学堂、八政堂、陆学研究会馆等,宣传展示象山文化,介绍陆九渊生平事迹,打造多位一体的陆夫子文化展示中心。

荆门记忆线——“印象荆门”,通过建设步道地雕、浮雕景墙、创意雕塑等园林小品设施,重点描绘荆门历史变迁、文化文物、风土人情等,将园内科技馆改建成荆门印象馆,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集中展示荆门本土文化。

由此,一个全新的象山公园徐徐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