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还记得去年黄磊拍的那部《深夜食堂》吗?

没错,就是超过10万人在豆瓣打出2.8分的那部。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部片子最令人诟病的地方在于——

它简单粗暴地复制了日本的拍摄模式,但不好意思,

日料店、居酒屋、和服……

这不是中国的深夜食堂。

那么,哪里才是最中国风的深夜觅食处?

有什么地方才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吃过的宵夜档?

小猩的答案一定是:

烧烤。

而现在,终于有一部专题片,走进中国30个城市的500多家传奇烧烤摊。

把“烧烤”这个人间美味搬到了屏幕前——

《人生一串》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截止到现在,这部纪录片的播放量已经超过300万

豆瓣评分9.0,B站更是祭出逆天高分9.8

话不多说,先上几张动图感受下片子里的江湖风味。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在过往的美食纪录片里,最缺少的一点,

无疑是,“烟火气”

但在《人生一串》里,呈现的都是街头巷角的饕鬄盛宴。

是你能够一边看片子,一边把外卖叫到面前,

最随处可见的人间美味。

而第一集,就来势汹汹。

题目:无肉不欢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如果说“串”,是中国烧烤的基本形态。

那么“肉”,就是人类烧烤的共同主题。

简单直接,这一集讲肉。

首先出场的,是来自西昌的烤凉山小猪肉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层层腌制的猪肉,滋味鲜美,肥而不腻。

秘诀不是火候、鸡精,而是出生地。

这种大凉山里出来的宝贝,既有家养土猪的岁月风味,又有小乳猪的细嫩口感。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肉皮外面焦香,里面充满胶原蛋白。

混合着肥肉烤出的油脂,咬一口,又香又弹,口感奇妙……

(欸 ,怎么写成了美食推文…)

紧接着,是云南昭通一口一串的牛肉小串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种牛肉要用猛火快烤,半熟即食,肉质鲜嫩。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吃完牛肉,再吃羊肉。

镜头来到新疆与世隔绝的罗布人村落,大把大把的红柳烤肉正散发着浓郁腥香。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种美味无需复杂,一把盐,就能把罗布羊的鲜甜完全释放。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当然,还有名震中外的烤全羊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摒弃明火,将整只羊入馕坑中闷烤

烤出的全羊浑身透着棕红色的光泽,芝麻遍布,香气四溢

而在以海鲜为生的广东,烧烤档里少不了的必然是生蚝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肉质Q弹的湛江烤生蚝,汁水饱满,味道鲜香。

配上蒜蓉、剁椒种种酱料,细嫩爽滑。

正所谓,“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烧烤,才是生蚝普及的幕后推手。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实不相瞒,看完第一集小猩就忍不住叫了份烧烤……

本以为这部片子会维持这种深夜报复人类的的态度。

但才第二集,就画风一转,走起了暗黑风

标题也很直白:比夜更黑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顾名思义,这一集讲的是烧烤界的黑暗料理。

黑暗到什么程度呢?

片子开头,还特地放了一张“警示图”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部分内容可能引起不适,请酌情捂眼观看”

嗯,接下来的内容,小猩也想这么对你说。

首先是活烤毛毛虫、烤蝉蛹、烤蝉娥

在烧烤档前,蝉的一生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这还不是重点,接下来还有……

慢烤猪眼。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爆烤猪鞭。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烤羊球,嗯,就是羊睾丸。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以及一大碗的烤脑花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当然,还不止小猩说的这些……

能把这些食物做成专题汇成一集,小猩只想说,这个导演真有勇气

然而,这部纪录片优秀的,并不仅仅是选材的大胆。

正如小猩前面所说,这个片子透着一股浓浓的“烟火气”。

换句话来说,就是接地气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无论是食物还是场景,都流露出浓浓的市井风味

这在以高雅自居的纪录片而言,无疑是一朵奇葩。

而最奇葩的,莫过于旁白

毫不客气的说,这个旁白,是小猩见过最“俗”

最有趣的纪录片旁白。

抛弃一昧的官方播音腔,第一集的旁白听起来就像是坐在屏幕前说戏的葛优。

配上一边幽默一边正经的文案,总有一股莫名的搞笑气氛。

例如,屠夫剥羊皮的手法,他形容这是“轻松写意”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羊:你说什么???

面对远近驰名的生蚝,他说人家“生来被烤”。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你考虑过人家生蚝的感受嘛……

而更难得的是,对比一向严肃认真的纪录片,《人生一串》无处不在的可爱

温情

比如有一幕,烤蝉蛹的店家对着镜头后的摄影师邪魅一笑:

我给你留两个?要不我都吃了?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吓坏了的摄影师来不及反应,使劲摇了摇镜头。

隔着屏幕,小猩都感受到摄影师的惊恐。

又如,经营着哈尔滨老太太烧烤的老板在镜头前自问自答: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老妹儿,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黑吗?”

“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看似玩笑的“烧烤金句”,却在无意间道出了平民百姓的汗与泪。

在豆瓣上有人指责这部纪录片,

“能学到的东西不多”

“叙事结构传统”

“像是综艺节目”

对于这些观点,小猩无法完全同意

纪录片发展到今日已然成为一种高雅的、趋于形式般的影片类型。

人们不再往拍摄风格上创新,以致于看见别具一格的内容首先崩出的是“怀疑”二字。

是的,这部作品不完美。

但至少它改变了千篇一律的纪录片解说、文案、手法。

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和内容,诠释了真正中国的“深夜食堂”

烧烤串串大排档……这才是中国版《深夜食堂》!

当观众在看完节目后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启一顿烧烤盛宴

那它就一定是成功的。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看完就很想吃怎么办?

回到纪录片开头,别忘了还有这么一句话:

最好吃的烧烤,就在你家楼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