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白岩松评世界杯,国足不行就是因为钱太多,他的这个观点有道理吗?

谈天说球


白岩松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中国国足除了张玉宁,其他球员基本都在中超联赛踢球,为什么中国球员不能走出去?水平不够,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超太有钱了,相当多的球员在中超挣的钱,比去国外挣得多得多。因此,不仅不出去,出去的球员一有召唤就立马回来。”

首先,十分佩服白岩松老师敢说真话,不怕得罪人,这点比那些在足球圈混的媒体人要强得多。白老师话说的不好听,估计很多球员也不爱听,但却是实话。为什么现在留洋的中国球员越来越少了,不仅如此,那些仅存的出国留洋的青少年球员只要得到国内俱乐部的邀请就义无反顾的回国。为什么?因为钱。钱是好东西,人人都爱钱,但和留洋前辈杨晨、孙继海、范志毅们相比,现在的球员少了一份对足球的信仰,缺乏忍受孤独寂寞的耐心,为了钱他们可以放弃曾经的梦想。当然这和中国足球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随着资本的进入,中国足球越来越火,球员薪水也水涨船高,比在国外要高得多,在国内就可以安逸的拿到高薪,谁会这么傻去国外忍受冷板凳呢?这就导致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脱轨,中国球员水平不升反降。

但是如果中国足球总是这样是难以进步的,泡沫总会有破的那一天。俱乐部应该把资金投入到青训领域,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让他们对足球有一份纯粹的热爱。而不是一切“钱”看的功利主义!


搜达足球


岩松老师这个说法我觉得有道理,虽然有一点点片面,但是确实说明如今国足存在的很多问题。

我也不想去讲很多的大道理,只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大家或许就能够懂得白岩松老师所说的深意!


曾经伊拉克的国足一度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为他欢呼,为他喝彩。因为那一年打入世界杯的时候,他们国家正在经受着战乱,在他们国家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平坦的足球场。

而当他们的球员走入球场的时候,更是让人心酸:一个队11名球员,脚上的球鞋,各种牌子的都有,一看就是非常廉价的地摊货。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球队,他们能够在世界杯的比赛里展现他们的热情和努力。

他们没有大别墅,没有豪车,没有钱,甚至连一双好鞋子都没有。但是他们能踢出好球!

不说别人,我们也说一下自己的国足。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一提起国足,都连连摇头。但是你知道吗?在1913-1934年,这二十几年的时间,亚洲一共举行了十次亚洲远东运动会,而在这十字运动会里,中国国足拿到了九次冠军,一次亚军。

那时候的中华,水深火热,有些队员甚至是饿着肚子去训练。他们能有资深的教练,也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后勤团队,更没有各种高薪和奖金。

但是他们的足球,能够连续数十年称霸亚洲。

有时候,当你拥有太多钱的时候,是不是一定程度磨灭你的意志呢?

有些事情点到为止,不必多说。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您的关注。

泉说体育


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高薪的确容易让球员失去继续拼命的动力。

如今2018俄罗斯世界杯赛程已经进行过半,虽然我们国足再次没有意外地无缘世界杯,但是中国球迷们依然是对世界杯充满关注,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在思考国足如此困境的原因,比如名嘴白岩松就提出了他的观点。


众所周知,白岩松也算是一个铁杆足球迷了,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这届世界杯我们除了国足没有去,其他的什么赞助商、球迷、各种商家都去了。他也说过国足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薪资水平太高。

我认为他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在如今这个中超金元足球的大环境下,各种破纪录的转会费以及高薪让人惊叹,只能说球员们的能力配不上薪水和转会费,对于他们来说既然已经有了高薪,何必再去拼命训练提升自己呢?



热爱足球,热爱体育,敬请关注“玦代双骄”,为您带来更好的回答!


玦代双骄


国人对中国男足进不了世界杯,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如白岩松所评价那样,一是水平不够,二是俱乐部太有钱。这不正点出养尊处优培养模式么?这和家有娇娃,公子哥,娇小姐有何两样?凡是养尊处优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儿女,有哪个会争气?

恐怕很多人一提到中国男足,就会摇头,无奈,甚至不屑。这种现状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松、散、懒来形容外在的疲沓,而缺乏进取精神才是内心的原因。因此,对于中国男足来讲,无论是内因还有外因,都是一付怂包软蛋的架式。

我们都知道,闯入世界杯的球队,那都是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使命感的球队,球员们个个都是血性男儿在拼,因为他们不想给国家丢脸,不想本国足球蒙羞。可是再看看中国足球队员,挣着高薪,把足球当成了很体面的工作,可是他们有那种为国豁出命的精神吗?再者说,足球是特别强调团结、配合、技战法的项目,更有超棒的体能和战术素养,而这些国足的公子哥们,都不具备,他们拿什么去给国人争气,给国家争光!

中国足球,你的精神在哪里?


寒石冷月


白岩松评世界杯,国足不行就是因为钱太多,他的这个观点有道理吗?

白岩松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中国国足除了张玉宁,其他球员基本都在中超联赛踢球,为什么中国球员不能走出去?水平不够,这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超太有钱了,相当多的球员在中超挣的钱,比去国外挣得多得多。因此,不仅不出去,出去的球员一有召唤就立马回来。”

关于中国男足的事情,遗憾与失望的比较多。但有几点至今让人费解:

一是男足进不了世界杯,但是钱挣得却不少。

二是男足进不了世界杯,但是脾气却不小。

三是男足进不了世界杯,但是派头却不小。

所以就我来看,男足的问题恐怕真是在于钱的问题,也就是白岩松所说的钱太多了。为什么这么说,我有几点理由:

第一,金钱主义至上,会损害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信仰、追求造成影响。

第二,即使是要挣钱,也要挣钱有道,要是靠本事和能力挣钱。现在来看,就男足的这个水平,如果挣那么多的钱,肯定是不值得的,是有巨大问题的。

第三,男足的进步,还得要从基础抓起,要从机制的活力抓起,要能够让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可以进入足球队,要通过活力与压力共同来推动。


碧翰烽


白岩松的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人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国足不行,很大的原因就是中超赚钱太多,球员们失去了更加努力的动力,不再将留洋提升自身能力作为标准要求自己。

白岩松最近在他的节目《白看世界杯》中提出了国足为什么不行,进入不了世界杯的观点。白岩松将矛头直指中超:“中国队为什么不能走出去?水平不够,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中超太有钱了。”白岩松表示,日本球员追求在海外发展,认为回国踢球是堕落,但中国球员却因为中超太安逸而丧失了出国踢球的闯劲。


虽然现在中超联赛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联赛,但是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比欧洲的二流联赛都差距很大,更不用说与欧洲5大联赛相比了。所以在中超踢球,球员的水平可想而知,进步的速度也会非常缓慢,甚至会埋没一些天才球员。

中国球员现在都喜欢在中超效力,而不是去留洋,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超的工资太高了,可以与欧洲5大联赛相媲美,甚至还要高。所以中国队现在基本没有留洋的球员。


本届世界杯日本11人首发名单中,有10人在欧洲踢球,韩国也有6人在海外踢球,在与大腕们的过招中磨练了超强的作战能力。而中国队只要不出国踢球,就只能接受被踢出局的命运。所以中国队在亚洲与韩国、日本这样的一流球队差距很大,而且短时间内也难以弥补。

中国队想要闯进2022年世界杯,现在来看还是希望渺茫,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足联改革之后的世界杯,亚洲区如果能有8.5个名额,再加上现在大力推进的青训工作开花结果,也许未来中国队会再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舞台上。



大鹏老师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球员这几年收入大幅度增加,导致的一个消极后果是,阻碍了球员走出国门留洋,毕竟在家门口就能赚这么多钱,谁还傻乎乎跑去国外?但问题是,中超能够培养的最顶尖的球员,他们组合在一起也不能帮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不留洋,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说是很大的阻碍。

就像U23政策一开,各大俱乐部纷纷开高薪把那几个国外留洋的年轻球员挖回国内。韦世豪这样曾经言之凿凿表示自己不踢出来绝对不回国的人,最后还是难挡金钱诱惑返回中超。现在中国球员已经不是能力够不够留洋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野心去留洋的问题。如果连这份野心都失去了,中国足球就只能呆在国内闭门造车了。

但是,中国足球也穷过,那时候照样还是不行,因此金钱绝对不是阻碍足球的最主要原因。像是英法意德西这些国家,他们的球员收入水平也不低,但他们仍然是足球强国。而且在中国,毕竟能赚高薪的球员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球员还是要为生计奔波。所以,钱会阻挡一部分人留洋的热情,但其他人呢?

如果钱真的是职业足球的原罪,那么梅西、C罗,可能在腰缠万贯之后早就失去了对足球的野心,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最主要的问题,或许还是出在个人身上,自己不行,也就看任何东西都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了。


菱镜头


白岩松评论天下事“几十”年了,我认为:“国足不行就是因为钱太多!”这句评论之语最靠谱!
这句话道出了国足冲不出中国边境,只能在国内耀武扬威。有时候经常出国,也是花国库之全国人民的纳税钱打友谊赛。猛然来了一场几国邀请赛,还要坐包机显摆显摆。看见国足踢球,就像看“女人逛街”,看上去挺美,好看啥子用也没有。


欧美球员踢球是为了挣钱而不懈努力,而国足踢球是为了多出场表演而“捞钱”。

欧美足球明星是一脚一脚踢出来滴,没有真功夫好表现,立码走人,哪儿凉快去哪儿呆着。而国足谁的钱多关系硬,永远是足球场上的常青树,一年四季花红绿叶!

一个人有钱了,奋斗的劲头立码打折。工作只是像征性的,没事可干无聊呗。消遣而已!

一个人钱太多了,想挣更多的钱,肯定首先选择熟悉的行业,花小钱搞圈子,轻轻松松去赚钱。对买彩票发大财的事想都不想。

国足不也是一样一样滴!反正国内就那么几个踢球的,哪里钱多哪里钻,不是靠脚的功夫,而是比拼谁的“腰包”鼓。拉伙搞关系,球员上场不是比功夫而是比“票子”!国足的钱太多了,太容易挣了。真正的足球人才在“放羊”,踢球的在想方设法狂“捞”钱,因此,国足永远在国内转圈,踢世界杯那只是美丽的传说而已。信不信?因为,白岩松评了:“国足钱太多。”就是踢球射不进门,不是上天,就是出界!


何由之


白岩松评世界杯,国足不行就是因为钱太多,他的当然是有道理的!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些国内球员的身价,已经达到欧洲二流球星的水平。而以上所有球员的薪水和奖金其收入更是达到或超过了欧洲二流水平。但是中国国内的球员实际水平恐怕连亚洲二流都算不上。比如虽然中超球队已经两次获得亚冠冠军,在亚冠比赛上也能取得对日韩澳球队的优势,但是一旦没有外援,中国国家队甚至连进入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都跌跌撞撞,更别说是闯入世界杯了。

因而水平远低于其身价和收入就是中国足球队员的一个特别奇葩的存在。这样带来的后果必然就是不会努力踢球,更不会努力从外援和外教身上学习技艺。从而使中国足球在疯狂烧钱后,其实只换回来了一个虚假繁荣的场面。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在于中国足球没有按照足球运动的规律办事儿,任何足球发达国家都有充足的青年后备人才储备,从而能够建设起从低级到顶级的足球联赛体系。从而使塔尖的国家队能够保证使万里挑一、甚至十万里挑一。所以虽然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铩羽而归,但是其实他们在2000年欧洲杯上,三战仅积1分也是作为卫冕冠军小组赛被淘汰。但是德国队以2006年本土世界杯为契机,积极选拔青年队员,推行青春风暴,2014年获得巴西世界杯冠军团队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夺得第三名的成员。我也可以在这里预测,再过5-10年德国队还会像他们历史上那样再次登上世界之巅。而中国现在的足球注册人员只有不到一万人,不要说和德国、日本等国数百万人无法相比,就是连只有30万人口却有2万足球注册球员都比不上。而足球人口极少的后果就是,盲目烧钱的职业化,只会迅速吹鼓这些不职业的职业球员的腰包和肚皮,而不是提高他们的球技。

因此是时候,对职业球队进行整顿了。现在应该大幅度提高职业球队的门槛,将中超球队的数目减少到8支,赛制改成常规赛和季后赛模式,所有比赛成绩要加上U21预备队联赛、U19预备队联赛、U17预备队联赛及U15预备队联赛的成绩。没有建立完备预备队的中超球队直接踢出中超联赛。


地震博士


让我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国足钱太多,没毛病。为什么钱多?

①国人捧,媒体吹,无论战绩多差依然有关注度,依然有超级流量包扶持。

②上面热爱足球,苏宁恒大淘宝,包括权健这些都属于典型的见风使舵的大企业。如果乐视也搞足球,说不定能逃过一劫你相信吗?

③足球本身就是个好运动,先天自带流量包。

因为有大量观众,因为有投资方不计成本的持续投资,所以足球运动员的收入自然就水涨船高了。就像一个坐拥500万粉丝的大主播,即使她天天就在镜头前发呆,一个月也几十万妥妥的,毕竟群众基数在这,关注度在这。


因此单纯把国足一直上不去的原因归结为球员钱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本事咱让所有人都不去看球,场场空场,媒体不吹,各大网站不给流量,你看球员工资还能上去吗?但这些假设都不切实际。

国足一直以来上不去的原因我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害的,家长的观念害的。为了那几门升学考试,电子游戏不能玩,体育课也经常被占,艺术类的课程干脆也停了。这种大环境下,能有优秀的足球苗子脱颖而出吗?教练我想踢球,妈妈我想踢球,爸爸我想去踢球,你试试100个家庭里有多少个敢去下这个赌注?

目前国内能提上球的孩子,大部分属于家庭环境优越,不缺吃喝,即使以后一无所成家里一样能养着的家庭。或者父母思维开明,不想让自己孩子走自己老路,让他去做他想做的事。


媒体喜欢把国足输球原因归结于球场太少,教练太少等客观因素。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踢球的孩子太少了,他们喜欢足球,但迫于现实,只能藏在心中。

我生活的地区附近有不少大学,足球场也不少,但真没见过绿茵场出现有人争抢的现象,绝大部分时间球场都是留给情侣散步,拍照,晒太阳的存在。

国足想要在世界场上有所斩获并不难,把足球列入高考科目,占个50分,甚至100分,你看几年后行不行?

但如果通过这种强制全民参与的方式来提升足球成绩,未免有些反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