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推門聽課,到底為誰好?

“推門聽課”,一個漂亮的詞語,實行起來並不那麼漂亮,只有尷尬,難見實效。

一,推門聽課”體現管理者的無奈,有違初衷。本著加強對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能力提升的目的,其實沒有說的那麼好聽,反而叫人覺得對老師不放心,不信任,進行監督成分多吧。領導能做專家指導嗎,未必,既然能站在講臺上,應該都有一定水準的老師吧,領導能幹什麼呢?無非就是想看教師備好課與否,課堂效果如何,控制能力怎樣等。一句話,監督作用大於其它目的。

推門聽課,到底為誰好?

二,“推門聽課造成教師課堂教學思路的干擾,給很多老師,尤其年青老師增加緊張感。如果推門聽課的領導是為了促進教師成長,那麼提前打招呼或者乾脆點名要求其開公開課,都比推門聽課要好。上課是也是一個創造性藝術性過程。如果一個作家正在搞創作,突然有人打斷他,創作效果如何?雖然教師課前備好了課,很多老師還是很反感,干擾了日常教學秩序。把老師當賊一樣防著,什麼感覺?就算領導想知道教師的上課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生去了解啊,推門而進,既不尊重人,又造成對教學進程的干擾。如果推門聽課的領導是為了促進教師成長,那麼提前打招呼或者乾脆點名要求其開公開課,都比推門聽課要好。根據我的瞭解,不喜歡“推門聽課的教師還是不少的。

推門聽課,到底為誰好?

三,“推門聽課”造成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干擾。經常有人突然進入,也打亂學生的思考,影響注意力有時個別家長隨便找人,課堂多少引起干擾,打斷教學進程,推門的“不速之客”,表情多半嚴肅得很,造成氣氛不協調,領導,教師和學生三者都沒趣。學生看到推門聽課也會緊張。他們發現臺上教師與日常的狀態不同時,難道還能夠表現正常嗎?

既然都覺得“推門聽課”不合適,何必費力不討好,把課堂教學的自由空間交還給老師和學生吧。做好宏觀調控,體現了管理者智彗,有利於管理,有利於老師發揮教學水平,關鍵更利於學生的學習。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領導就做好主管吧。

我是京京,追求原創,喜歡與大家分享回答問題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