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腾讯门前是非多

在拥有8.2亿微信支付用户之后,微信支付正式取消了信用卡还款的免费午餐。

微信日前公告,自2018年8月1日起,信用卡每笔还款按还款金额的0.1%进行收费,此前5000元的豁免额度也将不复存在。照此计算,今后用户使用微信信用卡还款,每还10000元,将交10元的手续费。

微信也借此机会将客户进行了分层,据悉,高端用户在此次调整中不受影响,微信理财通黄金、铂金会员以及部分定投用户通过理财通还款可以享受免手续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用户扩大到一定规模之后,基于商业盈利的考虑,免费是违背商业逻辑的,但很多消费者对此表达了不满,不少消费者表示,微信信用卡还款非必需使用的业务,如果收费的话,以后会选择用银行卡、银联或者支付宝等通道进行还款。

对于微信支付此次信用卡还款收费,有媒体总结发现,自从微信支付横空出世以来,几乎是一年推出一项收费服务。

2014年,三岁的微信正式推出带有支付功能的新版本,也是微信支付问世,面临“冷启动”的微信支付凭借2015年春节的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正式成为帮助微信支付撬动地球的支点,也正式开启了微信支付的收费之路。

从微信红包开始,大量用户为了提现开始绑定银行账户,并且把钱转入微信钱包用于消费和理财。2015年,微信支付正式开始转账限制,一个月2万以上开始收手续费;2016年3月,腾讯开始对提现收费,而且免费门槛只有1000元。用户把钱转到腾讯钱包不收钱,现在转出去就要收钱,一进一出用户就要损失。于是,很多用户在找绕开的办法,譬如还信用卡;2017年12月的时候,微信开始针对信用卡还款超过5000元的用户收取手续费;2018年,微信对除高端理财用户之外所有偿还信用卡的业务都收费。

腾讯门前是非多

有意思的是,在宣布取消信用卡还款“免费午餐”当日,一组微信支付用户的数据出炉,有分析指出,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实属无奈之举,要怪就怪微信支付用户增长太快,面对8.2亿用户,来自银行的通道费令微信支付不堪重负。

二、腾讯门前是非不断

信用卡还款收费关乎老百姓的钱袋子,微信给出的收费理由也未能阻止网友的声讨。有网友表示“提现要钱、还信用卡要钱,那我们的零钱放在微信上,怎么没给我们利息?”,还有网友表示“大不了我去银行还,反正现在现在下载一个手机银行APP应该就可以了,不用跑银行”。

信用卡还款收费引发热议并非孤例,一年多来,腾讯门前颇有些是非不断的意思。

最大的热点莫过于去年以来腾讯对抖音以及今日头条开展的自卫反击战。从今年春节开始,抖音爆发性增长,抖音的崛起不仅仅在夺取用户时长,更展示了社交视频化的可能性,而来自Quest Mobile的数据更是给了腾讯当头一棒。

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报告的数据显示,在用户时长争夺战中,短视频增幅达521.8%,从2017年3月的1.5%上升至2018年3月份的7.4%。另一边,即时通讯,用户时长从去年3月的37.0%下降至32.2%。

有互联网业内人士断言,如果腾讯不能成功将抖音日活用户控制在2亿-3亿之间,抖音在今明年很有可能会把QQ从移动互联网第二APP拉下来。

得意的张一鸣在展示抖音全球化成果的同时不忘diss腾讯,“微信的借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也挡不住抖音的步伐。”马化腾长久以来维护的人设被刺穿,不得不在焦虑之下应战“可以理解为诽谤”。

进入6月,头腾大战更加白热化,马化腾和张一鸣纷纷公开指责“黑公关”,而腾讯对于今日头条系产品的全面封杀,再度激化了矛盾。曾经在腾讯就职,且多次为腾讯撰文的程苓峰为此都写下《腾讯的两难》,直指腾讯“做裁判却要下场踢球,开放与控制互斥。”马化腾则在评论中抨击其“没有看到本质和真正的思考点”。

除了与今日头条的战争,投资洗稿创业者“差评”,也是近期腾讯另一个广泛引发“差评”的事件,自媒体人对于“洗稿”的愤慨蔓延在包括微信公众号在内的舆论场,腾讯不得不半夜反思此单投资,虽然在“民意”中,腾讯选择了放弃,但是此事连带之前一直贴在腾讯身上的“抄袭”标签,对腾讯人设形成了另外一个打击,也引发了更多对于腾讯投资只看收益枉顾道德的评论。

三、缘起反阿里联盟

马化腾首次在朋友圈里开怼是在2017年6月,所针对的是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个人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有关ofo超过摩拜的文章,马化腾评论称:“堆一堆哑终端谁不会?”,还批评一些公司把共享单车当做支付推广的工具,这与曾经在公众面前谦虚低调的马化腾形象大相径庭。

直到2017年12月,有媒体写出分析文章,揭露了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复苏的事实,众人方才明白彼时马化腾的焦虑来自何处。艾瑞、易观等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以来,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市场份额是下滑的,对面的支付宝却在攀升。以艾瑞的统计为例,Q2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从Q1的40%下滑到39.8%,支付宝则从54%上升到了54.5%。

也是在2017年12月,马化腾开始在朋友圈显得愈加活跃。在著名的“东兴局”上,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紧密团结在了马化腾周围,此后著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在朋友圈曝光唯品会的增资酒局照片,并指出江湖上出现“反阿里联盟”传闻,马化腾颇有自信地回复“物极必反”。

一语成谶。

东兴局之后,在腾讯主导下,美团收购摩拜,而摩拜王晓峰则无奈表示“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即是最大的股东腾讯,也是数月前在朋友圈公开为摩拜叫板朱啸虎的同一个人。

投资了斗鱼当日,腾讯即宣布投资虎牙,而同被腾讯投资的映客彼时在资本市场挣扎了两年,刚刚看到上市的曙光,就又要在同一个赛道跟腾讯的干儿子们赛跑。拼多多黄峥的一句话道出腾讯赛道投资的真相:“我死了腾讯不会死,腾讯有千千万万个儿子。”

做公司就像做人,腾讯这两年确实变了,在3Q大战之后腾讯开始了开放战略,要从”狗日的腾讯”转变成”最受尊敬的公司”。有几年大家觉得腾讯温和了,与人为善了。但一年多以来,腾讯变了,似乎四处为敌,整体给人的感觉也越来越不友好。

四、未来在哪?

最近半年,尽管腾讯先后交出了漂亮的年报和季报,然而每次靓丽的业绩之后,迎来的都是股价的大幅下跌。从1月的高峰开始,5个月累计跌幅已经达到18%。

腾讯一度被外界指责过于依赖游戏盈利,但是腾讯在游戏上的收入正在不断下滑,而除了投资收入之外,腾讯并没有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数据显示,腾讯2018年一季度网络游戏收入是287.78亿元,而去年第四季度腾讯游戏业务的收入是297亿元,再往前推一个季度,去年第三季度是328亿元。

媒体爆文《腾讯没有梦想》,对腾讯业务创新能力的缺失已经做了充分的阐述。

“如果公司的愿景特别虚且没有具体实现路径,那我倾向于认为腾讯是一家没有愿景(或者说没有强烈梦想)的公司。没有愿景支撑的决策很容易变成机会主义,他只有继续扩张的惯性而没有继续伟大的方向。

因为腾讯这些年一直都在应对。早年想将QQ卖掉是应对,3Q也是应对,不抄袭和开放投资也是应对,都是在被一些外力推着走。赛马是应对,今天重启微视也是应对。刀枪入库已经8年,要再能打胜仗太牛逼了,因为你的肌肉记忆丧失了。”

失去创新力的腾讯,现在做的一切也都是应对,而随着主营业务增长瓶颈乍现,腾讯的应对变得越来越生硬,给人的感觉也越来越不友好,腾讯也许主观上不想这样,然而外力逼迫他不得不陷入这样一个漩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强大的腾讯,也是用户用真金白银支撑起来的,是大大小小的合作伙伴合作共赢的结果。如果腾讯坚持在弱小的时候合作,强大的时候收割独占,那核心业务逐渐萎缩的腾讯还能走多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