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世界是唯物的,人的感觉却是唯心的。在很大程度上,在超越了温饱后,苦与乐只是我们心里的感受,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标准,既然这样,我们不妨做个乐观主义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有一段以苦为乐的时光。乔布斯在“苹果”研发的过程中,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焦头烂额,多少回冥思苦想……他后来之所以英年早逝,很可能是那段过于辛苦的时光透支了健康。但是当时的他就像“打了鸡血”,沉浸在持续研究和不断突破的无比亢奋之中。我们身边的很多同学,只要学有所成,不断进步,再苦再累的日子,他们也觉得充实高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不停地学习和超越,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普通人也能做到这一点。那些淘宝店的老板和那些做外卖生意的老板,只要有生意,深更半夜,狂风暴雨,都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还有那些打工者,他们在工作强度很大的流水线上,主动要求每天工作12小时。他们都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为了这样的目标,吃点苦是值得的、必须的、甚至是快乐的。

除了事业、前途、利润能让我们以苦为乐,性情和兴趣也有这样神奇的功能。人有时候很难理喻,只要是合于自己的性情,自己喜欢的东西,再苦再累,也会乐此不疲。西晋哲学家郭象说过:“举其性内,则虽负万钧而不觉其重也;外物寄之,虽重不盈锱铢,有不胜任者矣。”只要喜欢,再重的担子挑在肩上也很享受;心里讨厌,哪怕一根稻草都会压死骆驼。曾经有这样一支业余的少年足球队,夺冠后教练说:这些孩子对足球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热爱,我最大的困难就是说服他们休息。千万里的孤身奔波,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最辛苦的事情,余纯顺却找到了巨大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生命不息,奔波不止。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还有一种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每个人都有被承认、尊重的需求,如果不能赢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至少要赢得自己的承认和尊重,别让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至于圣人,那是更不用说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不愧为圣人,物质世界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份量。不过,在我们现代社会看来,这种快乐不必过分提倡,像中国在地瓜和玉米引进前,每逢青黄不接之时,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强调以苦为乐,那就有“精神胜利法”之嫌。还是王阳明说得好:“吾心光明,夫复何言。”心地光明了,便能烛照这世上的苦难和黑暗,一己的苦乐更是不在话下了。

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才会欢笑,这是我们的专利,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专利用好,越是在悲观的夜雾弥漫而来的时候,越要露出乐观的笑容。让我们正确认识苦与乐,正确对待苦与乐,像胡适那样,在人生之路上做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做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