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你的医保卡还好吗?事涉切身利益,把对它的重视提高到银行卡一样

身边一些熟人朋友因为各种原因达到社保最低缴纳年限后就不再缴费,对医疗保险却有一致的共识,不管强制还是自愿,交到底!由此可见大家对医保的重视,但随着医保而来的医保卡你们还这样重视吗?

一张方便随时去药店买药的卡片,偶尔也在药店买点牙膏洗发露肥皂啥的;去医看个小病小灾甚至住院都可以用卡里余额报销个人部分,很高效。这恐怕是听到对医保卡一般情况下使用价值最普遍的描述了。但是不少人有个想法是医保卡里的钱又不能取出来花,身体又好得很常年不需要去医院,这卡里的钱本着资源利用原则,帮家人,帮朋友买点药也无不可,把卡和密码一块借出去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人按现金比例买你刷卡刷来的药,俗称“刷分”。为什么把你的银行卡和密码看得堪比命重,到了医保卡这里就变得如此无所谓了?只能说相当部分的人没有重视医保卡,不知道医保卡其实还涉及到很多的切身利益。

如果只是帮家人买点消炎、感冒药之类的确是关系不大,上面提到的违规药店里刷医保卡买日用品肯定也有不少人买过。你的这些购买记录都会在发卡的社保系统里被记录,你要是帮别人购买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一类的药品,一样也会记录在系统中,更别说吧卡借给别人产生医院的药品购买和住院记录了。在如今国家开始提倡基础统筹医保社保为主,增加医疗商业保险为辅的今天,你有很大的几率以后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会在健康调查里查询社保系统的这个购买消费记录,一旦你有类似记录,购买保险时最轻的也是加费,升级的就是“除外责任”,最高一级的反应那就是拒保了。同时你这个拒保记录很大几率是被保险公司共享,再找其他保险公司参保不是同样拒保就是被需要业绩的公司附加一些苛刻条件和增加高额参保费。

这个影响其实不是一般的大了。不过小编购买过的商业保险还是电话销售的,里面的保险推销员也不过就是在电话里问你吸烟吗?喝酒吗,有无重大、恶性病患史这些,可以脑补对方在电话那边一路勾勾划下去的样子,哪里有说的那么严格。但是请不要小看购买人和推销员这一问一答。不管是网络、电话销售,达成购买意向以后再邮寄合同还是保险推销员面对面签订合同,那些问答都是基础理赔依据的构成。根据《保险法》条款,即使保险公司没有在投保时严格核查,但在出现理赔时发现前面说过的医保卡药品住院消费记录,保险公司都有可能以此为借口拒赔,而且你还是不占理的一方。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报销费用属于《社会保险法》第88条规定里“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范畴。金额巨大情节严重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重疾药品仅仅只是买了几次,次数不多的也还不需要担心,一般情况下不影响重疾理赔的的结论。各地的医保政策差异还是很大的,加上少数几次购买,(例如是心脏病药,购买次数少没有异常是不会引起保险公司的重视来详查)保险公司还是无法以此作为论据来让你“被”心脏病。但是这么看来不乱买药是最好的选择了。此外根据理赔案件的流程,保险公司对理赔案件的拒赔是慎重又慎重的。如果有这样的重疾药品大量购买事实,你可以购买保险时在符合健康告知的情况下,最好出具近期的健康体检证明,即使是长期重疾险,也不会被轻易的拒保拒赔。

曾外借的医保卡到底有什么记录你可要查清楚了。如果有门诊、住院一类的,医疗记录都会记在你自己的医保账户下,这种情况一旦理赔,保险公司肯定会查到这些记录。后续投保中建议告知保险公司医保卡外借情况并通过提交相关资料来证明自己清白,及时提交过往几年的体检报告,保险公司在核查后会很大几率正常承保。

那么最糟糕的是医保卡有就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记录。因为很多慢性病可以通过药物来调控,比如保险公司就无法判断你是否血糖正常。即使提交体检报告也很大可能是拒保或者拒赔。

你的医保卡和你的银行卡其实一样重要,请重视它。不要刷卡乱买药,也不要刷卡去买违规药店的日用品以及那些红枣核桃啥的,药店在你医保购买记录下不是直接给你输入舒肤佳潘婷核桃什么的,是要编药名并整合为价格差不多才可以通过审核。谁知道会不会给你编上去一堆重疾、慢疾药品?不要外借医保卡,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各地新医保卡是三卡合一的社会保障卡,和单独功能的医保卡同时通用,根据各地政策不同旧一代医保卡未来陆续会在各地停用。看看下面这个图片,这可是新的,整合了医保卡功能的新社保卡。不但具备一切医保卡功能,并自带银行卡还相当于你的第二张身份证,这借出去会造成什么危害你应该能想得到。

你的医保卡还好吗?事涉切身利益,把对它的重视提高到银行卡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