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隔离能否成为特殊学生处罚方式的常态手段

近日,有网帖称,因在校期间管教上课耍手机、在校谈恋爱的违纪学生,四川资阳市乐至中学一名班主任在高考结束当晚,接到同事教师的学生家长邀约后,被学生家长带来的人暴打。后据成都商报记者从乐至县公安局、住建局、教育局等部门了解到,杜老师被打属实,涉事学生家长系乐至县两所学校的老师,刘剑系乐至县住建局副局长,目前包括刘剑在内的两名打人者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各罚1000元的处罚,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从医闹到校闹,如今的学校岌岌可危,在每次事件中,教师可能“冲动”,甚至违反师德规定,但有时真不是老师有意为之,面对嚣张跋扈的学生、面对没有一天学习愿望的孩子,做教师的不能不管。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你不闻不问,或许他还能乖顺一下,要是你要他学习,要他认真,非得跟你“横”起来。说真话,每次教师和学生的矛盾,都因为课堂、学生之间吵架甚至打架、学习成绩,要不是不影响课堂纪律,老师绝对不会去碰他一下。可很多学生你批评他,他跟你笑笑,甚至跟你对着干,导致课堂教学无法继续。如果老师稍有过激,必将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倡学校要有惩罚措施,希望有关部门在实施《未成年保护法》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惩罚处理,来处理那些不爱读书,违反学校纪律,甚至道德扭曲的学生。在西方不少国家,为预防矛盾冲突,都设有“禁闭室”,如英国、美国。美国学校的禁闭室普通教室一半大小,三四套特制桌椅,两边有各班,学生面墙而坐,门口有值班教师轮流值班,教室内有各种杂志供学生阅读,墙上贴着“学生必读”的要求,只要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并且符合相关规定都要禁闭。在英国伯明翰的学校也有这样的禁闭室,学生如果违反纪律,头两次只会遭到口头警告,第三次放学后罚留校1小时,如果到了第四次就会被送进“禁闭室”,“囚禁”三天(上课时间),这期间只有上洗手间才能离开,连午餐都由校方职员直接送到跟前,他们在禁闭室内反思自己,或者复习功课。

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都因为这些学生太难以管教,加上矛盾突然激化,导致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其实,优秀的学生再多老师都不辛苦,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还是非常尊重的,这些“捣蛋”的学生不仅自己不听劝告,甚至在班级中起到副作用,导致班级管理涣散,要是有这样的一间室,并不一定是“禁闭室”,作为处罚违纪学生,通过隔离,反思教育,成为一种惩罚学生的手段,老师就不用跟他正面冲突。如果有这样的一间专门处置“疑难杂志”的孩子,可以安排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专业的辅导,有保安负责安全,或许对这些学生是一种威慑,才是治病救人的最好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