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西方人重视文物保护,为何一定要烧了文化瑰宝圆明园?

近来很多所谓研究者,认为英法火烧圆明园,是因为清廷不遵守国际法、不保护英法侨民、罪有应得。还有人列举了北京百姓带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中包括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如此论调,似乎圆明园该烧,大快人心。真相果真如此吗?

西方人重视文物保护,为何一定要烧了文化瑰宝圆明园?

最直接的原因是军事。英法联军第一次洗劫圆明园是10月7日,还没攻下北京城,10月13日清军才放弃抵抗。放弃抵抗并不意味着答应英法侵略军的不平等条约,为了逼迫满清让步,联军统帅额尔金于10月17日下令焚烧圆明园。额尔金通过国公使伊格纳提耶夫告知清廷,如果不答应条件,将在10月20日火烧紫禁城。清政府无奈,只得答应了条件。

火烧圆明园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战后,清政府赔偿了1600万两白银,还割让了九龙,这跟出气报复就没啥关系了。火烧圆明园事发突然,300余名太监宫女未及撤出而惨死。

西方人重视文物保护,为何一定要烧了文化瑰宝圆明园?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军,他们见到好东西就抢,士兵们的口袋里都装得满满的,价值三四万法郎,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军来迟一步,但也盆满钵满,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都打得粉碎。

每到盛夏,皇帝就来圆明园避暑、听政,也称“夏宫”。圆明园汇集了江南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西方园林建筑,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不仅如此,圆明园珍藏了无数的无价之宝、罕见的历史典籍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书画、金银珠宝、瓷器等,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西方人重视文物保护,为何一定要烧了文化瑰宝圆明园?

对于英法的行为,法国作家雨果给巴特勒的信里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