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本文首发自VX公众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VX号:cnpubg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哈喽,让大家久等啦!“我与中版好书的故事”征文分享持续更新中,今天中书令为大家分享的是二等奖的第二篇征文《我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不解之缘》,作者李黎力。

我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不解之缘

李黎力

自大学以来,我便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以下简称“汉译名著”)结下了不解之缘。屈指一算,时至今日,这些名著已经伴我走过了十个春秋。

初次邂逅“汉译名著”,是在2007年大三期间。一天上午上完课之后,我闲来无事,便跑到校内的书店随便逛逛。忽然之间,我被一个书架吸引住了。依稀还记得,当时只见这个书架上分层整整齐齐摆放着几条不同颜色的图书,远看像道彩虹墙一般。原本以为是像其他教材一样,为了满足学生的课程需要,书店购置了多本。但走近一看,我发现同一颜色的图书并不像是同一本教材。一是每本书的厚度不一,二是每本书书脊上的标题长度也各异。出于好奇,我随手拿起一本仔细端详。只见素白的封面,蓝色的封底和书脊。封面最上面一排赫然印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十个蓝色大字,下面是著作的标题和作者。左下角还有一棵烫金的小树。

记得当时很巧,手中拿着的正是自己所学经济学专业领域的一本名著——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老师重译。作为当时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大三学生,我已修完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等经济学基础课程,因而凯恩斯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他的这本著作乃是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历史上的里程碑。而该书的译者高鸿业老师同样闻名遐迩——他是我们颇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者。尽管对本书的作者和译者一点都不陌生,但关于本书的具体内容,我却几无所知,于是兴冲冲地翻开本书仔细打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几十页的“译者导读”,接下来才是目录和正文。依然记得,当时读了几页译者导读之后,我就被这本书所深深吸引,于是打定主意决心进一步理解凯恩斯究竟写的是什么。

打量完《通论》之后,我将它搁在身旁去查看它旁边同颜色的以及上下排其他颜色的“兄弟姐妹”。看后发现,原来它们都是国外经典的学术名著。除了蓝色的经济学名著之外,还有其他颜色标识的其他学科的名著。它们均装帧简洁、素雅大方,给人一种踏实而经典之感。于是对手边的凯恩斯《通论》更加爱不释手。看了下价格,当时觉得还挺贵,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咬咬牙将它买下了。为此之后连续一周每顿饭都只打一个菜。买回之后便认认真真、心无旁骛地阅读起来。每次去上课或自习,我都把它带在身边读个几页。与之前阅读小说如饥似渴一下子看完不同,阅读这本书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的感觉。不是想把它尽快看完,而是像对待一件宝贝一样,有节制地、小心翼翼地每次只是贪婪读个几页,唯恐一下子看完而错过什么美好的东西。现在想来,这种感觉还依然那么莫名其妙。如今这本书中还夹着当时购买的小票,已经发黄,字迹模糊不堪。但每次看到它,当时的情景却依旧历历在目。

回头看来,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和阅读经济学家的经典原著,也正是自此之后开始对商务印书馆的这套丛书迷恋不已。之后每次去图书馆自习,我都会选个离这套丛书书架最近的座位,翻一翻这套丛书的各本著作。虽然未予细读,但获得的却是那种捧在手心的奇妙的感觉。

进入研究生阶段,由于专业学习和研究需要,我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接触更多、缘分日增。本科毕业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博连读,我选择的是经济思想史专业。这个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阅读和研习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原著。由于商务“汉译名著”这套丛书的经典和权威,我们的专业老师便极力推荐该丛书的中译本。记得硕士生的经济思想史原著选读专业课,就是阅读和讨论斯密的两卷本《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和穆勒的两卷本《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而博士生的经济思想史原著精读课程,则是阅读和讨论熊彼特三卷本的《经济分析史》。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为了应付课程需要,当时便毫不犹豫购买了这些书,当然是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丛书系列的,而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要么去图书馆借阅复印,要么去购买其他出版社的中译本。因为我要一辈子收藏和阅读商务的这些汉译名著。此外,由于该专业的研究同样建立在研读经典原著的基础之上,因而在硕博连读的六年期间,我还购买了这套丛书的其他著作,诸如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米契尔的《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门罗的《早期经济思想》、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凡勃仑的《企业论》、《有闲阶级论》和《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森的《贫困与饥荒》、凯恩斯的《货币论》以及乔治的《进步与贫困》等经济类,诸如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以及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真理与方法》等哲学类,诸如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以及巴特菲尔德的《历史的辉格解释》等历史类学科名著。

值得欣喜的是,有几次逛周末校内书市,我还有幸淘到几本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分科本”汉译名著——约翰·罗的《论货币和贸易》、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罗雪尔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和诺斯的《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等。它们装帧精美、设计考究。数了下书架,如今我已经搜集了有四十来本汉译名著。它们已经成为我的书架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经常吸引同事和朋友驻足旁观。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两年前,我有幸毕业留校任教,开始成为了一名经济思想史专业的教师和学者,与商务印书馆以及其“汉译名著”丛书之间的感情和缘分也进一步得到升温。其中一件事情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明斯基经济思想研究》在2016年获得了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评选的“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因而有幸在今年2月由该基金会资助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这完成了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心愿——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自己的专著。该心愿的种子正是在大三第一次邂逅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之后而默默播下的,自那时起我便成为了商务印书馆的一名忠实粉丝。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另一件事情则使我与“汉译名著”这套丛书走得更近。著名经济学家韦森老师近些年主编了一套“现代货币理论译丛”,邀请我翻译其中的一本西方经典名著——克纳普的《货币国定论》。这套译丛也将由我所钟爱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听商务印书馆的责编说,这本译著未来很有可能加入“汉译名著”丛书。如果到时如此的话,那么我也将成为这套丛书译者的一员,那是多么令人骄傲和光荣的事情呀!为此,近两年我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本书的翻译工作,时时刻刻以“汉译名著”这套丛书要求和鞭策自己。如今已步入最后一遍校对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该译著将出版面世。期盼若干年后这本译著能够得偿所愿,加入“汉译名著”丛书的怀抱。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过去“汉译名著”的一名读者和学生,到如今“汉译名著”的一名学者甚至译者,我已经与这套丛书共同度过了十年的旅程。回顾这段十年缘分之旅,真的从内心深处感激有这套丛书的陪伴。如果没有这套丛书,我想我的学习生活会单调不少,我的学术研究也会延误不少。正是汉译名著将我引向经济学神圣的殿堂——真正的殿堂无疑乃是由经济学家的经典名著搭建,也正是汉译名著助推了我的研究和教学——因为她节省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回头想来,“汉译名著”这套丛书之所以深深吸引我,并且能够长久不衰、成为经典,主要在于其以下三大特色和优势。一是这套丛书入选著作精挑细选、瞄准经典。商务印书馆通过一整套严谨的选题规划程序,使“汉译名著”得以在众多译著、译丛中脱颖而出、奉为经典。二是这套丛书译者万里挑一、名著名译。商务印书馆通过组织一批有专业水平的、熟练的、能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队伍的建设,确保了“汉译名著”的翻译质量,还原了经典。三是这套丛书译者还是专业领域的学者和大家,例如经济类的郭大力、王亚南、杨敬年、高鸿业、厉以宁和巫宝三等。他们在对译著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译者导读,从而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然而,时移世易,面对当前西学译著领域竞争日渐激烈,各具特色的译丛层出不穷的新形势,“汉译名著”的以上三大优势呈现出侵蚀之势。以瞄准经典为宗旨,该套丛书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二十世纪之前的西方经典著作上,并且几乎大多数根据著作的前期版本译出,因而对二十世纪新出的名著(如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论》)和新修订的经典著作(如1976年新修订的斯密的《国富论》)关注不足,以至于被其他出版社迎头追赶。并且,随着学界前辈译者的逐渐仙逝,高质量的专业的译者队伍如今也面临后继乏人且被竞争者抢夺和蚕食的局面。有鉴于此,商务印书馆应当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通过加强与知名学者、一线研究者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精心组织译者队伍,将“汉译名著”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以此为抓手,一方面不断更新和拓展名著种类,另一方面修订甚至重译过去的名著(例如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等著作中的名字和术语翻译不当)。

最后,衷心祝愿“汉译名著”越办越好!也期待未来的我也能为这套丛书尽绵薄之力!

获奖者合影留念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二等奖奖品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1.《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定价9800元;

2.《二十四史(繁体竖排点校精装版,全241册)》

中华书局/定价7900元

评选活动启动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截至活动结束,各单位微信、微博的阅读量、转发量累计超过10万次,商报官微投票页面阅读量近1.4万次,近5000位读者参与投票,评论留言数量近1500条。

书友评论

书友A

不是被‘三大社’的名头所慑服,而是因为通过老一辈翻译家们的生花译笔,使得整个世界上那些伟大的、神圣的、奇妙的、瑰丽的灵魂和美好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仰赖这些大翻译家们的工匠精神才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这么多文化的珍宝。

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囊括西方思想精髓,为人类已经到达的精神之境界。这套丛书不仅是商务印书馆的镇社之宝,也是中国出版打开眼光看世界的必读之书。

书友B

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囊括西方思想精髓,为人类已经到达的精神之境界。这套丛书不仅是商务印书馆的镇社之宝,也是中国出版打开眼光看世界的必读之书。

书友C

这个活动真好,许多曾经翻烂的书,书名赫然在列,那么多的好书助我长知识,《辞源》《二十四史》《鲁讯全集》……祝活动成功!

从普通读者成长为商务印书馆的译作者,需要怎样的缘分?

商务印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