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同样是北京人,城四区的人和郊区的人讲话口音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冯开朗


这就得从北京的演变说起了。以前的北京城只有东西城和宣武崇文这四个区面积的大小,也就是现在的2环里。“北京火车站(南站)”不就修在永定门二环外么,也就是修在了以前的城外,合情合理吧,但现在扩建后你区分不出来了好多人还纳闷为什么火车站修在2环这么市中心的地方。

回到话题,以前住在这四城区的是北京城里人,以贵东城、富西城、穷崇文、破宣武之说,怎么解释呢,就是以前的达官贵人集中在东城区,富商集中在西城区,穷苦老板姓集中在南城,也就是宣武崇文。比如以前很著名的前门八大胡同(逛窑子的地方),还有好多民间的老北京小吃仍然都在宣武崇文,比如卤煮、豆汁。还有以前的天桥是打把势卖艺的集中地最热闹不过,当然现在郭德纲的德云社就开在那儿,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而出了城门呢自然就是郊区了。比如现在的国贸,那附近不有个车站么叫“大郊亭”么,就是告诉你这里以前是郊区。还有类似很多这样的站名/地名延续了下来,就告诉你这里以前是什么地儿看名子就知道个大概了能。所以就更不用说海淀朝阳了,那都是扩建后其他省市的外来人和从城里分出去的一部分老北京人。

郊区人说话跟城里人说话自然是有太大差别,顺义有顺义口音;平谷有自己平谷的口音;房山有房山的,口音相差非常大。 要听地道的老北京话,就得现在四城区里住的。所以有了城里和郊区这两个端点,那么中间地带人的说话口音就容易解释了——就是城乡结合口音。 但他们说话外地人一般是根本听不出来



扒啦影视小魔仙


现在的报纸电视台以及网络编辑都不是北京人,为了卖弄还爱说北京土话,比如说京郊办美食大赛不说美食大赛,偏说嚼谷儿大赛,幸亏我们这些老北京还在,真敢开口,嚼谷儿是指家庭花销,当然也包括糊口,我举一例,老北京人问你这东西多少钱买的,他说这东西嚼谷儿多少钱呀?这句话不能专说吃的。


蛩呜斋主


很简单,老北京的四九城所属范围仅限于二环以内,而崇文宣武一带最早也不在城市辖区内,正经属于城外。一座城市,东南西北汇聚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口音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




北京市中心的口音是清军入关以后的口音,北京郊区的口音是清军入关以前的口音。 东西城糅合了满人口音, 天津话,北京南城话才是明朝正音。因此,老北京话、普通话区别也是很大的。


小王子爱上狐狸


你这种说法我不完全认同,本人顺义人,我拿顺义来说吧,基本上没口音,除了河东稍微远点靠近平谷的地区,而北京城四区(现在早不是城四区了)其实也不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比如我姥爷是60年代进城当工人的,就留下了,但是老家还是我们顺义人,很多郊区进城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地人进北京当工人的,比如我三姨是我们顺义人进城去了畜牧局,我三姨夫老家山东的,但是从我三姨夫父亲那代就来北京当工人了,我三姨夫可以算是北京人了,但祖籍不是,我有很多同学家庭也是这种情况,家住二环里,但是祖籍不是北京的,反而郊区人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当然了,也有几个区口音比较重,比如平谷,延庆等,但是近郊大部分口音和城四区没啥区别!


用户6993024887


您的说法不准确,围绕京城的只有朝海丰三个区,其它的最早叫县才是现在的郊区,后全部去县叫区扩大了北京的地盘。京城只有城里城外之区分,人员来自四面人方口音不同,如果真是在京三代以上的口音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不同,当然您别拿通县顺义平谷的口音同京城里外的对比,那就区别大了。您要是在京城生活三五代以上的老北京人说话才能有纯正的京味。


猴子请来的爷


老北京的直接管辖范围不大,大概就是今天的四环以里范围,二环到四环之间是近郊区,四环以外是远郊区。北京的远郊区县象大兴,通县,顺义,怀柔,平谷,密云,房山,门头沟等等都是1956年~1958年才划归北京的。这些地区以前隶属于河北省,所以远郊区县的人有点儿口音正常。


北京报告


太正常了。北京话不是北京人说的话,只是四九城儿说的话,尤以南城的最有代表性。北京文化也是发源于四九城儿。而城外(今二环外)的范围属于农村,近郊,远郊。越远差别越大,到了远郊就跟河北人比较接近了,历史上有些地区就是河北划入北京的。对于二环里的土著来说,他们的区别就跟外地人差不多。


幽水峻山


一,首先明确一点,崇文宣武最早不算城里,四九城只包括老东西城,崇文只不过是城墙里的城乡结合部,类似于四环里的丰台,自己看看当地地名就知道了。最老一辈的东西城居民要是去崇文宣武照样说出城。

二,崇文宣武口音和东西城不一样,东西城偏满族口音,语速慢,崇文宣武是汉人聚集地。最老一辈能听出来,现在基本接近。

三,北京口音在城市建成居民区差别不大,包括远郊区县城。差别大的主要体现在山区和农村部分。

四,朝阳海淀丰台比较特殊,本地居民分为老城区外迁的,以及当地农村居民农转非的,所以导致同一个小区邻居间说话口音都有所不同。这几个区的楼房居民口音与老城区几乎无异,但是农转非尤其是农村地区口音差异较明显


Will209128358


首先说明白,惯常说的北京城就是现在二环里的区域,现在二环往外都是郊区,所以我们常说的北京土著,一定是四九城的,这个四九城就是对应现在的二环。

后来北京人口极速扩张,北京城也就出现了三环,四环,城区范围也不断扩大,现在的城六区基本上都在四环内。

其次,城区里也得是老北京的口音才是纯正的,很多城区的北京人也是外来的,口音也不纯正,

最后,郊区的都是靠近河北,以及大批来自河北的人,长期生活在这,口音受到临近区域的口音影响,所以和城区老北京的口音有区别。

再说一句,现在就是北京全区域内,真正土著的北京人很难识别出来了,而有些语言天赋强的,也能说一口京片子。所以不要太较真口音问题。


去国怀忧1


北京话、老北京话、普通话,这三种话区别大了。以二号线地铁为界,内环的老北京人用词就与崇文和宣武的不太一样,以码放饺子用的托盖为例,有叫锅盖的,有叫盖帘儿的。另外,现在很多人都念错的一个词“大爷”为例,根据情况不同,发音完全不一样:家中或街坊朋友中的长辈,必须念正音,大(四声)爷(轻声);形容这人牛逼,大(发de的音,四声)爷(二声);骂人时,大爷两个字发音加重;形容人懒、不干事儿,就要加重语气;注意,爷后面是不加儿音的……!所以,不是在胡同儿里长大的孩子是区别不出来的。80年代后长大的孩子基本没有会说老北京话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