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手足癣是怎么回事?

suhuanxiong


  手足癣即手癣和足癣,是常见癣菌感染皮肤病。其尽管极少引起严重的疾病或死亡,但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和影响。下面就手足癣问题,作一探讨,以作共享。

  一、手足癣是怎么回事?

  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1、手癣:

  手癣,中医病名为鹅掌风,主要发病在中老年人群。主要损害是手掌内发生水疱干燥后会脱屑,病损逐渐向掌心和手指蔓延。皮损脱屑后皮肤变得粗糙纹路加深,失去正常的光泽和柔韧性。通常是一只手先患病然后使另一只手也患上了手癣。一般有以下类型和症状:

  水疱型——皮疹多初发于掌心和虎口部位,起病急,以水疱为主,一般群集或散在发生。水疱部位较深,壁厚而不易破溃,数天后疱液吸收脱屑,皮损再向周围莫延扩散,水疱如果被细菌继发感染,则可形成脓疱及产生湿疹样改变,本型患者有剧烈的疹痒症状。

  角化增厚型——常见于病程较长患者,往往双手受累,可波及整个手掌甚至累及手背,其皮损特征为局部粗糙增厚乏汗,明显的角化过度伴脱屑,冬重夏轻,皮肤粗糙肥厚又容易出现皲裂而疼痛,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糜烂型——本型在手癣中较少见,只是在水疱继发细菌感染后较容易看到,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样改变。如果只是局限于手指间(最常见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的指缝)的浸渍发自及糜烂损害,自觉症状又不显著者,首先应考虑念珠菌感染。

  鳞屑型——开始为丘疹或水疱,起病较慢,水疱位置也相对浅,较少被细菌感染,水泡易破而形成脱屑,痒的症状也轻,病情长者可伴有甲癣。

  2、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传染可引起手癣、股癣、体癣。有以下几种类型:

  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二、手足癣是怎么传播?

  传染源——患有手足癣和其他皮肤癣的人和动物等,都是传染手足癣的病原,任何人、动物和人的接触都能够引起手足癣传播。

  传染途径——直接密切的接触,包括握手、拥抱等;间接传播,例如去公共的浴池,穿公共的拖鞋、浴巾,或是使用宾馆、招待所的洗脚盆等。另外,穿足癣患者的鞋袜等也非常容易受到传染。

  三、手足癣的防治。

  一旦发生手足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自身临床症状、手足癣类型,遵医嘱积极对症治疗为好。

  手足癣的预防应注意:

  1、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减少酸、碱性物质对皮肤的损伤。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因为手足多汗和损伤,是手足癣最多见的诱因之一。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手足癣是皮肤癣菌感染指(趾)屈面侧面、指(趾)间及掌跖部位皮肤所致,也可蔓延到手足背面。病原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石膏梯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根据皮损表现可分如下几型:

(1) 水疱型: 为成群分散的小水疱,伴有少量鳞屑。多见于指趾屈面、侧面及掌跖中部。


(2) 浸渍糜烂型: 主要发生在指趾间,尤以第四、五趾间最易发生。表现为浸渍发白、脱屑。其下为红色湿润面,可有渗液。

(3) 角化过度型: 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糙、脱屑、干燥。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


有的病例可几型混合出现,或可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常伴发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丹毒或蜂窝织炎。手足癣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真菌检查阳性,有时需反复检查。

(1) 水疱型: 可选用下述外用药的一种:Co苯甲酸搽剂、Co雷锁辛搽剂、1%~3%益康唑、咪康唑、克霉唑或酮康唑霜等外搽,每日2次。有时可用10%冰醋酸液浸泡疗法。


(2) 浸渍糜烂型: 一般选用较温和或浓度较低的抗真菌外用药,如Co雷锁辛搽剂或上述咪唑类抗真菌霜剂。

(3) 角化过度型: 一般选用抗真菌软膏或霜剂,如Co苯甲酸软膏、咪唑类霜剂或其它抗真菌药物。


不论用何种药物,都要耐心坚持治疗。如伴发细菌性继发感染,应给予抗生素。如病久继发湿疹样变者亦应先按湿疹皮炎处理。足癣治好后,仍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复发和再感染。如不用癣病患者浴盆、拖鞋、袜子等,平时每晚洗脚,多汗的要经常扑些足粉保持干燥。手足癣久治不愈或外用药疗效欠佳者,也可选用斯皮仁诺、兰美抒等口服。


千篇非一律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特别的季节

有人光膀子穿拖鞋,一手蒲扇一手冰棍,还是热的满头大汗。

有人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不断地跟别人说:“没事,我真不热。”

还有一类人,他们总是紧皱眉头,眼睛警觉地看着周边环境,双手在身上拼命摸索,

远远看去像一只暴躁的猴子。

他们最痛恨高温天气,也从不敢约朋友出去玩,怕被发现自己的尴尬“事”。

“痒痒挠”竟被他们视为神物,

回到家后,脱掉手套,换上凉拖,卯足劲挠啊挠....

呼....爽!~

这是手足癣患者最舒服的时刻

痛,并快乐着

手足癣是什么?

手足癣是一种发生于掌、跖及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主要为皮肤癣菌。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区分为足癣及手癣,足癣的患病率较手癣高。患者的手或脚部将会长满皮疹,皮疹的临床表现为红斑、鳞屑、浸渍、糜烂、结痂、水疱、丘疹等,病程延长后还会出现角化、皲裂。

患者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奇痒无比。在搔抓之后还会导致继发感染,出现脓疱、溃疡,甚至淋巴管炎、丹毒等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湿疹样改变或皮肤癣菌疹。

患了手足癣后有多难受?

极强传染性

手足癣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手足癣里面的真菌是肉眼看不见的经常向外界播散致病性真菌的传染源。手足癣可随着搔抓将真菌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癣病,女性患手足癣时还可传染致阴部,形成霉菌性阴道炎和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等难以治愈的妇科病。手足癣还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引起深部组织和器官的感染、甚至危害生命。

影响工作和生活

指甲对我们具有很大的生理学意义。我们所从事的穿针引线、书写、做饭、打字、编织、弹奏等工作、都离不开指甲的协助。一旦患上手足癣、这类工作都将受到干扰。指(趾)甲生长在手足的末端有保护作用、一旦患病、手足将很容易因碰撞而受伤。此外、像抓痒、没有指甲就很麻烦。而足部患手足癣必定对行走、跑步不利、同时也给穿鞋着袜增添别扭和麻烦。

巨大心理压力

此外,手足癣患者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看的双手赤裸裸地呈现在对方面前,困窘、自卑填满大脑。整日烦躁的情绪将会加重疾病,致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解脱。

有的女孩肌肤如雪却为“斑斑点点”黑了脸

明明是绿茵场上的黄金右脚,却在关键时刻因为“痒”输掉了比赛

太多遗憾,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对于手足癣等皮肤病患者来说,过正常的生活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情绪问题是众多皮肤病的诱因之一,希望每一位困扰于此的人们,能够乐观勇敢地面对困境,不盲目用药,清清爽爽的度过每一个夏天。


鲁南制药健康快车


手足癣是一种皮肤传染病,为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感染所引起。它和其他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一样,也是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传染途径(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易感者(易思手足癣的人群)。

手足癣是否会传染呢?


患手足癣和其他皮肤癣的人与宠物(猫、狗等),是传染手足癣的病源。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的密切直接接触,如果其中有癣病患者,必然携带有致病癣菌,这种密切接触,即可互相传染,一传十、十传百,使手足癣传播开来。这种直接接触,包括社交场合的握手,夫妻间的脚贴脚,搂抱与抚摸猫、狗,自己用手搔抓患处后接触其他部位皮肤等,均可导致感染。


除了直接传染之外,还有间接传染。例如到公共浴池,穿用公共拖鞋、浴巾、族脚巾或使用宾馆、招待所的洗脚盆、公用毛巾、拖鞋等;还有的是穿用息有足癣者的鞋袜及内衣等受到传染。


易感者,是指特别容易忌足癣的人,如不爱洗手、洗脚、洗澡,又不勤洗换袜子,爱穿透气不好的球鞋、胶底鞋,常用手抠脚、在患处抓痒和因工作需要常戴厚手套、穿胶鞋和长简靴者,均容易患足癣。



手足癣的治疗应先做真菌化验,再进行确诊用药。不要等到真正患上了手足癣才体会到它们带来的痛苦,每个人都应该有预防的意识。只有从“源头”抓起,根除手足癣滋生土壤,才能真正远离病痛的烦恼。

手足癣会传染吗?冬季如何防治手足癣?

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足癣中医又称“脚湿气”。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循经上行于手则发于癣,下注于足则发足癣,或由湿热生虫,或疫行相染所致。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往往是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气候干燥时减轻或症状消失,故冬季是治疗手足癣的最佳时机。


对已有稍微手足癣的患者,专家强调,患者要多洗手、不要随便用手去碰足癣部位,不随便用手搔痒,少吃辛辣海鲜、少饮酒等。因为一旦不注重,就有可能传染到全身,甚至加重病情。


西安苗老吉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手癣,俗称“鹅掌风”,多见于单侧手掌,病程长者,可波及双侧手掌,“虎口”、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等皮肤相对较薄部位易累及,病程较长者,可累及指甲引起指甲甲癣,俗称“灰指甲”。

足癣,俗称“脚气”。手足多汗者多见,常见于整天穿同一只皮鞋或运动鞋及袜子不勤换者。病程较长者,亦可累及趾甲引起趾甲甲癣。

分类

手足癣可分为三种类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本病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亦可从一型转向另一型。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冬季则表现为角化过度型。

  1. 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侧,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水疱经数天后干涸,呈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
  2. 角化过度型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角质层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多有皲裂。
  3. 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尤以第3-4和4-5指(趾)间,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明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糜烂面甚至皲裂。

预防

加强防治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患者在家护理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穿透气性好的鞋和袜子,保持足部的干燥,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的干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擦脚布,要专人专用,不要混用。足癣患者洗好的袜子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放置,最好用开水烫洗过或者在阳光下暴晒。不要去不清洁的浴池洗澡,不要去不干净的游泳池游泳,避免赤脚行走,避免使用公共剪刀,指甲钳修剪指甲。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手足癣:真菌侵犯手、足部表皮和指(趾)甲所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发病率较高。

诊断:手足癣为掌、跖、指(趾)间等部位的水疱、糜烂、渗液、脱屑、角质增厚或皲裂,。

水泡型中药外用:黄柏 大枫子 蛇床子 芽皂 白鲜皮 苦参 樟脑 信石 马钱子 土槿皮 醋泡7天。

糜烂型、脱屑、渗液:酮康挫 曲咪新咗 。

角质化、皲裂型外用:蛇床子 苦参 白鲜皮 生百部 雄黄面 硫磺粉 水煎20分钟。


70后的坚持


手足藓一般多发的季节是在春夏季比较多,春夏季天气湿热,细菌多发,而且春夏季人体比较湿热,表皮经常会掖汗,掖汗过多,表皮会受损,这时候细菌、真菌一旦感染就会出现手足藓的问题,预防手足藓,还是需要从平时的保洁入手,勤洗手,侵洗澡,如果觉得皮肤痒的话,可以用一些消毒水清洁表面,可以杀死一部分细菌,当我们真的遇到手足藓的时候,也不必太尴尬,及时就医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