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途觀”or“博越”?我感覺問這種問題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懂得新手小白,一種就是數據一大堆的“老司機”。小白本來什麼都不懂都是道聽途說隨風搖擺,數據帝則是拉開一大堆參數進行比較,覺得“嗯,有的一拼”。儘管我們不否認國產車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仍要認識到自己的弱項,縮短差距,自然在羽翼豐滿之時不需外力即可騰飛。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回到問題,且不說參數配置,就是從價格上講途觀都秒殺博越。雖說,嗯!沒錯兩者定位都是緊湊型SUV,但如果你拿博越和GS4、H6、CS75對比的話博越確實有自己的優勢和強項,甚至你和XRV、C3XR等合資的小型SUV對比博越在性價比上也有優勢。但是!不吹不黑,如果和途觀比的話我感覺對比意義不大。很現實的問題,假如不考慮預算的話,買途觀的人不會去考慮博越而買博越的人是會去考慮途觀的。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這樣吧,各項沒意義參數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隨手一找一大堆。17款途觀使用EA888發動機配合6AT手自一體變速箱,EA888不能說有多神乎其神,然其高技術含量也不少,搭配6AT的手自一體變速箱技術成熟,兼容性也不錯。博越使用的是代號JLD–4G18TDB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箱仍是DSI的6AT,雖說DSI技術成熟還不錯,但是和發動機的兼容性有待時間和商場的考驗。我們先對比下途觀和博越同是1.8T渦輪增壓發動機參數: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參數上博越可是佔據了優勢,動力明顯超越了途觀。而實際測試中瞭解到,參數領先的博越不如途觀,在百公里加速方面途觀穩定在9.6秒,博越則在10.4左右。國產車型存在數據和實測不匹配的現象不在少數,雖然從數據來看博越還能接受,但從這點就能看出核心部件的差距(核心部件的匹配性、兼容性、穩定性)。

另外在整車鈑金工藝方面博越和途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國產車在製作工藝方面是有待學習和提高的,“工匠精神”不是說說就能達到的。兩車都是四輪懸掛,但是出自MQB平臺的途觀更有優勢,雖說部分鋼結構沒有博越用料十足但是也只能說是各說各有理吧(輕量化?安全性?穩定性?)。不過我更喜歡博越在底盤用料上十足,畢竟我寧願油耗高點也要安全點。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在內飾搭配和配置上途觀也不是蓋的,作為大眾緊湊型SUV代表的途觀這幾年的暢銷也不是吹出來的,然而同是高配的車型也有10萬+的差距,對比實在沒意義。只能說博越更性價比,途觀物有所值吧。

拿途觀和博越比,就好比拿一個有多年戰場經驗的優等士兵和一個剛從軍校畢業的高材生對比,雖然剛畢業的高材生知識豐富但是缺少戰場的歷練和人們的肯定,優等士兵不僅有豐富的知識,從在戰場的洗禮中得到人們的肯定。所以博越還需很長的路要走。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近年來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對比的宣傳都有一個特點:內飾、空間、高配置大篇幅對比,核心部件對比較少都是一筆帶過。不過可以理解,畢竟為了吸引消費者嘛(避重就輕,懂得營銷),誠然自主品牌知名度、核心部件方面不及合資品牌,於是通過高配置大空間來吸引消費者也不失為一種策略,至少也是往對消費者有利的方向發展,但仍要把握好尺度,做好實業,靠“套路”也是活不久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硬拉著同級別國產SUV和合資SUV進行對比,潛意識產生同級別競爭車型?不黑不吹,博越有把途觀、CRV、奇駿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了嗎?雖然數量上可以說話,但是數量並不代表一切,當國產車真正得到全世界的肯定才是我們值得拿出炫耀的時候。

吉利博越VS大眾途觀,定位雖都是緊湊型SUV 結果這對比你可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