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目前玉米的走势如何?会涨价吗?

南皇阳农业


玉米最近从7月上旬全国平均1953元/吨开始弱势下跌到现在的每吨1920元。一个月时间每吨下跌了33元。属于正常波动,

玉米缓慢下跌主因有两个。第一受临储玉米拍卖影响。第二,7——8月份是我国气温最高时期,特别是辽宁多地的气温,达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值。这个不利因素,对各行养殖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对肉鸡养殖影响更大。导致了部分养鸡户缩减养殖量。现在肉鸡价格大涨,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7——8月份又是今年生猪存栏量最低月份,猪价从6月份每斤5.8元,上涨到现在7元/斤,又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原因足足可以使玉米价格下跌。

玉米价格能不能涨呢?马上就要进入9月份了,南方部分地区新季玉米就要陆续上市,不利于玉米价格上涨。10——11月份,北方秋季玉米也开始上市。有些农民工为了不耽误打工时间,都要急于出手自家玉米,在短时间内,会形成市场上的玉米充足这个现象,玉米涨价困难。到了12月,急于出手的玉米已经售完,市场上流动的玉米进入了正常轨道。12月份,生猪养殖户为了能够满足春节期间猪肉的需求,加大了生猪存栏量,肉鸡养殖户也在增加养殖数量。因此,在12份以后,养殖业对玉米需求量增长,再加上今年东北玉米产量缩减,部分农户会产生惜售心态,致使玉米价格上涨。这种局面很可能持续到2019年4月。但是,玉米毕竟是主粮,不可能无边无际的上涨。如果涨幅超出预期,很可能调控。以上观点不做投资参考。


山野50


毋庸置疑,今年玉米价格高于去年!目前,南方玉米已经达到1.10元一斤了,新玉米也已经收获上市了,北方玉米虽然还是振荡行情,但经过八、九月份消化,临储玉米拍卖影响也就就没有了,相信进入十月份,东北玉米也会开始上涨行情!

南方玉米价格已逼近1.15左右了,7月中旬以来一直是振荡上涨行情,北方玉米价格也在0.85元左右徘徊,没有下跌趋势。现在临储玉米拍卖已经结束,7月份开始交货出库,其影响越来越弱,九月底,临储玉米拍卖影响将彻底消化掉!



总体看来,今年玉米市场供应偏紧。美国玉米及其替代品加征25%关税,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东北玉米受干旱影响,产量可能有所缩减。玉米深加工面今年有所扩大。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上涨,刺激生猪补栏扩饲,饲料玉米比去年需求量会增加。我国市场玉米需求量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吨以上。

但我国库存玉米充足,能满足国内市场两年需求,玉米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估计玉米价格进入十月份,慢牛行情,心理价位在1.20元左右,农民最好在2019年春节前销售出去!


长江老农


目前玉米走势如何?会涨价吗?

一、近期内玉米价格维持弱势震荡行情几率大:主要原因是临储玉米排在因素,目前投放市场玉米已有1.3亿吨,成交量6000余万吨,对现货玉米价格压力较大,下周还将向市场投放800万吨,目前拍卖结束时间没有确定,按常理可能会持续到10月份,如果投放量不减,到10月份这段行情还将负重前行,上涨可能性不大。下面是最新玉米价格,供您参考:


二、看好玉米年底行情的主要依据是:进入10月份以后,临储拍卖结束,玉米利空因素消失,有利玉米行情的因素作用会突出出来。一是库存压力减小,最高2亿余吨的玉米库存,目前已经减掉6000吨,预计到10月份,将降低5成左右,有利于新季玉米行情。二是玉米减产因素,今年玉米面积减少,再加上东北玉米收到旱灾、虫灾、风灾和涝灾,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减产已经确定,预计产量2.11亿吨,减产2.9%。三是下半年养殖业复苏,目前猪价、鸡蛋价、以及其他畜禽类产品价格回暖,下半年养殖业处于旺季,也会拉动玉米价格上行。四是进口因素,加征美国进口农产品25%关税,玉米进口量有所调减;还有就是我国计划调减1000万吨大豆进口,豆粕供应紧张,需要玉米下游产品替代,也将对玉米价格构成直接利好。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玉米价格上涨乏力,但年底前玉米行情还是很乐观的,手里有粮的不妨等一等观望一下再说。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谢谢大家!


三农广讯


近日,国内产销区的玉米价格以平稳为主,局部地区略有涨跌,其中总的来看以平稳偏弱震荡为主。预计在主季新产玉米收获上市之前,玉米价格将继续保持这种平稳略有震荡的走势。

一方面,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偏弱趋稳,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保持稳定。其中,8月14日,山东的诸城兴贸公司收购价1854元/吨,昌乐英轩1900元/吨,沂水大地1880元/吨,新丰淀粉公司1874元/吨,除了新丰淀粉价格比昨天下调6元/吨之外,其他均保持稳定;黑龙江加工企业三等玉米收购价集中在1540-1600元/吨,吉林地区集中在1550-1600元/吨。

另一方面,从市场供应来看,目前临储玉米拍卖仍是供应的主力,随着拍卖成交粮源的持续出库满足需求,支持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而华北地区加工企业价格的小幅下调,则与东北玉米到货量增加及早春玉米少量上市有关。

从中长期来看,近日玉米主产区的生长状况让人揪心,特别是经历了前期的干旱等一系列不利天气之后,在近期的玉米生长授粉关键期,局部地区的高温干旱天气,使得很多农民反映玉米棒上出现籽少甚至没有籽粒的情况,从而也使得玉米单产下降的预期进一步明显。在产量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再加上临储玉米拍卖已经累计成交了将近6200万吨、临储玉米库存压力比本年度明显下降,下个年度的玉米市场价格普遍被看好。


粮小咖


目前玉米的走势如何?会涨价吗?

目前玉米价格处于稳中小幅度上涨局面,玉米价格整体稳定,只有局部出现波动状况。截止7月底,我国临储玉米拍卖连续进行了16周,目前拍卖已经结束,累计投放玉米总量12439万吨,成交总量5801万吨,成交率46.6%。从数据可知,今年玉米拍卖玉米成交量较大,就目前拍卖已经超过去年全面玉米拍卖用量。这对于玉米出现大幅度上涨增加阻力。



目前我国玉米价格基本维持在1680~1890元/吨,即0.84~0.94元/斤价格区间。有个别地区比如河南内黄县玉米价格达到2160元/吨,即1.08元/斤。就目前玉米价格优势以及玉米市场分析,未来时间段玉米价格将被看好,玉米也将会出现持续震荡式上涨趋势。导致玉米价格出现持续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利好因素:



近期我国玉米进口量的大幅度减少,这也给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提供利好因素,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我国进口玉米52万吨,环比减少32%,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进口玉米价格降不在具有竞争优势。其次生猪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数量的增加将间接带动以玉米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上涨,总总利好因素支撑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



随着新玉米不断上市,以及前期玉米遭受天气自然灾害严重,很多玉米主产区,玉米质量和产量都大受影响。玉米空棵、秃尖、不结粒等现象普遍,这将极大影响玉米近期市场存量,玉米市场供需偏紧。综上所述,玉米这段时间价格将被持续看好。


乡村波比


今年的玉米价格由春季短时达到最高价之后,就出现了一路下滑的趋势,不过根据最近两个月的玉米行情来看,目前的玉米价格走势基本就是在盘整期,没有再下滑的可能了。

接下来的玉米价格会不会涨,依我个人的观点判断是看涨的,分析如下。

先从经济贸易战来说,目前中美贸易战关税加了25%,这势必会影响到玉米进口,可想而知关税加了这么多,如果还有玉米进口,那将会把原有的玉米价格提高多少。 在就是今年玉米受变天气影响,先是玉米苗期干旱,后又持续高温,这势必都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



7月份前后黑龙江的玉米拍卖溢价开始上涨,成交量也开始稳定,进入下半年玉米临储拍卖对玉米价格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加上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也会致使玉米产量缩减,但下游对玉米的需求现已明显的增长,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会趋于稳中上涨的态势。



欢迎您有不同的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


农大知事


今天是8月15日,刚好是八月的最中央,据市场监控数据显示,全国玉米市场和往日一样平静,看不见多少涟漪,近期的各大产区,销区以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并未有太大波动。


纵观前后,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并不是特别好,整体还是以稳为主。而且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它也不会有太明显的涨幅。

如果要问国内玉米价格什么时候才可以出现真正的上涨?

笔者以为,要等到新产玉米上市初期了,届时,全国玉米价格都会有明显的起色,不仅新产玉米的开秤价格会高于去年同期,去年产玉米价格也会较目前有明显增长。

按照惯例,一般在九月底十月初的这段时间,国内玉米将大规模开始上市,受到东北部分地区,华北少数地区玉米受灾严重的影响,今年我国的玉米总产量或将步小麦的后尘,至于说具体减产幅度还不得而知,但是在我国玉米消费量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本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已经是必然。

因此,笔者粗略估计一下,一个半月以后,新产玉米开镰价或在0.85至0.9元每斤左右,不仅高于去年同期,进而也会提振玉米市场整体价格。

而本年度国产玉米价格最高值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笔者以为,这就要等到冬天的到来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前后,新产玉米价格有很大概率突破一元一斤。让我有如此信心给出以上预判的关键信息只有两点,一个是产量供给不及往年,另一个是消费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

就是在这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多之间,笔者意识到了本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的巨大,也预判到了本年度国内玉米价格走高的可能和空间有多大。


虽然今年的玉米价格恢复到三年前1.3元一斤那样的高位几无可能,但是优质玉米在突破一元一斤以后,还是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钟情三农


目前玉米的走势如何?今年玉米会不会涨价?根据目前表现情况来看,玉米现在出货还是陈玉米,市场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价格由于今年春天上涨,目前基本维持在0.95-1元的位置。不过随着东北玉米以及黄淮海地区玉米的逐渐成熟,新玉米上市,玉米价格应该后期会略有回落。目前,玉米属于我国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一直以来都比较大,虽然经过两年的种植面积调减,但是由于今年春天价格上涨,各地种植面积还是扩大了。不过,目前我国与美国贸易战升级,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国内企业只能处于消化玉米库存以及接受新玉米的这一阶段,照理来说,受需求影响,以及今年新玉米生产区高温干旱以及涝灾对生产的影响,玉米产量有所下降。综合各种因素,今年总体玉米上市量应该大体和去年持平,所以,后期玉米价格走势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内需求,如果猪肉等肉类、禽类需求走高,养殖市场回温、饲料需求加大,玉米价格还会有上涨空间。


乡村新天地


近期陈粮拍卖继续进行,已成交陈粮出库进度稍慢,市场到货压力持续,同时春玉米已由南往北早收割上市对购销心态也有抑制,产地贸易商产生一定的恐慌心理,以积极出货为主,加工企业保持高库存周转,市场成交持续低迷,玉米现货行情呈窄幅整理态势。

临储成交同比增加 接新前仍有供压

截至当前2018临储玉米总计投放1.48亿吨,总成交6432万吨,总成交率43%。其中,14年产成交4399万吨占比68%,15年产成交1977万吨占比31%,其余13年产成交55万吨,11-12年产成交1万吨。早7月底临储玉米成交量已经超过去年一年的成交量。按目前的拍卖进度以及成交情况推算,预计在10月临储拍卖结束期成交量有望超过8000万吨,临储玉米库存也有望降到1亿吨附近。据国粮中心预估,截至8月15日,临储玉米出库进度应在4200万吨以上。前期成交陈粮还没有出库,加上未出库的库存的预期,新粮上市前供应压力仍存在。

天气炒作退热

由于7月以来全国范围出现持续大面积高温天气,市场关注高温对新季玉米的影响,天气炒作越演越热。预报后期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玉米灌浆暂无大碍,局地减产对整体产量影响有限。华北黄淮春玉米已陆续收割,夏玉米普遍进入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整体新季玉米长势良好,且部分地区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预计新季玉米总体产量将有小幅增长。

疫情发展或影响饲用需求

当前饲料养殖企业库存相对稳定,企业备库并无明显增加,以阶段性刚需补库为主。大型饲养企业参与拍卖及签订远期合同库存相对充裕,叠加春玉米上市,天气因素不利存储,下游企业原料采购相对谨慎,随用随采为主。据近期农村农业部通报显示,国内共有辽宁沈阳、河南郑州、黑龙江佳木斯以及江苏连云港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受疫情影响生猪养殖户可能加速出栏节奏,同时外购仔猪育肥猪以及补栏能繁母猪的积极性或降低,生猪饲料消费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深加工开工略有恢复

近期局部地区限电要求放宽,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开机,开工率得到回升,市场供应量逐步上升,而淀粉价格仍处于高位,下游消费采购端扔持谨慎观望态度,个别企业降价以促进成交,但下游随采随用,未有明显囤货迹象。不过随着淀粉、酒精价格不断上涨,深加工企业理论加工利润达到高位,生产效益相当可观,企业开工率持续下滑可能性不大,对玉米需求量或增加。

整体来看,抛储常态化进行,主产区迎来降雨缓解旱情,天气炒作暂时熄火,陈粮以及新粮供应施压现货价格,不过种植成本以及局部单产下降使市场对新粮价格高开预期较强,部分加工企业备库以供新陈交替期使用,印证优质粮供应缺口存在,预计新粮上市初面临阶段性的调整。9月中下旬北方玉米主产区新季玉米上市之后,受成本以及产量等因素支撑玉米价格高开的可能性偏高。


农产品期货网


玉米价格走势牵动了不少农户的心。

玉米目前来看,属于政策控市阶段,连续几个月处于平稳阶段。玉米价格受控于临储拍卖,要看拍卖金额,时间和量。

从中远期来看,2018许多地方玉米干旱,产量会有减少的情况,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玉米的进口减少和豆粕等饲用的替代,玉米价格走势应该会是缓步上行的走势,但浮动不会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