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夏朝被新版教科书正式介绍,但外国学者为何仍认为夏朝不存在?

用户3708573184


夏朝不在中国境内,但夏朝确定存在境外。〈史记〉记载夏朝在境内。而〈竹书纪年〉、〈山海经〉、〈诗经〉、〈拾遗记〉等先秦经典,则将夏朝指向在昆仑山附近,即:〈昆仑墟〉、〈夏墟〉、〈西海〉。目前就考古发现并不支持夏朝在中国境内。比较接近夏朝特征、时间的只有河南二里头。而二里头具有青铜文明的最早年代是公元前1750年,有城墙和宫殿建筑,但年代上仅为商早期。按北宋理学家邵雍〈皇极经世书〉记载:夏朝始于公元前2224年终于前1766年。




二里头考古测年具有古代文明意义年代,普遍最早在公元前1730年至公元前1720年,这个时间按〈史记〉属于夏晚期。在新疆、甘肃发现多处中国最早的青铜意义遗迹,均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如莎车县古城遗址、温泉县古遗址、孔雀河太阳墓。

孔雀河太阳墓
温泉县遗址


,再到甘肃玉门火烧沟。把上述地点连成一线构成一条迁移路线,它和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相重合。

这条线向南延伸至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再向南翻越喀拉昆仑山就是位于巴基斯坦哈拉帕、摩亨约.达罗遗址。哈拉帕文明经碳十四测年:从公元前2224年至前1766年。昆仑墟又称夏墟。
符合夏朝起止时间特征。昆仑山上有多处古代进出通道,解放后王震将军派兵接替国民党驻守部队。



而商朝不仅甲骨文继承印度河文明印章文字,青铜器中所含锡、铅、锌、砷、镍等元素配比也一样。

不仅其青铜器其他金属含量一致,青铜器的纹式也一样,如回形纹、兽面纹、夔纹、龙风鸟纹、蝉纹、蚕纹等十几个纹式,这都是两河流域和哈拉帕文明基因。

城市建筑上均建外城、内城、神庙(如北京天坛、太庙)。丧葬习俗也继承他们,如死者佩玉下葬、墓室放印章。国家形态以城邦国,商朝称为方国,有祭祀阶层,有六畜官职。王权以相同的宗法制度,兄终弟及,嫡长子、长孙制。
夏朝末期印度河流域气温骤降,异常干燥导致印度河断流,农业畜牧业已难以为继,人们生产、生活面临严重危机,人们在恐惧中选择迁移,正如〈诗经〉所描述的寻找“乐土”。另外〈诗经〉绝大多数是夏朝创作的。


寻找“乐土”是导致整个中华民族翻山越岭万里大迁移原因。因此考古测年和先秦经典支持夏朝境外说。外国人否定夏朝存在,属于以偏盖全,属地主义而考虑不是属人主义,形而上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