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吹箫图》绢本设色 纵164.8厘米 横89.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苏州)人。正德九年(1514),宁王朱宸濠派人来吴地进行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这一年,朱宸濠再次被恢复护卫,获得兵权,他的“人才工程”显然是为自己的“宏图大业”招兵买马。唐寅的几个朋友,都进入了宁王朱宸濠的视野……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大明王朝

五、人生弯道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叛乱事败,与朱宸濠过从甚密的尚书陆完被逮,嬖人钱宁等被籍没其家。李梦阳因为其作《阳春书院记》,以“党逆罪”第四次被关进了监狱,后经杨廷和等营救才最终得以免祸。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明 唐寅 抱膝吟枫 立轴 设色绢本

一度投在宁王门下的唐寅,自然受到牵连。据《风流逸响》记载: 朱宸濠事败后,唐寅涉案。唐寅离开朱宸濠是在他叛乱之前,也没有唐寅实质性介入宁王谋反的证据,查处宁王案的官员,对唐寅比较同情,只发现他在宁王府曾写过一首赠宁王的诗:“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这首诗谈不上有诗意,但正是这首诗把唐寅给救了。官员们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异志,说明唐寅算不上朱宸濠的同党,也就顺手把唐寅给放了。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传唐寅 百美图

其实,对唐寅最致命的打击就在宁王这里,唐寅是怀着建功立业的初衷,投奔了宁王。最终为了脱离灾祸,又不惜自辱而逃离。归途中, 唐寅又写了这样一首诗:“东风吹动看梅期, 箫鼓联船发恐迟。斜日僧房怕归去, 还携红袖绕南枝。”

唐寅为什么“怕归去”?因为他建功立业的理想没能实现,佯狂行为更让其陷入名节之痛,与亲友相见都感到难堪,立德、立言的文人理想,不得不就此彻底放弃。唐寅自述:“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寅遭青蝇之口,而蒙白璧之玷,为世所弃。虽有颜冉之行,终无以取信于人;而夔龙之业亦何以自致?徒欲垂空言,传不朽,吾恐子云剧秦,蔡邕附卓,李白永王之累,子厚叔文之讥,徒增垢辱而已。且人生贵适志,何用心镂骨,以空言自苦?”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骑驴归思图a

杨雄作过《剧秦美新》歌颂王莽新朝,蔡邕曾为汉贼董卓的嘉宾,李白做过永王李璘的座上客,柳宗元也曾是王叔文集团的骨干分子。唐寅所说的四个人,与自己非常相似。但这些人,对古代的士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光彩的。在唐寅自己的意识中,已经属于失节之人。这四人在立言上有很大的成就,还是被人垢辱,何况是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自己呢?

身心俱被摧残,痛苦绝望的唐寅从此放弃了立言之想,不再空言自苦,彻底投入诗酒书画的怀抱,追求适意人生。而对唐寅的心灵之痛,同辈好友给予莫大的理解与同情。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铭》中,更多谈到的是唐寅科场案的不幸,刻意回避唐寅做客宁王府的经历。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明朝大博弈

逃过宁王之劫,唐寅思想日趋消沉,从此遁入佛教,自号“六如居士”,他给自己治了一方印:“逃禅仙史”。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艺术

现实生活中的唐寅,后半生基本上靠卖文、卖画为生。生意好时,还能遇上“大客户”。聚集苏州的徽商很多,唐寅传世之作《椿萱图》,便是为歙县商人黄明芳所作,供其父六十大寿时祝寿之用。这样的作品,酬金自当不菲。但这种好生意毕竟很少,加之年老多病,不能经常作画,且画也卖不出去,以此谋生的唐寅,更多的时候生活窘迫,甚至断炊。风流,多是后人的想象……

杨雄歌颂王莽,蔡邕热捧董卓,唐寅曾涉及哪位名人的谋反?

唐寅 绢本设色12条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