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立秋后,陕西渭北黄土高原沟壑深处依旧骄阳似火,毫无凉意,蜿蜒盘旋在黄土沟壑上的便道被太阳烤得火辣辣的。

“大家伙儿抓紧干,这是今天开灌的第5根桩,争取再整2根,晚上有肉吃……”话刚落音,就听到一阵欢呼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这里是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DK13+764便道的施工现场。日头下的这里烟尘滚滚,挖掘机、打桩机、水泥罐车来来往往,皮肤黝黑的工人挥汗如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几个头戴白色安全帽的人,穿梭在机械和人群中不停地协调指挥着,汗水从他们的皮肤里冒出,汇成水滴,又顺着脸颊,滴入了这片黄土地。

谁曾想到,几个月前,这里沟壑密布,山高草深,人烟罕至,一片荒芜。想要在这里有水、有电、有路,简直就是奢望!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半山便道施工现场

沟壑逢春种 开道难征拆也难

2018年3月初,为快速打破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开工难的局面,项目部积极研究施工线路,对第三现场组下达3月底必须将DK13+000-DK17+000处便道拉通的工作指示。

三组负责人郑文江、孙科快速反应,不等不靠,仅仅带了4人就向沟壑密布的深山进发,一场悄无声息的“攻坚战”就这样展开了。

前期的勘察是最艰难的,需要郑文江、孙科一行走遍管段内的每一道黄土沟壑,爬遍管段内的每一座黄土高坡才能找出最优的施工便道。那段时间,他们每人每天步行十几公里,翻山越岭,上山下沟,鞋子一度成为他们最大的消耗品。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便道修筑前,沟壑一片荒芜

勘察时恰逢春种,沿线的村民已在自家地里耕种了农作物,这给征拆工作增加了挑战。郑文江、孙科跟着项目协调人员走村串户,无数次地登门拜访,从拉家常到讲政策,从农耕生产聊到修路致富的美好前景。终于,在大家的耐心讲解下,那些质朴又热爱土地的农民兄弟同意配合黄蒲项目的征拆工作,从最初的闭门不开,到现在的主动招呼喝水,黄蒲第一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便道修筑中

苦中又作乐 “任督二脉”显神通

随后的日子,郑文江、孙科跟着测量班,背着仪器设备,在冷冽的春寒中,拿着镰刀,跋涉在水坑遍布、杂草半高的深山野地里一起奋斗。由于长期的实地勘察和走访,他们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被项目部的人称为“活地图”呢。这时的黄土高坡,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湿滑泥泞,再加上风餐露宿,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苦中作乐,把这当成了驴友们时下最流行的“户外远足旅行”。

不到1个月的时间,他们走遍了管段内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双脚绘就着黄蒲高速的宏伟蓝图,用自己激扬的青春牵引着黄蒲的“四纵四横”,他们是黄蒲战场上的先锋部队、开路领航者。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施工现场

在郑文江、孙科一行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的前提下,在项目部人员齐心协力顺利攻克沟壑纵横、落差大、地形复杂、水电难通、征拆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后,一条地跨黄龙、洛川两县,途径石门河村、石堡川水库、南岭固村、月家庄等多个村庄,相对高差达210米,全长5.5公里的主线便道顺利拉通。

黄蒲第一项目部的这条“任督二脉”被打通后,后续的物资供应顺畅贯通,施工队伍顺利进场。在之后的20天里,第三现场组管段内的五座桥陆续顺利开工,为桥梁桩基队伍的全面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中铁二十局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渭北黄土沟壑施工纪实

便道修筑后

截止目前,第三现场管段挖孔桩已完成103根(灌注34根),冲击钻完成22根,石门河二号至南岭谷三号桥之间的施工全面展开。

尽管困难重重,尽管沟壑密布,尽管无水无电,尽管道路不通,但是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第三现场组的同志们,用他们火热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坚守一线,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努力完成任务,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奏响着开路先锋的开路之歌。他们平凡但感人,激励着每一位黄蒲人朝着建设好黄蒲的大方向不断前进。(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黄蒲高速第一项目部 徐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