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2018年8月11日,英国作家V.S.奈保尔在伦敦的家中去世,享年85岁。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他在中国卖的最好的两部作品《米格尔街》和《大河湾》豆瓣评分8.5分,标注看过的人数不足5000人,与动辄过万的网络小说比,这个数字低的让人羞愧。

其实他拿了诺奖,享誉全球,又生性潇洒,一生花边新闻不断。如果不是在文学领域,奈保尔绝对会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顶级明星,有一群狂热的粉丝。可如今,他的死只换来了寥寥几篇悼念文章,还不及一条明星分手的消息有热度。

如果被他知道,或许又会露出那副轻蔑又不耐烦的神情,无奈得说上一句:"生活真他妈的活见鬼了……"

"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将残酷当作生活的底色”

1932年,奈保尔出生在中美洲一个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国家,整个国家人口还不及朝阳区人口的一半,那里当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又穷又破。

奈保尔从不掩饰对这里的憎恶。

他形容他的同学是:“如此丑陋,如此粗鄙——额头低,脸又肥又平,嘴唇那么厚,鬈发还梳了个大背头。”

他说“我感到十分压抑,那真是再痛苦不过了。我想逃离特立尼达岛。”

从公立学校毕业后,奈保尔获得了特立尼达政府奖学金,有机会在英联邦的任何高等教育机构学习。他最终选择了牛津。

但牛津的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美好。“我总是缺钱,没有安全感,还为我(远在特立尼达)的家庭深深担忧,我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成了一个异乡人,并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孤立的状态。”

这样的对于金钱格外敏感状态甚至延续到了他成名之后。他总是忍不住询问对方的收入,有一次他还问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赚多少钱,他会在商店里花45分钟考虑到底是要买含棉80%还是92%的袜子,向别人夸耀自己只花了4400英镑就买下了在威尔特郡乡间的房子,“一笔非常精明的投资”。

与金钱上的困顿相比,精神上的苦闷更让他难以接受。

他一直试图找寻出一条面对世界的恰当方式,却屡屡碰壁。在文学中的他尖锐、纯粹而冷静;在生活中,奈保尔却暴躁、粗鄙且阴郁。

他急于摆脱污浊的过去,走入世界的中心,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性开始进入他的生活。

"感谢那些陪伴我的妓女们"

奈保尔的第一次性体验发生的很早,他在大家庭成员挤在一起睡觉的地方被大表哥博伊西给诱骗了。

这样的开始导致了日后奈保尔在性生活上的放纵和不以为是。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奈保尔与第一任妻子帕特结婚于1955年,那时候他才二十三岁,是个该死的外来人,刚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穷困潦倒,精神时常在崩溃的边缘。

而帕特同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不惜违抗父母的意愿偷偷和他结婚。但奈保尔不仅连婚戒都没买,更过分的是,婚后不久,他就开始招妓了。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奈保尔与帕特

奈保尔将这归咎于在婚姻中无法得到满足,但显然事实不仅如此。

在频繁光顾妓院好多年后,奈保尔认识了玛格丽特,她当时已经30岁了,已婚并育有3个孩子。但奈保尔立马就被她迷住了“我一眼看到她就想立刻占有她……我爱她的眼睛。我爱她的嘴。我爱她的一切,其实我从未停止爱她。我一点勾引的天赋也没有,我手足无措,不知怎样才能得到她。”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奈保尔与玛格丽特

在和情人的纠结中,奈保尔并未离婚。帕特仍然勤勤恳恳的作为他的助理存在于生活中,直到1996年因病去世。帕特终生未育。

而另一方面,玛格丽特也多次怀孕并被迫流产,奈保尔甚至不愿意付打胎的费用,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骂她想敲诈勒索。

也许正是这些女人们给了奈保尔无从无尽的写作源泉,因此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奈保尔的第一句获奖感言就是:“感谢那些陪伴我的妓女们……”

“我是为这个叫文学的东西服务的”

纵使私生活足够让人咋舌,但奈保尔在文学上的成就仍然无可争议。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第一部小说始于1949年,是个长篇,主题很有趣:一个来自特立尼达岛的黑人给自己取了一个非洲国王的名字。他花了两年时间写它,当然,不曾出版。

直到1955年的《米格尔街》出版,他一下子声名鹊起。39岁时,他写了11本书,认识到“无论在哪里我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化英雄”;

43岁时,《游击队员》终于在美国获得了商业成功,讽刺之处在于这恰恰是一本圈内人士认为相较奈保尔其他作品质量较次的著作;

到49岁,他已经得遍了英语文学界的各种奖项,作为“后殖民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顺理成章地列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候补名单。

然而,缺乏灵感、写作变得异常沉重的时期经常出现,绝望的奈保尔会改用铅笔写,因为没有把握。

他一天15小时、夜以继日地写作,由于他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他写得很慢,顺的话一天可能出产一千词;在65岁左右,顺也只能带来一天三百词。他自己形容几乎是“字字带血”。

直到退休多年后他仍然习惯性的双手常握成拳,搭在腹部。这是因为在过去65年里,这位出版了35部着作的作家因为过度使用手指,不得不用胶带把酸痛的它们缠起来。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在奈保尔以自己父亲为原型的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最后有这样一个细节,生了病的毕司沃斯先生曾经希望自己的死讯标题是“漂泊的记者离开人间

”。但报纸没有让他如愿,只是一句简单的说明:“新闻记者突然死亡”。

这是毕司沃斯先生不乏悲剧色彩的一生的结局。但小说实则奈保尔对父亲最深情的认同和肯定。父亲一生漂泊,儿子又何尝不对这个词有着同样深刻的经验和体会呢?

年轻的奈保尔在赶回家前发回电报告诉家人:“他是我所知最好的人。我欠他一切。勇敢。我亲爱的家人。相信我——维多。”

现在,这个漂泊的作家也最终离开了人间。

巨星陨落—漂泊于两极中的“渣男”作家奈保尔

文章转载自:亚马逊Kindle(kindle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