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 財政是軍事活動的支柱,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是一句空話。戰爭表面上拼的是一刀一槍,是林沖的蛇矛,是李逵的板斧,其實真正決勝的是戰場外的後勤供給。梁山集團長期割據,攻城掠寨、對抗官軍,要沒有一個鞏固的經濟基礎,早被剿滅了。換言之,如想充分理解《水滸傳》,就不能不推測一下樑山的經濟實力。 水滸世界中的黃金、白銀和銅錢 談論經濟問題,交易貨幣是最難繞開的一項。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我們看《水滸傳》,裡面提到貨幣時,有時用銀兩結算,如林沖去草料場外買酒吃肉,“留下些碎銀子”;有時又拿表示銅錢的“貫”做單位,如生辰綱是“十萬貫”“金珠寶貝”。事實上,宋朝人在生活中僅用銅錢和交子,要一直到明朝中後期,外國白銀大量流入,銀兩才成為主要流通貨幣。《水滸傳》 (“袁本”《水滸傳》)成書於晚明,作者在寫作中,無可避免地夾雜進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因此書中用白銀標註的物品,通常表示的都是明朝,而非北宋物價。本文出於一致性考慮,對此不作區別,一概視為北宋。要考察《水滸傳》中的貨幣購買力,必須先了解一下北宋的幣制。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首先,北宋後期朝廷規定“悉用七十七為百”,因此徽宗時“一貫”通常不是1000錢,而是770錢;其次,北宋末年,黃金約15貫/兩,白銀約2貫/兩。同時,1兩白銀和1匹絹基本等值。按照黃冕堂在《中國曆代物價問題考述》中的統計,北宋初年糧價很低,以後逐年上漲,至徽宗統治時期,全國大米均價在1000錢/石左右,按照宋朝一石米59.2千克計算,徽宗時米價約為16.9錢/千克。結合現在全國6元/千克的平均米價,可知北宋1文的購買力約相當人民幣0.36元,那麼《水滸傳》裡1貫錢是277元,1兩白銀是554元,1兩黃金則是4155元。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 我們再看梁山好漢們的揮金如土,心裡就有了一把算盤。晁蓋搶奪的生辰綱價值十萬貫,那即是5萬兩白銀,合2770萬元,當真是一筆鉅款;後來晁蓋為感謝宋江通風報信,讓劉唐帶去黃金100兩酬謝——40多萬元,難怪閻婆惜得知後不依不饒,一定要向宋江討來。至於林沖1000貫買寶刀,楊志3000貫賣寶刀,都是幾十萬元的開價,估計都是作者隨手一寫,也沒考慮一下可行性。影視劇中的林沖宋徽宗時代通貨膨脹極為嚴重,《水滸傳》中也有相關事例。牛二為讓楊志試刀,“去州橋下香椒鋪裡討了二十文當三錢”,這裡所謂“當三錢”其實是蔡京為相時開鑄的“當十錢”,一種面值10文的銅錢。發行重量不足、幣值虛高的“當十錢”,朝廷從中大賺一筆,民間物價則為之高漲。流通過程中,“當十錢”一再貶值,最後朝廷宣佈,“當十錢”全部改做“當三錢”使用,又讓一批百姓的財富一夜縮水70%。 挖走一個梁山好漢,要多少兩銀子?江湖上說起宋江,都稱讚他仗義疏財,是“及時雨”。其實從《水滸傳》來看,宋江並沒有多少錢。首先,他擔任的押司,不算是官,只是沒有品級的胥吏,鄆城縣有8個,負責抄錄文書和管理檔案。北宋地方上最基層的官員是縣尉、主簿,月薪在2到3石左右(人民幣720—1080元),押司待遇肯定還不如他們。其次,宋江的父親和弟弟在家務農,不窮困,但和晁蓋、史進這樣的財主比,遠遠不及。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第三,宋江和閻婆惜撕打時說,“我將傢俬變賣一百兩金子與你”——小小書吏沒有什麼以權謀私的空間,那這樣的家底是如何積攢下的呢?恐怕是來自江湖各路好漢的回報,比如為晁蓋通風報信。然後,宋江也沒花多少錢。書中說,宋江對各路好漢“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並“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困苦”,那他仗義疏財的具體事蹟有什麼呢?宋江流亡前做的事只知道一個,就是閻婆母女流落鄆城,他資助了一口棺材和10兩銀子。不妨腦補一下,鄆城這樣一個山東小縣,想來平時也不會有什麼如雷貫耳的大豪傑經過,至多也就是“打虎將”李忠、“通臂猿”侯健這種級別的人物來賣賣大力丸,10兩銀子就能打發。後來在柴進莊上,宋江結識武松,就是臨行給了10兩銀子,讓武二郎受寵若驚了。影視劇中的武松(左)和宋江(右)弔詭的是,宋江殺人流亡後,反而有錢了,花的也更爽快了。流亡期間,他在柴進莊上拿了多少錢,書裡沒交代,但知道孔太公給了白銀50兩,清風山三位頭領“各送些金寶”,保證了一路盤纏無虞;後來自動歸案,流放江州前,宋江有經驗了,對兄弟宋清說:“我自江湖上相識多,見的那一個不相助,盤纏自有對付出”,果然路過樑山,晁蓋當即給了“一盤金銀”。等到了揭陽鎮,宋江打賞賣藝的薛永,一出手就是5兩銀子——2770元;敘談後,又給了一二十兩——五千上萬元。在江州,李逵賭輸錢,宋江拿出10兩銀子,直接把這黑大漢收作了小弟。“仗義疏財”的形象就這麼被勾勒出來。柴進出手當然也是大方的,經過橫海郡的配軍,柴家莊上全部招待,最少給10貫錢;對江湖好漢,平時“三五十個養在家中”。柴進讓董超、薛霸幫林沖開枷,給了10兩銀子;林沖和洪教頭比武,拿出一錠25兩的白銀做彩頭;林沖走時,又收了25兩——前後從柴大官人手裡賺了兩萬多元。宋江的銀子估計有八成是不合法的,柴進的財富則來的光明正大——收地租。柴進具體有多大家業,限於資料不足,沒法具體討論,只知道他家“朱甍碧瓦,掩映著九級高堂”,叔叔柴皇城的宅後有頂好的“花園水亭”。柴進家大業大,又有穩定進項,梁山上怕是隻有盧俊義和李應家能勉強一比了。柴進太有錢了,以至李逵都會尊稱一聲“柴大官人”。影視劇中的柴進看了宋江、柴進兩個人在江湖上的“撒銀史”,我們能得到一個結論:在水滸世界,10兩銀子(5540元)是一筆不小的錢,足以收買一個普通人的心。柴進、宋江在朝廷上沒有一官半職,在江湖上沒有十足的本事,一個有丹書鐵券在身照樣被欺負,一個對州里的捕盜使臣都要畢恭畢敬,但他們仗著家有餘財,竟高居在了江湖食物鏈的頂端。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 梁山軍費來源,有一個變化的過程。王倫創業時的那幾百人,打劫一下過往客商,基本就能過上“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強盜生活了。晁蓋接手後,短短几年間,梁山人馬猛增七八倍,一方面是延續打劫的既定“山策”——晁蓋當寨主不久,聽朱貴報告說,有客商數十人經過,當即問道:“正沒金帛使用,誰領人去走一遭?”最後三阮搶回“二十餘輛車子金銀財物”,然後“每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另一方面,肯定是得益於變賣生辰綱所得的流動資金。打劫客商有損梁山聲名,生辰綱是坐吃山空,都不是長久之策。要支撐山上巨大的支出,必須有更重要的經濟來源——打土豪、搶府庫。宋江上山後,改變從前固守水泊的戰略,頻頻主動出擊,為的無非是錢糧二字。他要打祝家莊,名義上是祝朝奉父子欺辱梁山,實際上是“即目山寨人馬數多,錢糧缺少”“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打下祝家莊後,除給村中幾百戶人家每家一石糧米外,剩餘的“牛羊騾馬等物”“糧十五萬石”全部帶回山上。按照之前的推算,這些糧食的價值就相當於5400萬元。此外,李逵滅了扈家莊滿門,“把莊裡一切應有的財賦,捎帶有四五十馱”;梁山又騙李應山上,得了李家莊的全部家財。

梁山靠什麼,從幾百人發展到十萬人​當然,來錢最快的還是直接攻打州城府縣,去搶糧倉、府庫。梁山打破的第一座城池是高唐州,“倉廒庫藏,盡被擄去”;再打青州,“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大鬧華州,“劫了府庫錢糧”;殺入凌州,“劫擄倉庫錢糧”;大名府是“五京”中的“北京”,財富更非他處可比,梁山“把大名府藏打開,應有金銀寶物,緞匹綾錦,都裝載上了車子,將回梁山泊倉用”,怕是有個十年都用不完。最後,打東平、東昌兩府,亦是如此。宋朝城市所徵稅種很多,主要又向城市居住者的徵稅、城市經營稅和土地利用稅,僅僅是商稅一項,真州(江蘇儀徵)、蘄州(湖北蘄春)、施州(湖北恩施)這個層級的州府,一年稅收就超過5萬貫——1300多萬元。梁山打劫的那些城市即使沒有這麼富裕,府庫中至少也有幾十萬貫,可以湊足梁山的養兵錢。梁山上下肯歸心宋江,很大程度上恐怕也是看中他“搞錢”的本事,畢竟晁蓋那樣龜縮山寨,兄弟們是沒什麼金銀分的。梁山集團發展最大的障礙在於,他們流動作戰,從未佔領城池,沒法獲得政府那樣穩定的收入來源——稅收。來自養兵的巨大壓力,使宋江除了接受招安,讓朝廷發餉外,其實別無選擇。不過樑山大軍歸附前,“山庫”中還是有大量帶不走的“金珠、寶貝、綵緞、綾羅、紗絹等項”,宋江以報答周邊百姓的名義,開辦了一場“清倉大甩賣”。由此可見,梁山多年集聚的財物多到何種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