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这个夏天,北京等一线城市房租的暴涨让一些年轻人再次经历了“蚂蚁搬家”。其实不只是我国,许多国家的年轻人都承受着住房的巨大压力。面对“来势汹汹”的房价,他们另辟蹊径,也许提供了住房新思路。

高科技一点的如3D打印房、组装房,心灵手巧的可以建造自己的房车、啤酒屋、竹屋,要是既穷且懒不妨试试水泥管公寓、胶囊旅馆、集装箱、帐篷城,甚至是山洞。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房屋拥挤日趋严重,有些人认为把住房面积缩小会是一个解决方案,下面这款由芬兰建筑师 Marco Casagrande设计的房子Tikku就是一个典型的紧凑型房屋。近日,Tikku就亮相在赫尔辛基街头,引来诸多游人前往体验参观。它的占地大小仅为2.5 x 5米,仅仅是一辆普通汽车的大小。Tikku在芬兰语中意为“长棍”,是 Marco 为2017年赫尔辛基而打造的作品,总占地面积为37.5平方米,共有三层。Tikku所用的是太阳能发电,走进里面,可以看到一层为工作室,二层是卧室,三层则有一个绿植小院和休息区。Tikku的售价为41500美元(约合27万元),不包含运送费。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一家来自美国奥斯汀的企业正在研发快速3D“打印房屋”,以大幅降低房屋的建造成本,同时改善3D打印技术,令建造时间最终可缩短至12至24小时。据了解,用作示范的“房屋”面积为650平方英尺(约60平方米),需要价值1万美元的混凝土作为建材,花48小时便可“打印”而成。该公司此前早些时候在奥斯丁的SXSW音乐节上推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3D打印房屋。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将在2019年为萨尔瓦多的居民建造一个由大约100座房屋组成的社区。一个名为“新故事”的非营利组织筹集了100万美元,声称要在未来两年内为这个国家带来100多套3D打印房屋,该组织致力于为有需要的家庭和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提供住房。参与项目的布莱特·哈格勒表示“入住的家庭将要承担一笔无利息、非牟利的按揭,月供费用约30美元,分期10年还清。”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杭州萧山区,一个住在集装箱里的创业者在网上走红。创业者名叫阮晨海,家在台州,业务主要在杭州,出于对创业资金的考虑还不想买房子,便在网上租了一个集装箱,每个月租金1200元。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墨西哥8位企业家合伙投资5百万比索,在墨西哥城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开设了第一家胶囊酒店。胶囊酒店是一种极高密度的酒店住宿设施,起源于日本。酒店的特色是提供大量的“小客房”(胶囊),旨在为不需要传统酒店服务、只需要一个空间过夜的旅客提供服务。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当英国许多年轻人在努力赚钱买房子的时候,23岁的Dayne Bendle已经自己建造了一所,仅花费了3000磅。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到了该自立门户的时候,Dayne Bendle也很煎熬。但与他那些暂居在父母家的朋友不同,他决定另辟蹊径。在没有任何建筑知识的情况下,他用一年的时间就打造了自己的小窝。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受日渐上涨的房租困扰,一名在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读书的学生Joe Pearce在网上花800英镑购买了一艘二手小游艇,相当于两个月的房租,他将船内简单布置,停靠在一座船厂内,过起了与众不同的“蜗居”生活。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坦帕湾小房子”设计团队利用房车打造的迷你住房。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一款名为 Ecocapsule 的“自给自足”再生能源小屋于2018年1月正式投产,Ecocapsule外观可爱、体型不大(尺寸约为2.44 x 4.26 x 2.13米)、能自我维持的可移动小屋,可以被安放在任何有阳光的场所,为最多两人提供不错的居住环境。Ecocapsule由斯洛伐克公司Nice Architects设计,其所有设计细节都不需要连接电网。在小屋内部,你可以看到床、热循环水、抽水马桶,以及可以做出热气腾腾美食的厨房。

打印房、胶囊旅馆?各国青年为住房问题脑洞大开

逃生一号XL( Escape One XL)是美国Escape Homes在近日推出的一个项目。该公司表示,占地不到400平方英尺,这座车轮上的小木屋可以睡下八个人,而且在它之后推出的同类型小屋还会继续拓展相关的系统化设计。这款休闲车从外面看起来就是一间小木屋,外覆焦化的木材,最多可以容纳八个人。一部楼梯连接着高过两层楼的大窗户,这个外覆木材的体块看起来与其说像一辆休闲车(RV),不如说像一座微型住宅。然而正如它是这样归类的,所以地基或者不动产税就不再需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