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幾對名垂後世的文學世家,例如三國時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的“三蘇”父子;以及明朝“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蘇”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氣最大。在“三蘇”中,“大蘇”蘇軾的文學成就最高,最為後世所熟知;“小蘇”蘇轍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蘇洵在文學發展史上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創作的《六國論》等名篇,傳之後世,謂之經典。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蘇洵何須人也,自由閱讀,找到讀書的真諦

蘇洵的名氣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實並不是因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為另外兩個原因。第一,他是蘇轍和蘇軾的父親。他培養了兩個非常傑出的兒子,父名因子貴而顯。第二個原因是《三字經》中的蘇老泉就是蘇洵。“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三字經》而在“唐宋八大家”裡頭他是惟一的一個沒有考中進士的人。清朝有一個學者叫邵仁泓,他在《蘇老泉先生全集序》當中對蘇洵有一段很準確的評價,他說蘇軾、蘇轍有成就不足為奇。原因是他們本身有天縱的雄才,又加上他們父親的導引,所以成事了,這沒什麼奇怪的。最難得的就是他爸爸蘇洵,完全自學成才,沒有考科舉,也沒有師承,他沒有老師,完全是自學,自學之後達到了一個什麼效果呢?達到的效果是足以能夠與先秦的孟子、漢代的劉向、賈誼、董仲舒的文章相抗衡,那就是他的文章是從孟子、荀子和漢代的劉向、賈誼、董仲舒的文章而來,他的文章的水平達到這個高度。他不但達到了這個高度,自成了一家,而且和後來的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分庭抗禮。那就是一自學成才的人、上可以與先秦兩漢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與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自成一家,不但如此,而且開啟了後邊的“大蘇”和“小蘇”。這就是說做父母的你要想教出高質量的兒女來,你自己必須質量很高。這就是孩子營造一種氛圍,以身作則帶動孩子,雖不能想蘇洵這樣滿腹經綸,但可以心嚮往之。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蘇洵多次參加科舉應試無一中第,在宋代科舉考試第一要考詩賦,得學會寫詩,寫有韻之文,得寫駢體文。第二,“記問之學”得死記硬背。這些都不是蘇洵擅長的,所以才有了“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他父親蘇序也沒有逼他,知道他這兒子絕頂聰明,真要讀書,必是大才。但是現在的考試體制把他給限制了,所以他現在遊蕩不回,他現在天天遊山玩水的。但是他知道他這兒子心裡有數,將來一旦要開始讀書的話,那必有不同凡響的表現,所以他縱而不問。從這裡我們發現在孩子成長過程,不能 以我們認為所謂正確的事情去要求,給他們成長和思考的空間,真正的認識自我審視內心,決定自己發展方向。需要理解他們內心世界,給予營造好的家庭成長氛圍。

蘇洵不死讀書,讀死書,所以把之前這數年自己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寫的文章,數百篇文章全一把火燒了。他自己說:我現在看這文章,膚淺可笑。當年因為生活貧困、心緒紊亂,寫的文章文氣飄蕩。第二,因為要應付那“聲律記問之學”,所以文章不能自由地寫作,結構散漫,看得我臉都紅。把它全燒了,然後我閉門讀書,誰都不見,我就關起門來看聖賢之書,只看孔孟的書、韓愈的書、司馬遷的書,終有所得找到了讀書的真諦。讀《詩經》覺得寬和仁厚;讀《楚辭》覺得精深博大;讀孟子和韓愈的文章,覺得淳樸而敦厚;讀司馬遷和班固的文章,覺得雄健而剛強。這才是自由的閱讀,為自己而閱讀,為解決人生問題而閱讀,不是為了考試而閱讀,所以心生喜悅。歐陽修在給蘇洵墓誌銘中說:“蘇洵詳細地研究儒家的“六經”和百家的學說,探究王朝興廢的原因,探究歷代聖賢成功失敗的原因,探究歷代戰亂的原因,而且從這些人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當中擷取它的精華,一層一層積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並不輕易地談出自己的感想。等到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經非常豐厚的時候。這時候寫出的文章,下筆千言、縱橫捭闔、思路寬廣,一直要寫到那種深入細緻地探究到了思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筆才能停得下來。但正因為積累得特別地豐厚,內心特別地忠誠,所以寫出來的東西特別地紮實,令人信服。後來,歐陽修說:蘇洵到了京城之後,天下的少年學習者們,紛紛地向他仿效,學習他的文章,人稱“老蘇”。一介布衣,靠著這數十年的苦讀、自由的思想和寫作,終於成就了文章宗師,而不是靠著官威,也不是靠著什麼關係。而蘇洵的讀書之路,也給今天的我們一個啟示:

一個人只有為自己的內心而活,他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靈魂,才能創造出真正的作品。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教學相長,因材施教,一起讀書

正因為蘇洵自由的閱讀,為自己而閱讀,為解決人生問題而閱讀,不是為了考試而閱讀。引導孩子讀書,所以他對兩人說:“讀書人在這個世界上你就是要讀書的,你讀了書是為了做官的,你就要出來把你學的道理用來治國安民。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你沒機會做官,你退而修書,你寫東西,把你的想法,把你的思想寫在書上,流傳後世。”這就是說的“進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這是儒家的傳統思想。他是有自己的體會的,他說你就是退,你也得退得很積極,要為後世立言。他經常跟兩個兒子一起讀書,一起討論。讓他們明白文章所講道理汲取精華。

現在很多父母沒有注重了孩子成長過程,只是一味的追求結果,陪伴他們成長會讓他們感覺到學習能使他們成長,從中感到快樂,感到學習不是負擔,也不枯燥。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以身作則的帶動,給以輔助引導。蘇洵是跟他的孩子們一起討論歷來的興廢成敗的動因。蘇洵指導他們很快地進入成熟的寫作。蘇軾十來歲的時候,蘇洵指導他寫了一篇議論文《夏侯太初論》而且蘇洵還教導他兩個兒子寫《春秋論》、《孟子解》、《論語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讓他們寫對經典的理解。十來歲的孩子,天天讓他寫:對《論語》的看法、讀《論語》的感想、讀《孟子》的感想,註釋《論語》,註釋《孟子》。這種教育,他不成材都很難。他為什麼能這麼教育呢?因為蘇洵經過了二十年的科舉考試的那種應試的讀書和寫作,又轉向了自由的思考和讀書的階段,他太瞭解一個人應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讀書的方向是什麼?怎麼讀書你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思想者、獨立的寫作者?才能成為真正的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培養高雅性趣,氣質從小培養,敢於質疑

在蘇軾生活的北宋時期,讀書人的學習環境基本上是私塾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的,這樣的教育未免有些刻板的地方,而少年兒童正是天真爛漫、喜愛嬉笑玩鬧的時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他們怎樣健康成長?蘇軾從小生活的環境是非常好是一種雅趣並存這種氛圍。既很雅緻,同時又很有趣。蘇軾小時候,十二歲的時候,家裡頭跟他弟弟蘇轍一塊兒玩,在地上挖東西。就挖出一塊石頭來了,這塊石頭特別地特殊,非常地光滑。蘇軾後來形容說像魚的皮膚一樣非常地滑嫩,而且是青綠色的。用墨在上面、拿這個筆研墨、弄墨的時候,它非常地吃墨。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硯臺的材料,而且它不存水,這是上好的硯。兄弟倆把這挖出來之後給他爸爸,蘇洵一看並沒有指責他的貪玩,蘇洵一看這塊石頭說“此乃天硯也。”那就是上天所賜的天生的一塊硯。這樣的硯是非常高級的,是有硯之德,但是“於形略不足爾”。說這長的形狀有點差勁,但是已經具備了硯臺所應該有的內涵和品質。硯臺的內涵和品質是什麼呢?就是默默無聞地為毛筆和墨汁付出,它有潛在之德。後來就把這硯臺交給他兩個兒子,說你們好好地使用,這叫“文字之祥”,你們用了這個硯,將來寫文章就會與眾不同。蘇軾後來遭了“烏臺詩案”被抓到監獄裡頭,被貶黃州,這方硯就找不著了。後來又過了好幾年之後,突然有一天在書架子上翻書,突然看見這方硯,大喜過望,非常高興,把兩個兒子叫來,告訴他們當年這個硯臺來歷,它是天之硯,有硯之德。雖然現在裝這硯的匣子有點不怎麼好看,可是這並不重要,最關鍵的是它天然所成,又具有硯之內涵,是硯中之極品。所以你們拿這硯就想到想到文章之事。這童年玩一塊石頭,都能玩出道德來。這就是小時候的環境,這說明他父親蘇洵對他的這個教育是無處不在的。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他們小時候都玩兒什麼呢?都玩些比較高雅的遊戲。有一天晚上的時候,跟院子裡的其他幾個小朋友坐一塊聊天,聊了一會兒,大家就玩對句。其中一個說:“夜松偃仰如醉”,說晚上的時候,你看這個松樹,有的枝高一點,有的枝低一點,非常地舒展,看上去好像是一個人喝醉酒了一樣。第二位小朋友說“夏雨淒涼如秋”,夏天的時候下一場雨,天氣涼了,秋天到了。第三個是蘇軾說“有客高吟擁鼻”,來了一個人,這麼好的景緻,這麼好的松樹,這麼好的夜晚,仰起臉來,大聲地吟誦著詩。最後“小蘇”出場了,小蘇比他們都小,當時就吟詩一句——“無人共吃饅頭”。他們小就跟這些小夥伴在一塊對對句,看上去是遊戲,實際上是在玩高雅的一種遊戲。這是一種環境的薰陶,它不是刻意地要教給你什麼知識。說明這些小孩從小在一塊接受的這個環境的教育,那跟我們現在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給孩子樹立培養的興趣和隨時給以有意義的開導方式,讓他們的求知慾和情操慢慢的有所積累。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他們幼小心靈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蘇軾很小的時候不光是聰明,而且氣質不同凡響。他被貶到黃州之後,黃州這個地方除了長江水,沒什麼好看的,他弟弟蘇轍去黃州探望他的時候,兩個人就在黃州周圍有一座山叫西山,他們到西山上去玩兒,兩個人去玩,他陪他哥哥去遊山玩水的時候,就想到在童年的時候,他跟他哥哥出去玩的情景,蘇轍在他的回憶當中是這麼說:

“從子瞻遊,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蘇轍《欒城集》看到有那好山好水,我哥哥就把衣襟捲起來,撩起衣襟先跑上去,看見水愛,看見山也愛,要有那個好風景的地方,他半天爬不到那地兒去,到不了那地方,回到家來悵惘數日,好幾天心裡頭就不高興,這說明蘇軾是一個什麼呢?非常熱愛山水的人,從小的時候就這樣。又說:

“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蘇轍《欒城集》要是他一個人出去玩的時候,你就看他,在山石之間,在泉水的旁邊,“翩然獨往”,一個人很瀟灑地、飄然地就去了,看見那個有花有草的地方就摘朵花下來;看到有泉水的地方就喝泉水,看到那個松子掉下來,他撿一顆松子或撿一鬆塔,在自然和山水之間非常逍遙地、非常瀟灑地遊玩,看見的人都以為是個小神仙呢。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這說明蘇軾身上有一種天然的氣質,他不光聰明,而且有一種飄逸的氣質和風度,這就是文人氣。所以我們得注意孩子從小的氣質的培養很重要。是從小的氣質,這是一種養成。這是蘇轍回憶他哥哥從小氣質非常地好,有一種不凡的氣度。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任何有氣質的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實踐領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為平庸無為的人。是一個人從內到外的一種內在的人格魅力然後所發揮的一個人內在魅力的質量的昇華。是人的修養、品德、舉止行為、待人接物、說話的感覺等,所表現的有高雅、高潔、恬靜、溫文爾雅、豪放大氣、不拘小節、立竿見影等。氣質並不是自己所說出來的。而且自己長久的內在修養平衡以及文化修養的一種結合,是持之以恆的結果 。從而氣質從小培養,在成長過程中給予影響,為人父母的言行性格是十分重要。宋仁宗慶曆年間,歐陽修那時候參與了范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就是變法改革。這變法改革當時“慶曆新政”期間出了幾個很有名的人物,范仲淹,韓琦、富弼還有歐陽修,當時這個變法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我們原來也講過叫石介。石介當時為了歌頌這幾個人專門寫了一首詩,叫《慶曆盛德詩》,歌頌他們。這首詩當時流傳很廣,這詩是在京城寫的,這詩流傳眉山以後,蘇軾的老師就拿到了這個之後就給先生們在這傳著看這首詩。蘇軾當時年齡很小,幾歲的孩子,他就在旁邊偷偷地看,他看的時候就問老師,他說這個詩裡邊寫的這些人都是些什麼人呢?老師一看挺可笑的,你問什麼人?反正沒你。老師說這些人你沒必要知道,你知道了也沒什麼用,你也不懂。要是一般孩子遭了這個搶白之後就說那算了,不懂,老師說沒用,那我是聽話的孩子,就不用問了。蘇軾沒有,蘇軾的原話是說:

“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蘇軾《范文正公集敘》說如果這些人都是天人神仙,我沒必要知道。如果他們都是人,我憑什麼不能知道?老師一看,說是,他們不是神仙,他們確實是人,你有權利知道。就告訴他了,全都告訴他了。蘇軾後來回憶說,那麼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當時在朝廷裡邊有范仲淹,有歐陽修這些正人君子。所以後來他到京城去趕考,考科舉的時候見到歐陽修,他們之間能結下很深厚的友誼,當然是忘年交了。後來歐陽修是他的老師,這也就是理所當然。這說明蘇軾小的時候在學習上主動性非常強,膽子敢於質疑。

蘇軾少年成名,老爸蘇洵教子之方,值得深思學習

當然我們會發現聰明的孩子都好奇,看什麼都能抱著質疑態度去追問去學習,善於發現問題敢於質疑,同時發表自己見解,這就是將聰明用於正途。這就需要時刻引導給他們啟發,和他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成長的路上給他們端正的態度去對待學習。一定要有耐心,因為我們的耐心會讓孩子體會到一個人的氣質修養,進而影響他自身的成長。

總有一個人在堅持,總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詩為媒,馭歌而行。不喧譁,自有聲。—— 詩音傳媒歡迎大家評論轉發!有不同見解暢所欲言讓我們互動起來!請關注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