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香積古剎,淨土祖庭!王維曾詩云:“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香積寺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淨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香積寺村。

香積寺位於十三朝古都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距離西安市中心約17.5公里。香積寺坐北朝南,地勢高亢,南臨滈河,西傍潏水,北接風景秀麗的樊川,滈河與潏河匯流縈撓於西南,子午大道過其東側。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淨土宗創始人之一善導大師圓寂,弟子懷惲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淨土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

香積寺殿宇莊嚴整齊、環境優雅、規模廣大,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曾寫《過香積寺》詩予以讚揚:"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日本淨土宗直紹淨宗創立者善導一脈,向來把善導尊為祖師,把香積寺奉為祖庭,《過香積寺》詩還被編入日本小學課本 。1980年5月14日,中日兩國在香積寺隆重舉行善導大師逝世一千三百週年紀念法會。

1956年,香積寺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04月09日,被國務院確立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06月2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積寺名源於佛典《維摩詰經》:"天竺有眾香之國,佛名香積"之句。善導大師被信徒們認為是一個信、願、行的徹底執行者,他除了修正行中的正定業外,還做了許多善事,"自利利他";於己,終達"功德圓滿",號稱"彌陀化身";於人,則似眾香國的香氣一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啟迪、感化、引導著眾生超度苦海。寺名香積,意把淨土宗師善導比作香積佛。


香積寺建於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寺院規模宏大,有"騎馬關山門"之說。據《龍禪法師碑》載:"神木靈草,凌歲寒而獨秀,夜暗花明,逾嚴霜而霏萃。豈直風高氣爽,聲聞進道之場,故亦臨水,面菩薩會真之地。

香積寺在唐代曾盛極一時,唐高宗李治曾到香積寺禮佛,並賜予舍利千餘粒,還有百寶幡花,令其供養。因善導大師在長安擁有眾多信徒,這裡又供奉著皇帝賜給的法器、舍利子,懷惲召集四方們眾多次在寺內舉行隆重祭祀,故前來瞻仰、拜佛的人絡繹不絕,香火極盛,連武則天也"志想金園,情欣勝躅。事頻臨淨剎,傾海國之名珍;或屢訪炎涼,舍河宮之秘寶",和唐中宗母子多次親臨膜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住僧增至8人,在土地改革中,香積寺的8名僧人分得28畝土地,過著農禪並重的生活。到1963年,寺僧增加到19人。文革中,4位僧人病故,4人還俗,2人參加建廠,9人下放到香積寺村生產隊從事農業生產,到1968年,有12人返回寺廟居住。寺內大塔中身因雷擊分裂,一片殘敗氣象。


1979年,人民政府為振興香積寺,拆掉長安縣子午鎮(今西安市長安區子午街辦)的佔戲樓,修建了新的佔地180平方米的大雄寶殿五間,對佛舍利供養塔進行了加固維修,收回寺周土地30餘畝,修築了長方形的全部圍牆,又在大殿之後新建了一座佔地130平方米的一進三間佛堂,平整了花園卉圃,開闢始至賈裡村至香積寺的公路,在淨業法師塔前開闢了停車場。

1987年5月25日,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在香積寺視察,他指出:佛教也要對外開放,因此把寺院的環境殿宇的佈局和殿堂的內部裝修,搞得要講究一些,以適應接待外賓的需要。為此,香積寺又修建了貴賓接待室。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香積寺的面貌大為改觀。

香積寺陀羅尼經幢,立幢年代為唐代,稱唐幢,共十通。 第一通位於天王殿臺階左側,其餘八通位於大雄寶殿前的花壇內。東側兩通,西側八通。 其中的"施燈功德經幢"所刻文字尚清晰可辨,為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所建,上刻《佛說施燈功德經》。


淨土宗正式成為宗派是善導大師開始的。善導讀了《觀無量壽經》後,被淨土宗的思想所打動,為了求得淨土宗真言,他到慧遠創建的江西廬山東林寺訪求道津,後又到山西石壁山玄中寺拜道綽為師,經過5年的學習,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專心傳播淨土宗。

淨土宗正式成為宗派是善導大師開始的。善導讀了《觀無量壽經》後,被淨土宗的思想所打動,為了求得淨土宗真言,他到慧遠創建的江西廬山東林寺訪求道津,後又到山西石壁山玄中寺拜道綽為師,經過5年的學習,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專心傳播淨土宗。

香積寺是中國和日本淨土宗共同的祖庭,是中日兩國悠久文化淵源和源原傳流友誼的歷史見證。

香積寺是中國和日本淨土宗共同的祖庭,是中日兩國悠久文化淵源和源原傳流友誼的歷史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