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古剎,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於寧波市區正東不到20公里。

先從孔雀王朝說起,亞歷山大東征到達印度後,遭遇強大的抵抗,加上氣候和士氣因素,最終迫使亞歷山大做出決定退兵巴格達。在強大的抵抗力量中,有位叫旃陀羅笈多的在趕走馬其頓-希臘人後,建立了摩揭陀國,並逐步統一了北印度,因其家族是養孔雀的,所以也稱“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也就是旃陀羅笈多的孫子阿育王,可以算是印度史上最有名的國王。

阿育王的人生可說是前黑後白兩段。前半生,嗜血成性,殺人如麻,通過殘酷的戰爭統一了印度的大部分。在與一個叫羯陵伽的國家的戰爭中,死亡人數達十多萬,阿育王親眼目睹了戰爭的血腥場面,再聯想起他前面的無數戰功和死去的眾生,阿育王突然動了惻隱之心,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形容比較合適。


從此,他將佛教立為印度國教,並放棄戰爭而是用佛法去統一。這大概是公元前261年的事情。阿育王不僅自己崇信佛教,還向世界各地傳播佛教。據傳說,一夜夢中,藉助神力,在全世界一夜之間建了84000個佛塔,佛塔裡面是釋迦摩尼的佛舍利。

唐朝時,有高僧根據歷來的傳說開始尋找阿育王塔,按照他們的查證結果,認定在中國有19座阿育王塔,並且塔下都有地宮,雖然沒有歷史記載可以驗證,但從近代的考古發現,確實證實了幾處,其中的寧波阿育王寺排名第一,而且阿育王寺是唯一沒有更改寺名的。

據考,阿育王寺始建於西晉年間,所以號稱“晉代古剎”。當然,建築是不可能有西晉的了。在中國,唐宋的建築已屬珍惜罕見了,大多數寺廟為明清時期建築,這裡也是。

從這張圖看,還真是符合我國古代的寺廟佈局。面積大,建築分佈散,有東西兩塔。明清以後多為中軸線緊湊佈局。





西塔,據說始建於唐,復建於元,後不斷修繕。主體應該還是元代的。



















阿育王寺只有鐘樓,而沒有鼓樓。

大雄寶殿,內供釋迦摩尼、藥師佛和迦葉尊者以及十八羅漢等。“覺行俱圓”為乾隆御筆。





大雄寶殿的後面,就是“舍利殿”。供奉釋迦摩尼佛舍利的地方。

全中國的寺廟也只有這裡有舍利殿,所以“舍利殿”也就是阿育王寺的代名詞。屋頂的金色琉璃瓦一般都是皇家使用,或者經過皇帝批准後才準使用。

“妙勝之殿”為宋孝宗所書。宋孝宗-趙昚,算是南宋最好的皇帝吧,曾為岳飛平反,並建嶽王廟。

院內的“母乳泉”,旁邊的碑文說明是有關佛祖的故事,有飲水思源感恩的意思。









東塔的始建年代不詳,現在的塔是1992年,根據明化成四年一位日本僧人所繪的寺廟圖復建。



羅漢堂

羅漢堂內的濟公

阿育王寺,比較沒有商業頭腦,這麼有名的寺廟,不收門票不說,連香都免費贈送,每人一束,清香九支,前後三殿,每殿三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