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上海中考新规考15门,莫非要打造超级初中生?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补补补,家长的痛苦;

钱钱钱,动力的源泉。

上海中考新方案公布,一石激起千层浪。考试改革历来万众瞩目,它左右着无数考生的前途和命运。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的排头兵,其一举一动,更是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新方案内容很长,下面划两项重点。

重点一:考试科目增加到15门

考试科目共计15门,其中记分科目8门,等第科目7门

记分科目包括:

1、语文150分

2、数学150分

3、外语150分

4、道德与法治60分

5、历史60分

6、体育与健身30分

7-8、综合测试150分(注:实际内容包括物理和化学,还涉及地理和生命科学,故至少应该按照2门课来看待。)

等第科目包括:

9、地理

10、信息科技

11、生命科学

12、科学(此"科学",莫非其他课程不"科学"?)

13、社会

14、艺术

15、劳动技术

1-8合计750分,其中外语考试增加了听说内容。有些课程包括平时成绩,综合测试包含实验操作。9-15按照等第,评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随教随考。历史8年级2学期考。其他记分的科目9年级2学期考。

有专家说"全学、全考、全用的导向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过度偏科。而且考试内容以初中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会过深过难,因此负担是可控的。"

这里长叹一声,唉!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是越来越难了。

二、录取方法变化,民办初中受限

改革后,初中升高中,有三条途径。分别是:1、自主招生;2、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3、统一招生录取。下面通过一张表,来说明学生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途径:

上海中考新规考15门,莫非要打造超级初中生?

选择生源的学校主要是民办初中。民办初中的吸引力在于高升学率,即升入市级重点高中(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可能性高。通过上表,可看到新规为民办初中设计了"天花板",总名额中的35-45.5%被划归公立初中。剩下的名额还需和公立初中竞争。

这种改革和当前的国家整体改革思路一致,即更强调公共资源的公平性。

民办初中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主要来自公办学校。甚至很多民办初中是直接从公立学校转制过来的。民办初中通过高薪挖人,比自己培养人才风险低,成本低,见效快。通过强化应试的方式,提高升学率,以吸引优秀的生源。优秀的老师和尖子生都被挖走了,公立学校的日子每况愈下,导致更烈的择校潮。民办初中越发走俏,家长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金钱。

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是国家用公用资源培养起来的,最后成了民办学校的赚钱工具。这正是用穷人的资金补贴富人的不公平行为。必须予以纠正。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本次改革是正本清源,对普通家庭来说利大于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