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不敢主動聯繫別人 / 加入談話的背後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 Mark Tyrrell 認為不敢主動聯繫別人 / 加入談話屬於人際互動問題中的一種,可歸結為“不敢開始一段對話”,而這可能與自身的自尊感有關。

自尊是一個人對於自我的概括性評價,以及我們對於自己價值的判斷。一個自尊感良好的人是敢於表達看法、尋求與他人聯結的,就算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不好笑、或者主動找人聊天時沒有得到回覆,他們的自尊感也不至於崩潰,不會感到無地自容的羞愧。

而低自尊者(low self esteem)對於自我有偏低的評價。他們很怕給別人添麻煩、惹人煩。覺得自己的需要、看法可能對別人來說根本不重要,他們更需要別人主動聯繫自己,可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確定對方需要自己,或者說是對方不討厭自己。

低自尊者也總是在避免挑戰,他們會竭力地迴避一切有挑戰性的、可能造成失敗的情境。

也許正在看文章的自尊感良好的讀者們無法體會,但對於低自尊者而言,要主動發信息給別人還不如讓他們去蹦極,無論蹦極再害怕,反正一閉眼就下去了,但發了一句“Hi,在幹嘛啊” 之後別人沒回復的那幾秒或幾分鐘,真的就像在等待宣判一樣。

心中無限怒吼著:“啊啊啊完了 Ta 沒回我信息,Ta 一定覺得我很煩,哎,我不該發信息的,又招人討厭了。”

所以低自尊者為了避免這種等待被宣判的煎熬,為了避免想象中的失敗,所以連嘗試都不敢,他們形成了一種和別人很特別的相處模式,“如果你來找我,我一定回覆你,但我絕不會主動找你。”

但也有一些人演變成了“你來找我聊天我真的好開心,但我不敢和你多聊,因為我害怕說的再多一些你就會發現我招人煩了,就會不喜歡我了。”

這些不願意主動聯繫別人的低自尊者,很可能會被人誤會他們是冷漠的、疏離的、不好親近的,但其實這種疏離是他們不知如何是好時選擇的一種防禦。

“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蕩流亡,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坦白書》

為什麼我不敢主動聯繫他人?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1. 缺乏穩定、安全的依戀

童年時期擁有及時、富有感情回應的依戀關係是個體自尊產生的基礎。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身心需要不敏感,不能及時滿足甚至是忽視,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情緒受挫和創傷,“即使我表達了我的需要,也不會有回應,也不會有人滿足我。”

這種因缺乏穩定、安全依戀造成的創傷會在孩子成年後,不斷的投射到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不敢表達自己需要別人,甚至表現的像是“自己不需要聯繫他人”一樣。

“我表現得我不喜歡任何事物,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我想要的”

2. 負性核心信念讓低自尊一直延續

認知行為學派認為,負性的核心信念(negative core beliefs)才是低自尊得以維持下去的因素。 童年的行為模式使我們對於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一個堅固的、穩定的、深深扎於內心的信念,我們稱之為「核心信念」。

而低自尊者的核心信念就是「我很差」,所以低自尊者會一直退縮與迴避、對自己的懷疑和責怪,“你肯定不想理這麼差的我”,“我這樣的人,給你發信息也是招你討厭,還是別了吧。”

-------轉《知乎日報》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長久以來,你一直拿著這個“如果你來找我,我一定回覆你,但我絕不會主動找你。”

模式去和人相處,卻從來不知道,這其實就是一個低自尊,過渡缺失安全感的問題。

你嘗試過逼著自己主動,推著自己走出去面對,可是最後只會讓自己精疲力盡,越發不想和人交往。

“我才不乎!”

“你走吧!”

“你覺得我需要嗎?”

“我就喜歡這樣子!”

.............................

這些話就成了保護自己的護心牌。它擋了投射過來的傷害,同時也把傷害彈回對方身上。

要一直躲著嗎?

出來好嗎?

有很多人想去拉,卻發現,越拉越藏得深。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沒有誰能真正的把一個只想躲起來的孩子,逼出她內心世界裡的防空洞。

只有愛,才能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把她引出這個堅固的防空洞裡。

如果你不主動找我,我也不會主動找你,結果會怎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