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孩子經常患扁桃體炎,媽媽們不要誤認為是感冒

扁桃體屬於人體的一個免疫器官,是上呼吸道第一道防禦門戶,可抵禦侵入機體的各種致病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扁桃體不僅能產生淋巴細胞,還能參與抗體制造,抵禦和消滅自口鼻進入的致病菌和病毒,防止疾病發生。

作為防禦疾病的屏障,扁桃體本身也很容易被感染。特別是小兒,由於身體抵抗力低,一旦受涼,就會使扁桃體抵抗細菌的能力減弱,從而導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細菌侵入扁桃體,發生炎症。

孩子經常患扁桃體炎,媽媽們不要誤認為是感冒

4-6歲為扁桃體炎高峰期一般來說,小於2歲的孩子不會發生扁桃體炎,因為2歲以下孩子的扁桃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對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應不強烈,4~6歲為扁桃體炎高發期。

大多數的扁桃體炎都是急性的,症狀很明顯,主要表現為高熱可達39~40℃,同時伴有寒戰、全身乏力、頭痛及全身痛。還會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咽痛劇烈、吞嚥困難、口渴、口臭、便秘等。

嚴重者扁桃體紅腫化膿,形成化膿性扁桃體炎,如果久治不愈,可轉成慢性扁桃體炎,容易引起腎炎、心臟病。所以孩子嗓子不適、訴說疼痛時,就要引起重視。

扁桃體與感冒的區別

因為扁桃體與普通感冒有類似的症狀,所以要注意區分,最明顯的區別是,檢查咽部時可發現扁桃體上有膿。

控制感染是關鍵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扁桃體炎多為細菌感染,特別是化膿性扁桃體炎更是化膿菌所致,所以要使用抗生素。

慢性扁桃體炎引起的扁桃體肥大可造成呼吸困難,特別是睡眠時,因舌頭也鬆弛後倒,會發生打鼾的情況,時間長了,會因慢性缺氧而影響生長髮育,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經常患扁桃體炎,媽媽們不要誤認為是感冒

1. 要保證孩子的營養攝入全面,不能挑食,營養平衡,才能保證身體抵抗力,抵禦細菌的入侵。

2. 注意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殘渣留存在口腔中。

3.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季節,避免去人流集中的地方,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相對溼度可在45%~55%之間。空調房間與室外溫差不可過大。

4. 體弱的孩子也可採取預防接種,通過預防呼吸道感染來預防扁桃體發炎。

日常護理

1. 發病時應臥床休息,多飲水,排出細菌感染後在體內產生的毒素。用淡鹽水含漱,每日多次,保持口腔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再度感染的機會。

2. 在應用抗生素治療時,應嚴密觀察孩子體溫、脈搏變化,如仍持續高熱,可增大劑量,或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藥物。孩子體溫過高時,應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頭頸、腋下、四肢、幫助散熱、防止發生驚厥。

3.日常飲食要清淡,多吃水分多又易吸收的食物,如米湯、果汁等;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