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给兰花除病时容易失败的原因,5个技巧提高治疗的概率

培养兰花时,给兰花治病也有一、二次失败的情况。不管这些兰花是昂贵的还是低价的,你只要失去了心里都会难受。

兰花治病失败的问题很多。主要如下:

把得病兰花的照片传给各个网站进行询问,一般都从照片上判断病症然后告诉你怎么治疗。大部分的人都会按照那些方法去做。

2) 针对病症进行第一次治疗后,没能根据症状继续进行二次、三次的对应治疗,只是根据网站上的做法,依靠此类药物进行治疗。

给兰花除病时容易失败的原因,5个技巧提高治疗的概率

3)易换兰盆。

高温多湿的季节健康的兰花也不易生存(如果平时不注意兰花的生长,90%以上的病都是这时候出现)有些人却认为,只有倒兰盆去掉病苗、消毒后栽在新兰石和新兰盆才是万事大吉。

4) 治疗后在恢复阶段,缺少适当的措施。

上述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概念,也可以说是原则。 但是,这种相同的治疗方法,可能医治兰花的概率变得更小。

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提高治疗的概率呢。

1) 首先,要明白病菌感染的原理。

第一,因病源菌的原因兰花直接产生病的情况极少。

兰花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过湿、通气不好、新苗泡在水里,高温下被暴露、酷暑期盆内温度高时突然浇水、移栽、种下山兰时产生的作品等等),首先是植物组织(根、球茎、叶)受到伤害(这种情况不能算是病,只能说是兰花受伤)并且被受伤的组织里侵入各种病菌,这时如果侵入的是霉菌(真菌)性病原菌就会产生霉菌病,如果侵入细菌性病原菌就会产生细菌性病,这就说明已经开始发病。不管是谁只看到照片不可能准确的判断病因及治疗方法。

给兰花除病时容易失败的原因,5个技巧提高治疗的概率

一般兰友都不具备高倍率的显微镜和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鉴定(Identification)的设备。所以,第一次兰花的组织受伤或第二次被感染产生病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条件极其有限。

因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

因为病毒性病到目前还没有可治疗的药,所以没必要考虑。

首先,一、要隔离有病的兰花防止感染其它兰花,二、因为没有对病毒性病的治疗方法,所以一般只考虑霉菌性病还是细菌性病,但只看照片不能准确判断细菌性还是霉菌性。

因此,根据得病的情况第一次在霉菌性治疗农药里浸泡消毒30份~1小时,第二次在细菌性治疗农药里浸泡消毒。但,细菌性农药中链霉素类(短霉素、链霉素)会破坏兰叶的色素,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5~30种。(此方法被有此不法商人利用制造假曙斑、虎皮斑)这时最好使用渗透过虑性农药(非渗透性没什么效果)。

这里要是治疗一种那么被治疗的概率可能减少一半。

给兰花除病时容易失败的原因,5个技巧提高治疗的概率

2) 目前对所有兰友很深刻的问题。

如果继续使用一种农药就会产生耐性,对病不起作用。治疗相同病原菌系列的病,这次使用这种药,下次在使用别的药,之后在使用其它的药这样相互交差使用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不会产生耐性。另外,农药只有按规定的比率稀释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使用原液时不明白浓度比率有可能兰花会枯死,所以千万要注意。

3) 高温多湿期倒兰盆绝对不是要采取的做法。

只露出球茎的状态下去掉病苗,更换化妆土后在用农药治疗兰花恢复的概率高一些。因为,新植栽与新兰盆的兰花容易受 “根部生长”及抗“病”能力的双重影响,因此,还不如继续使用原先的兰盆这样恢复的概率可能更高。

给兰花除病时容易失败的原因,5个技巧提高治疗的概率

4) 重要的恢复期的浇水管理。

兰花组织受伤大部分都是因为盆内过湿及通气不好造成。用农药浸泡消毒后少浇水保持有些干燥的状态,并在凉爽、通气性好的地方进行管理。植栽过密通气不好的问题可通过浇水管理来克服。

5) 第二次感染的病害治疗后,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第三次、第四次感染,并从预防的角度增加1~2次左右使用细菌性农药和霉菌性农药进行浸泡消毒。得过一次病的兰花,比健康的兰花得病的几率更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