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長沙有哪些歷史名人?

歷史常談


湖南近代以來名人眾多,特別是無湘不成軍,出了不少的名將,新中國開國將帥湖南最多,其中僅長沙市(除了市區和長沙縣,還代管縣級市寧鄉和瀏陽)就不少了。大將有肖勁光、許光達,上將有7個,5個瀏陽的,2個寧鄉的,今天著重介紹其中四個上將:

甘泗淇(1904-1964),原姓姜,湖南寧鄉人。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歷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八路軍120師、晉綏軍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一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協助彭德懷轉戰西北。建國後任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回國後任總政治部副主任。他是1955年授銜將軍中唯一的“夫妻將星”,他的夫人李貞是唯一開國女少將。


宋任窮(1909-2005),湖南瀏陽人。參加了秋收起義,三灣改編後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參加了長征,任中央縱隊幹部團政委,搭檔陳賡,為保衛中央浴血奮戰。在陝北任紅28軍政委,搭檔劉志丹。抗日戰爭時期,先任八路軍129師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任冀南軍區司令兼政委。1943年任平原軍區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縱隊政委、華東野戰軍第三政委等。建國後,歷任地方和軍隊要職。改革開放後,曾任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顧委副主任等。



唐亮(1910-1986),湖南瀏陽人。我軍政治工作的傑出領導者。1930年參加紅軍,參加了長征。曾任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南京軍區政委等。軍政大學政委,政治學院院長、政委。被選為中顧委委員。唐亮將軍嚴於律己,極為節儉,甚至被認為“小氣”。



陶峙嶽(1892-1988),湖南寧鄉人。武昌起義後加入同盟會,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曾任湘軍團長,參加了北伐,任師長。1937年後,任國軍軍長、集團軍總司令,河西警備司令部總司令,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新疆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國軍陸軍中將。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義,部隊編為解放軍,陶峙嶽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兼22兵團司令。後兼任兵團司令,1982年入黨,1983年當選政協副主席。1988年以近97歲高齡在長沙去世。


磨史作鏡


肖勁光 (1903-1989)湖南長沙嶽麓山朱張渡人。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誕生於1903年1月4日,1920年在長沙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俄羅斯研究會”。1921年赴蘇聯學習。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後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曾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表。

 許光達

(1908.11.19~1969.06.0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第一任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大將之一。1908年11月19日生於湖南省長沙東山市蘿蔔衝。7歲時入小學讀書。1921年考入長沙師範學校,積極參加愛國-。192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受黨組織派遣,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炮科。1927年7月畢業後...



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si,第四聲)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廖天一閣主等。漢族,湖南瀏陽人,清末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出生於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衚衕邸第,母親徐五緣。善文章,好任俠,長於劍術。著名維新派人物。北京半截衚衕41號是他在朝為官時的故居,也是在這裡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



劉少奇(

1898—1969 )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論家。 湖南省寧鄉縣人,名紹選,字渭璜,1898年11月24日出生於寧鄉縣花明樓炭子衝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期在寧鄉、長沙、保定、上海求學,參加了反帝-。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蘇俄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同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從此...



黃興

(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革命時期化名李有慶、張守正、岡本、今村長藏。漢族,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今長沙縣黃興鎮涼塘)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勳;辛亥革命時期,以字黃克強聞名當時,與孫中山常被時人以“孫黃”並稱。1916年10月31日,黃興於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於湖南長沙嶽麓山。著作有《黃克強...



雷鋒

(1940 — 1962)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湖南省長沙縣(今望城縣)人,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長沙縣望嶽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是一個在苦水中泡大的窮孩子。其祖父、父親、母親、哥哥、弟弟都被-折磨死了,他不滿7歲就成了孤兒。為了生活,他不得不經常出去討飯、砍柴、挑水、放牛。有一天,他到地主的山上砍柴,地主婆搶走柴刀,兇狠地向他砍去。在他手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刀痕,也在他內心深...



 

章士釗

,字行嚴,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湖南長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高級民主人士、學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第二任館長,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清末任上海《蘇報》主筆。1911年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農業學校校長,廣東軍政府秘書長,南北議和南方代表。1881年(清光緒七年)生於湖南善化縣(今長沙市)。其父章錦曾在鄉里...



長沙有很多名人,近現代的名人居多。小編也只是找了幾位簡要列舉一下,向偉人致敬!

包括每位偉人的事蹟都太多,無法詳細寫出來,還請各位讀者原諒。


風流史學家


長沙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這個地方几千年來,人才輩出,在世界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人數不勝數。在這裡隨便列舉一二,供大家膜拜。

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於湖南長沙府(今湖南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曾用名李有慶、張守正,民國創建者之一,孫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其他的還有中國近代當代許多國家領導人,將軍等,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邵陽


1928年4月17日,時任第14師40團上校團長的黃傑率部在滕縣東山高地大戰張宗昌部,張宗昌親自抬棺督戰,張部全線潰敗,張宗昌棄棺而逃。5月1日,黃傑率部進入濟南。5月3日,日軍為阻止北伐,製造了濟南慘案。守備濟南的第2師第5團團長李延年電告黃傑,護送蔣介石撤離濟南城。當夜,黃傑親自率部護送蔣介石離開濟南城。


中原大戰時,蔣介石親赴隴海線督戰,行營設在柳河車站一列車廂內。閻軍孫楚部3個團突破蔣軍防線,蔣介石急令時任第1師第2旅少將旅長黃傑率部馳援李壩集車站。黃傑率部成功收復陣地,再一次使蔣介石脫離險境。

黃傑,湖南省長沙人,黃埔一期生。畢業後任軍校教導一團偵察隊排長、隊長等職。參加了第一、二次東征,1927年升任第14師40團上校團長,年僅26歲。

1932年,黃傑接任湯恩伯任第2師中將師長,時年31歲。6月,參加第4次“圍剿”,8月,參加七里坪戰役,取得勝利。


1933年2月,黃傑率第2師北上密雲,參加長城抗戰。3月到達石匣,入隸17軍序列,接替第25師南天門防務。黃部浴血奮戰,營長聶新、吳超徵陣亡後,其遺體被炮彈炸飛,屍骨無存。黃傑痛惜“慘烈情狀,令人痛憤”。長城抗戰,黃部傷亡3千餘人,斃傷敵軍5千餘人。

1936年,黃傑兼任稅警總團長,負責青島、海州一帶沿海防務。淞滬會戰爆發時,時任廬山軍官訓練團隊長的黃傑被任命為第8軍(稅警總團改編)軍長參加淞滬會戰。在戰鬥中,稅警總團傷亡慘重,五團團長丘之紀上校陣亡,第二支隊司令孫立人身負重傷。戰後,黃部集結於商丘。

1938年5月,蘭封會戰打響。黃傑部駐防永城一帶。戰鬥中黃部損失慘重,退至歸德。其部187師擅自西撤,歸德失守。戰後黃傑被查入獄。


半個月後,黃傑出獄。此後黃傑從事軍校教育工作,歷任成都中央軍校教育處處長、桂林軍校第6分校主任等職。

1943年,黃傑任第11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6軍軍長,駐守滇西。次年9月,接替宋希濂任第11集團軍總司令。率部攻克龍陵、芒市、遮放、畹町四地,打通中印公路,國民政府授其“雲麾勳章”,美國政府授其“自由勳章”。

抗戰勝利後,黃傑任中央訓練團教育長兼軍官訓練團教育長。後任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國防次長。1949年與鄧文儀赴長沙企圖阻止陳明仁起義,未果。陳明仁起義後,黃傑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綏靖主任、第1兵團司令。

1949年12月,黃傑率殘部3萬餘人逃入越南被法軍扣留。3年後,始得遣返回臺。不久,出任臺北衛戍司令,晉升二級上將,後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守司令、“總統府”參軍長、臺灣警備司令,升一級上將。1962年後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黃傑在臺北病逝後,安葬在臺北五指山國軍公墓特勳區,終年93歲。


歲月是一條河流


一直以來,近代就有“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之說。從清朝末年到民國之時,湖南涌現了燦若星辰的歷史名人,如曾國藩、毛主席、彭德、賀龍、羅榮桓等等,深刻的影響了近代中國歷史的變革。

而作為湖南省省會的長沙,當仁不讓的也湧現了許多歷史名人。1955年授銜時,開國將帥中十位開國大將,其中六人是湖南人,而這六位出身湖南的開國大將中,有兩人是長沙人。


許光達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組建裝甲兵部隊,而許光達則是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幾乎白手起家,從無到有,許光達籌建中國第一所坦克學校,建立了中國人民軍隊的現代化裝甲部隊。不僅僅功勳卓著,許光達在新中國授銜和評級的過程中,多次主動讓銜,被毛主席稱讚為“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

許光達,1908年生於湖南長沙縣,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後,歷任紅六軍參謀長,紅三軍22團團長、紅八師師長、洪湖蘇區黨中央代表等職。後因負傷赴蘇聯治療學習。



全面抗戰爆發後,許光達先後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八路軍120師獨立第二旅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期間,作為第三縱隊司令、西北野戰軍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等職,率部參與指揮了馬糧坪戰鬥、綏遠戰役、榆林戰役、宜川戰役、蘭州戰役等多場戰役,屢立戰功,功勳卓著。

新中國成立後,許光達歷任裝甲兵團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69年因病去世。



肖勁光

許光達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部隊的主要創建者,而他的同鄉,同樣出身湖南長沙的肖勁光大將,則是中國海軍的主要創建者。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肖勁光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兼第一海軍學校校長,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同樣是白手起家,同樣是從無到有,肖勁光創辦了16所海軍院校,同時,也創造了無數箇中國海軍的第一:第一支快艇部隊、第一支航空兵師、第一支潛艇支隊、第一個驅逐艦大隊等等。為新中國海軍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肖勁光,1903年生於湖南長沙,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蘇聯學習歸來後,肖勁光擔任閩西蘇區軍委參謀長、紅五軍團政治委員、紅11軍政治委員,閩贛軍區司令員、紅七軍政治委員等職。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肖勁光歷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人民自治軍副總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並指揮了著名的“四保臨江”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肖勁光先後擔任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89年在北京病逝。


鳶飛九天2018


彥晰:彥晰,出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主持人。曾在節目《解放西路1069》、《張口就來》、《節奏生活》、《旅遊中國》等欄目擔任主持人。2013年出演《新京華煙雲》被評最美錦兒的扮演者。2014年,在電影《六扇門之忠義烽火》中飾演女主角李英姬。2015年4月22日,彥晰出席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同年在電影《老兵》中飾演女主角林燕兒。她曾在微電影《愛更冷》中飾演女主角彤彤。《羋月傳》中有著不俗的表現。

肖勁光 共和國36位軍事家 (1903~1989)

  肖勁光 (1903-1989) 湖南長沙嶽麓山朱張渡人。中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將。誕生於1903年1月4日,1920年在長沙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俄羅斯研究會”。1921年赴蘇聯學習。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後在安源從事工人運動,曾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表。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再度赴蘇聯入列寧格勒軍政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任閩粵贛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紅十二軍參謀長,1931年冬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不久任第五軍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贛州、水口戰役。1933年後,任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七軍團政治委員,紅軍大學教員、政治科科長。1933年11月被“左”傾冒險主義誣陷為“羅明路線”在軍內的代表,被撤職判刑。由於毛澤東等反對這樣處理,他被關一個月後釋放到紅軍大學當教員。1934年10月參加長征。遵義會議後得到平反,1935年月1月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到達陝北後,任中共陝甘省委軍事部部長兼紅二十九軍軍長,紅軍後方司令部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後方總留守處主任,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後改兼南滿軍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南滿軍區司令員,與陳雲一起指揮“四保臨江”,在北滿部隊“三下江南”的配合下,扭轉了南滿局勢,鞏固了南滿根據地。1947年率部參加夏季和秋季攻勢。1948年5月兼任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與蕭華率部圍困長春,爭取國民黨軍一部起義,迫使其餘全部投降,解放長春。。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湖南軍區司令員。在衡(陽)寶(慶)戰役中,指揮第十二兵團,在兄弟部隊配合下,殲滅國民黨白崇禧集團四個主力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從建國初期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以空、潛、快為主,以潛艇為重點”,“建設一支現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輕型的海上戰鬥力量”的建設方針和開展海上破襲戰的思想。強調要打好政治思想、組織、文化技術三個基礎。重視培養海軍技術力量,積極興辦學校,兼任第一海軍學校校長。1954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79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在第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簡一情感


1-蔡倫,東漢造紙術發明家,湖南來陽人。方便還有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造紙,在民間廣泛推廣人稱“蔡侯紙”。

2-歐陽詢,唐代書法家,湖南長沙人。工書法學二王自成一體,人稱歐體,為唐宋四大書法家之一。


3-周敦頤,北宋哲學家,湖南道縣人。理學創始人之一,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4-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南衡陽人。精於哲學史學文學等。


5-齊白石,雕刻家篆刻家。湖南湘潭人。善於畫花鳥魚蝦,人物山水。1953年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落絮太


劉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

朱鎔基,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肖勁光,開國大將。

許光達,開國大將。

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

章士釗、李維漢、王震、宋任窮、譚盾等等。


懶人故事


蔡和森、蔡暢、陶斯詠、楊開慧、楊昌濟、蕭三、蕭子升、向警予、孔昭綬、袁吉六等人。這都是毛主席當年在長沙求學時的同學、老師、革命戰友。


辛孝如水


湖南人傑地靈,英雄人物輩出,特別在民族內憂外患時期,出現一大批英雄人物。比如:

1、齊白石

齊白石中國漢族人,字渭青,1864年1日生於湖南湘潭,為中國有名的繪畫大師。故居位於湖南湘潭白石鄉,建於清咸豐年間,2000年9月由湘潭文化部門按原貌恢復,並建陳列室,陳列其作品。齊白石故居於2001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

一位極具有詩情畫意,擅於書工篆隸、詩文、山水、人物畫、摹刻等繪畫大師。繪畫手工獨特,筆墨飽滿,下筆力道勻稱,收筆鋒勁有力。他注重點、線、面之間的相互融合,筆下的山水、人物作品輪廓分明,栩栩如生,而純油墨山水畫則簡潔、淡雅,含有濃濃的自然界氣息。

2、田漢

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果園鎮田漢村的田漢,他才華卓越,創作許許多多的作品,為我國演藝事業作出傑出的供獻,為中國戲劇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他的作品有《風雲兒女》、《湖上的悲劇》、《蘇州夜話》、《梵峨嶙和薔薇》、《回春之曲》、《麗人行》等等。其中,最引以為傲的代表作,為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中國戲劇界私下譽為“戲曲之魂”。

3、黃興

生於同治十三年湖南長沙人黃興。他學業優秀,曾留學日本東京。受新民主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社會的影響。與蔡鍔等人成立編譯社,以翻譯和介紹西方資產階級社會,以及它的政治與歷史等。揭露西方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和陰謀。並宣傳民族獨立和民主革命。

黃興在民國元年三十九歲生日,返回家鄉途中這樣寫到:“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風歌好不如歸。驚人事業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入夜魚龍都寂寂,故山猿鶴正依依,蒼茫獨立無端感,時有清風振我衣。”

黃興為我國民主革命和民族獨立奉獻終生。他為民族復興竭盡全力。他的作品有《回湘感懷》、《太平洋舟中詩》、《黃興集》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